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論文
時間:2022-08-23 03:07:00
導語:網絡時代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給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帶來新機遇與挑戰,對企業經營管理也帶來了全新變革。由于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擬就財務管理的幾點變化進行分析。
一、財務管理目標多元化
現代財務管理目標是以“股東財富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等為代表,由于物質資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排他性等原因,與物質資本占主導地位的工業時代極其適應。然而,由于財務目標是通過客戶目標和業務流程來實現的。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客戶目標、業務流程發生了巨大變化,必然要求企業考慮以下幾個重要因素,對其財務管理目標重新定位:
(1)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及其利益協調化。在網絡時代下的資本結構中,虛擬資本的地位顯著上升,這一變化,日益政變著企業各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不同的所有者對企業的要求不相同。而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應滿足各個相關者的利益需要,才能促使企業的財務管理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2)企業的前瞻經濟及其增加值。前瞻經濟是企業的預期成長效益,可以預測未來的收益程度。這一目標在網絡,經濟條件下,體現了企業通過產品銷售、風險投資等充分實現了技術產業化、市場化、收益最大化的可能程度。網絡時代,企業前瞻經濟及“增長動力”、未來增加值的重要性將大于目前收益。
(3)社會責任。在網絡經濟下,知識資本占主導地位,知識具有可享性和可轉移性,使得企業和社會的聯系更加廣泛而深入。企業的成敗更加取決于社會對知識形成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從而要求企業更加重視其社會責任。同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如:保護生態平衡、維護社會公眾利益、支持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等,既有助于實現經營目標,也有助于在社會大眾中樹立良好形象。
二、財務管理的重心將著重在企業流程的重整與改造、進行價值鏈分析上
網絡經濟是一種全新的貿易服務方式,它以數字化網絡和設備替代了傳統的紙介質,這種方式突破了傳統企業中以單向物流運作的格局,實現了以物流為依據,信息流為核心,資金流為主體的全新運作方式。
在這種新型運作方式下,顧客對供應商提供設計和工程服務的要求將增加,廠商將外包更多的非核心任務;同時客戶將要求他們的供應商提供更多的存貨管理服務,如:數據庫倉庫和訂單管理;廠商需要更多地使用自動化制造技術,為集成外部數據和內部操作提高更大的機會。這就便企業必須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重組即BPR(BussinessProcessReegineering),以加強管理水平,從而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
要對企業進行業務流程重組,必須進行價值鏈分析。價值鏈分析就是通過從戰略上對產業價值鏈(原材料供應商——產品——制造商——銷售商)進行分析,以了解企業在行業價值鏈中的位置,以判斷企業是否有必要沿價值鏈向前或向后延伸,以實現企業管理目標;從企業內部價值鏈(定單——產品研究設計——生產制造——銷售——售后服務)分析,以判斷如何降低成本,使企業流程更優化;從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通過與競爭對手的相應指標進行比較,以找出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和自己的成本態勢,從而提高整體競爭力。
三、風險管理和風險預苔系統的建立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在工業經濟時代,企業通常遇到的風險有4種:經營風險、金融風險、災害風險、環境和法律風險。而隨著互聯網在商業中的廣泛應用。對內,作為數據管理的計算機往往作為逃避內部控制的工具,同時,經濟資源中智能因素的認定將比無形資產更加困難,其隨著技術環境和信息環境的改變而發生價值波動;對外,由于“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大,信息傳播、處理和反饋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現了“網上銀行”、“電子貨幣”、交易無地域化和無紙化,這使得國際間資本流動加大,資本決策可在瞬間完成。總之,由于網絡經濟的非線性、突變性和爆炸性等特點。企業將增加諸如:資訊保護風險、內部和外部侵入風險、破壞與舞弊風險、交易完整風險,以及無形資產投入速度快、知識積累更新加快、產品的壽命周期不斷縮短等風險。
由于風險的不確定性、復雜化,網絡時代建立新的風險管理模式就勢在必行了。
舊模式新模式
風險評估是特指的風險評估是持續的
尋找機會是沖動的按風險和回報來評估機會
絕大部分由財務部門負責以財務部門負責為主
每個部門獨立運行重視風險評估和各部門間的合作
重點控制財務風險和財務結果重點控制各種非財務風險
應取消錯誤或改正錯誤應避免錯誤
風險的主要因素是人風險是的主要因素是業務流程
美國伊利洛斯大學E.貝爾考教授所著的《會計未來趨勢》一書中,對網絡經濟的風險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風險管理的極其重要性,并提出了未來會計發展的六大趨勢,其中之一就是財務風險預測及其模型的建立。建立財務風險預測模型,對企業風險進行評估,是網絡時代風險管理模式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由監測范圍與定性分析、預警指標選擇、相應閥值和發生概率的確定等方面的內容組成,并將對企業經濟運行過程中的敏感性指標,如保本點、收人安全線、最大負債極限等予以反應。工業經濟時代,企業的風險管理往往局限在某幾個高層管理人員之間,而且多是“亡羊補牢”的措施,并有很大的隨意性,即所謂的“救火隊操作”。而網絡經濟時代,由于技術的進步,風險管理將變為主動的風險管理,其要求有預見性,有系統地辨認可能出現的風險。
四、財務管理走向集中式管理,改變了企業的組織結構
過去,企業缺乏支持集中式管理的技術手段,企業的發展受到物理地域的限制,許多大型企業不得不采取分散管理。由于監管信息反饋滯后,從而導致對下屬機構控制不力、企業出現危機的例子屢見不鮮。
互聯網的出現,小企業變成了“大企業”,桌面管理轉化成非桌面化的網絡方式。這使得集中式管理成為可能,尤其是企業可以綜合運用各種現代化的電子信息工具,為整合企業財務資源,加強對下屬機構的財務監控,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創造了有利條件。
財務集中式管理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1)會計核算的集中化;財務數據處理的適時性,這是網絡財務的一大特點。一且確認都將存人相應的服務器并主動送財務信息系統隨時檢測,業務信息實時轉化且自動生成。
(2)財務控制的集中化。中層管理人員減少,會計核算信息直接送達高層,最高決策層可與最基層人員直接聯系,對財務的支出與收入進行控制。企業所屬各單位、部門,包括多經、關聯公司實行“大財務”管理,這樣就可以達到提高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內部資金余額調劑能力、更好地杜絕腐敗等目的。
(3)財務決策的集中化。由于財務資料時刻處于高級管理人員控
制之中,管理人員就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虛擬結算,幾乎可以即刻發現市場情況的變化。
五、財務管理中的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多樣化、復雜化
財務報告較之以前將有如下變化:
(1)在會計報告的目標上。傳統會計報告模式著重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反映管理人員經營責任的信息。未來的網絡會計報告模式則更側重于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決策的相關信息。
(2)表現在報告周期上。由于網絡經濟下,采用事項會計核算模式,企業可以適時提供有關事項信息并實現了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加工信息,進行信息多元重組,這樣就打破了會計報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界限,可以提供一天、三天、一個月等任何地點卜任何時期的信息,即適時會計報告系統,并實現網上的在線式披露機制。
(3)表現在報告要素上。在網絡社會中,大部分虛擬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它們增值最快并最為重要的是知識產權和人力資源等。而知識資本若在傳統的會計報告中,則得不到反映。傳統模式的會計報告劃分的六大要素已無法滿足決策有用性的要求。其應在原有六大要素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如可將權益細化為“物質資產所有者權益”“知識資產所有者權益”,同時將人力資產劃歸企業的資產處理。會計恒等式變為:
資產(人力資產+物力資產)=負債+物質資產所有者權益+知識資產所有者權益
(4)表現在“利潤分配”,方式上。在網絡經濟中,物質資本的增值要以人力資本的增值為支撐。從資本能帶來剩余價值的角度看,知識勞動者應參與分配。
未來的評價體系中,如果沒有反映客戶的滿意度、雇員的成就感、雇員的投資、企業長期增長等其它一些因素,光有會計報表中的財務指標是不能滿足需要的,企業還需要提供多種非財務信息的綜合管理考核表,比如:新產品的開發情況、產業結構調整對企業的影響等背景信息,企業甚至還可能需要提供就業人數、工資福利、工作條件和職工培訓等反映其社會責任的信息。綜合管理考核表的建立,一方面,可以評估企業的發展潛力與社會的和諧程度;另一方面,對指明企業存在的缺點以及將來發展的方向具有“導航燈”的作用。
六、信息理財在財務管理中日趨重要
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信息高速公路為主要內容的網絡經濟,其經濟活動可以通過在線進行,如:在線訂貨、在線資金調度、異地轉賬、在線證券投資、在線外匯買賣等。因而產生的會計信息都是動態的,更具有不可捉摸性;同時,市場需求信息的公開化,會計信息公平、均勻分享,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的信息格局。誰能占領信息的制高點,誰就將在市場竟爭中占優勢。世界第三大汽車制造商之一福特公司目煎就擁有一個龐大的內聯網,有50萬種產品設計資源、生產管理工具和戰略信息資源等儲存信息系統,從而可以根據每個顧客的個性化要求設計產品。如目前搶手的新型“美洲虎”系列車。
企業財務信息系統將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礎之上。會計信息傳遞模式將變為“報告主體——信息通道——信息使用者”。網絡方式從企業內部財務信息“孤島”直接轉向客戶、供應商、政府部門及其它相關部門。而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則以價值形式綜合反映企業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運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與實際生產經營過程及其業績的全部信息。在網絡經濟中,信息理財將綜合運用計算機網絡的超文本、超媒體技術,使信息更形象、直觀,提供多樣化的各類信息,包括數量信息與質量信息、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物資層面的信息和精神層面的信息。
七、財務預算作為財務管理中的基礎性環節得以加強
網絡經濟時代,虛擬企業普遍存在,各公司有時甚至競爭對手之間,通過采用信息技術提供各自的核心優勢而進行合作,即由最好的制造商生產產品,最好的市場銷售商來銷售產品等以達到共同的目標;同時,“負債經營”“風險經營”在企業中更為突出,企業需把握適度的負債與風險。在這種環境下,就要求企業須以戰略的眼光從事企業的綜合協調管理。它強調企業計劃、采購、控制等職能的一體化,使所有子公司、職能部門的子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相趨同,這樣多層委托關系下的累加成本才能最小。這就需要財務管理有一條“事前計劃一執行過程中控制一事后分析”的主線,各個部門都圍繞這條主線展開,而事前分析、財務預算作為基礎性工作更顯重要。網絡經濟財務預算將依據企業年度目標利潤按“目標利潤一銷售預算一成本預算一采購預算一現金流量預算”等進行編制,改變了過去一味地以生產為中心的編制方法。財務預算一經確定,由于財務業務在線操作,網絡將像一只無形的手監督著企業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同時由于網絡具有高速傳遞性,對財務預算管理中出現的“例外管理”、特殊異常業務將可迅速傳達到高級責任人例外審批。這樣既確保了財務預算在企業內部所具有的約束力,又可依據市場情況而適時予以調整。
- 上一篇:企業財務管理決策因素論文
- 下一篇:財務管理案例教學方法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