業財融合在物流成本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3-15 09:29:31
導語:業財融合在物流成本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物流管理是企業營銷業務的重要環節。目前,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在企業成本管理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加強物流成本管控,可以再造企業價值空間,充分發揮市場競爭優勢。本文闡述了業財融合在企業管理活動中的價值再造,結合某企業物流管理與財務管理融合案例分析,探討基于建立物流管理業務量與財務管理價值量指標之間的信息共享,提出了財務視角下業財融合對物流成本管控的價值思考。
關鍵詞:業財融合;成本管控;價值創造
一、業財融合在企業管理活動中的價值再造
業財融合是當代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近年來,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新經濟時代下,加快財務人員管理工作轉型已刻不容緩,財務人員通過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和專業知識素養,使得財務管理在理念上突破財務核算、財務分析的歷史局限,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通過重塑決策支持、監控與風險防范及經營業務服務職能,以財務視角提出業務事項籌劃和管理建議,建立服務型財務組織,對促進企業長效穩健發展有著積極意義。物流管理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1]。大多企業的物流管理主要包括兩部分:產品出入庫管理和物流成本費用核算。物流業務層面側重于產品出入庫數量的管理,財務會計層面關注物流成本核算,而財務管理層面則在會計核算的基礎上,注重將財務管理活動嵌入企業業務活動的各個領域、層次和環節,將物流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融合,充分發揮企業價值創造的職能。
二、業財融合在企業實際物流管理中應用
某生產制造企業在產品銷售的物流管理中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產品的入庫、調撥及銷售出庫,需要通過汽運和鐵運的方式完成,其間發生的運雜、裝卸、存儲等費用相對較高,資金占用量較大。二是往來款項中鐵路運輸預付款項占有較高的比重,資金占用成本較高。三是物流管理制度體系、流程體系不夠完善,導致企業在物流管理方面內控管理出現缺失,可能造成企業管理存在風險。對此,該企業大力推動管理創新,建立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全物流管理價值鏈業務財務體系,通過以“業財融合”為手段,挖掘物流管理潛能、以降本增效為目標,深入物流、存貨、銷售等業務前端,積極開展業務流程重塑,完善和加強財務對決策的數據支持。(一)走進業務,充分收集前端數據信息。1.流程梳理,企業物流管理存在以下四個環節:一是企業將生產出來的產品短運至貨場碼垛入庫;二是根據產品發運計劃從貨場裝車汽運至鐵路專用線待發管理;三是根據銷售訂單及流向鐵運至客戶;四是產品鐵運至中轉倉庫進行備貨,客戶自提產品。2.費用統計,針對物流管理環節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進行分類統計,根據核算、統計、分析、預測的支持決策需求,建立專有物流成本管理統計報表,充分收集物流管理中裝卸、鐵運、汽運、存儲及產品出入庫等環節發生的量價數據信息。(二)走進數據,深度挖掘業務數據內涵。1.業務分析,一是全面梳理業務流程,將成本分析工作與生產指標相結合,定期開展財務分析工作。通過建立健全基礎數據,對比歷史數據、成本趨勢等,深入分析成本性態和成本驅動因素,把握成本變動規律,尋求成本控制可挖潛的空間以及降低成本的途徑,不斷增強成本競爭力。通過細化物流成本費用管控,以預算管理為抓手,實現降本增效。二是建立數據分析模板,對出入庫數據與歷史數據、預算數據、實地盤點數據等進行對比分析,針對部分中轉倉庫存在倉庫租賃面積利用率偏低的情況,結合企業“加大直發客戶數量,減少二次轉發數量”的發運政策,協助物流管理通過談判或重新招標方式,減少各中轉倉庫租賃面積30%-50%,有效降低產品存儲費用。2.業務研究,研究物流管理與財務管理目標之間的平衡點,在不影響銷售發運的前提下,加強物流業務產品出入庫管理,通過增加完工產品汽運至鐵路專用線數量,減少在貨場產品先入庫然后再汽運至鐵路專用線的二次裝車環節的費用,有效降低了產品倒運費用。3.業務優化,針對產品鐵路運輸資金占用量較大,在往來款項中鐵運預付款占有比重高,期末詢證核對困難的現象,深入了解鐵路專用線車皮申請、裝車發運等實際情況,結合銷售計劃,開展對物流業務費用預測,建立預付款核對模型,將預付款金額控制有效的額度內,降低了物流資金占用成本。(三)走進系統,積極開展業務流程重塑。通過整合企業資源,建立集成的ERP技術平臺,業務財務共同設計優化出入庫業務操作流程,將業務流程有效固化在信息系統中,通過搭建運銷管理、物資管理、財務核算管理一體化流程,完成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同步,以及業務單據的規范化、標準化、電子化和集成化,實現運銷業務、物資業務與財務管理的全局一體化,提高了業務及財務等跨部門的業務效率、流程規范及控制要求。
三、財務視角下業財融合對物流成本管控的價值思考
作為企業財務人員,要深入業務領域,強化與業務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精打細算,務求實效,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價值創造。堅持管理方法創新,解決企業持續發展和成本管理短板,通過構建企業精益化管理運營體系,聚焦成本管控,提升內部管理效益。(一)從內控角度助推企業物流管理體系建設。制度是企業運行的基本保證,實現制度流程與具體業務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是企業發展之道。通過以關鍵流程或關鍵過程為核心,構建物流管理制度體系與流程體系,通過建立信息化固化流程,規范業務流程標準化,強化企業全體成員成本費用控制意識,進一步提升業務過程管理,控制過程風險,將內控及風險管理貫穿始終,形成監督、改進和完善的管理機制,推動物流成本管理、內控體系管理同步提升。(二)轉變財務職能,從“監督與控制”到“支持與服務”。企業財務要在理念上突破財務核算的歷史局限,主動走進一線業務,了解物流運管細節,分析業務管理在運作過程中對財務的實際操作層面需求;通過業務座談、理論培訓、制度宣貫等方式,傳播財務理念,培養業務人員財務思維;優化完善信息化系統,借助OA、ERP等信息化系統,實現信息化系統集成,業務財務信息實時共享,助推企業物流管理效率及分析、預測能力的提高。(三)創新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可視化成本模型。企業財務要充分結合物流業務的管理需求,細化落實物流業務管理與成本管理措施,拓展增利空間。通過深挖物流成本敏感因素,深入開展成本效益分析、成本結構分析及成本趨勢分析,建立符合企業特點的“開源增量”與“節流增值”相結合的物流成本管控模型,全面提升物流成本管理效率。建立運輸費用往來核對模型,合理配置企業流動資金,以管理促發展,向管理要效益,實現企業穩贏增盈。(四)成本管控和績效考核相結合,降低物流成本。以企業發展經營戰略為核心,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指導,以績效考核管理為手段,建立全方位全覆蓋成本管理責任體系,針對內部管理可控因素,加大成本費用考核力度,加強成本費用的精細化管理,樹立全員成本節約意識,切實將薪酬分配與業績緊密掛鉤,合理拉開內部薪酬差距,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提升,實現降本增效,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四、結束語
企業想要發揮出物流管理價值優勢,就需要轉變對物流管理的理念,建立物流管理業務量與財務管理價值量指標之間的信息共享,以“業財融合”為重要抓手,主動走進業務、走進流程、走進數據、走進系統,積極開展業務流程重塑。將物流管理與財務管理信息進行有效融合,以物流成本管控為主導,全面打造企業業財價值鏈體系,從而提高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韓紅宇,朱麗秋.基于商務智能的電商物流管理與應用[J].現代商業,2018(26).
[2]梁慶海.基于業財融合的會計人員轉型思考[J].財會學習,2018(19).
[3]吳思瑩.淺析供應鏈環境下的煤炭企業物流成本管理[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03).
[4]劉嘉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探析[J].財會研究,2016(15).
作者:王會利 單位: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
- 上一篇: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內部控制研究
- 下一篇:石油安全環保監督管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