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在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3-23 10:03:32
導語:營改增在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已經實現了從營業稅向增值稅全方位的轉變,施工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上下游的業務往來中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營改增”的影響。施工企業的稅收負擔就會因為新舊項目和成本占比的不同發生改變,增值稅價稅分離的核算方式使得施工企業在會計核算時的方式和金額也會產生巨大的差異,最終導致施工企業財務報表所呈現的經營成果也會與以往有所不同。面對“營改增”的影響,施工企業必須采取對策加以積極的應對。
關鍵詞:營改增;稅收負擔;會計核算;財務報表
從我國進行“營改增”試點到施工企業全部納入到增值稅的征收范圍,經歷了四年的時間。施工企業作為最后一批納入增值稅征收的行業,與其所屬的行業性質和業務的復雜程度是分不開的。施工企業的上游是屬于傳統的增值稅征收范圍的各種建筑施工材料,下游則是勞務的分包以及最終消費環節。同時,施工企業在進行業務承攬承做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因此在“營改增”時就面臨著諸多的難題。施工企業有必要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出發,對“營改增”產生的影響做出對策。
一、“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營改增”使施工企業的稅收負擔產生方向不明的改變
國家的稅收政策發生巨大變化之后,對于施工企業來說最為關注的就是稅收負擔的變化。由于我國施工企業數量眾多,市場相對來說趨于完全競爭,因此從稅收理論的角度來說,施工企業通過向前或者向后進行稅收負擔的轉移都是較為困難的。也就是說施工企業很難通過改變交易的價格優化企業流轉稅的稅收負擔。增值稅在征收時采用銷項減進項的計算方式,所以施工企業成本在收入中的占比就成為決定稅收負擔的關鍵因素。不同的施工企業由于成本的控制程度以及在市場上議價的能力不同,在進行“營改增”之后其流轉稅的稅收負擔相比較之前也會有所差異。此外,稅法中對于新舊項目的稅務處理也有不同的規定,可以有選擇性的采用簡易計稅的方法,施工企業也會因為選擇的差異在稅收負擔上產生變化。
(二)“營改增”使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方式和金額發生改變
增值稅的計征方式要求施工企業在計算收入時要采用價稅分離的方式,同時在會計核算時采用的會計科目相比于營業稅也會有更高的要求。比如,施工企業進行施工作業取得700萬元的收入,在營業稅的計征方式下需要交納的營業稅為700×3%=21萬元;會計核算計算收入700萬元;而在增值稅的計征方式下需要交納的增值稅為700÷(1+11%)×11%=69.37萬元,會計核算計算的收入為為700÷(1+11%)=630.63萬元。會計核算的金額和方式的改變也使得會計核算的科目發生變化,增值稅的計征方式要求更為復雜的會計科目。在設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二級科目下,設置了眾多的三級科目來應對增值稅計算時出現的不同情況。如果施工企業還涉及到海外業務,還要設置與進出口相關的增值稅核算科目。增值稅核算的難度和深度要遠遠高于營業稅,這也給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壓力與挑戰。
(三)“營改增”使施工企業的財務報表呈現的經營成果改變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影響波及到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以會計核算為基礎的財務管理會因為稅務處理以及計入金額的改變而發生巨大的影響。施工企業財務報表呈現的最為直接的影響是營業收入的計算,由于“營改增”后施工企業采取價稅分離的計算方式,在會計核算時都要以全部收入÷(1+11%)計入會計分錄。在這樣的計征方式下,如果施工企業的收入增長沒有超過11%,財務報表中所計入的收入相比于上年就會呈現出一個下降的趨勢。即使施工企業的收入增長超過11%,財務報表也不會完全呈現出真實的情況。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施工企業在進行與收入有關的財務指標分析時也會出現財務表現不如以往的情況,而這一現象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為施工企業的業務表現不佳,而是由于“營改增”改變了施工企業的成本和收入的核算口徑。
二、“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影響的對策
(一)研讀最新的“營改增”政策,選擇有利于施工企業的計稅方法
面對“營改增”帶來的巨大壓力和挑戰,施工企業要做的就是迎頭趕上,積極應對政策環境的改變給企業自身帶來的影響。首先,施工企業應當組織財務人員加強對“營改增”及相關稅收政策的學習,不僅僅包括稅款的計算,還要包括增值稅的程序性工作,對增值稅的學習要做到深入和全面。同時,施工企業還可以組織行業內的集體學習和研討活動,對于增值稅計算及繳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操作經驗進行交流和探討,共同提高整個施工行業對“營改增”的貫徹和落實。其次,施工企業還要根據增值稅的特點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做出及時的應對和更改,以更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來支撐起“營改增”的進行。比如,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相比于營業稅普通發票要嚴格得多,施工企業可以在財務管理制度中設置專人專崗,以保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妥善保管和及時認證。最后,施工企業還可以根據現有的增值稅條款進行合理的稅收籌劃。比如,“營改增”的過渡階段,施工企業在舊項目的計稅方式的選擇上可以選用不同的計稅方法,施工企業可以根據對項目成本收入的測算等,選擇更有利于企業的計稅方法以降低稅收負擔。
(二)積極轉變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方式和金額,提高會計處理合規性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稅務處理上,還體現在會計核算的方式和金額方面,施工企業有必要對財務管理制度做出完善以應對會計核算的改變。首先,施工企業應當對電算化的會計核算科目做出及時的更改和調整,刪除與營業稅相關的會計科目并增加與增值稅相關的會計科目,同時會計電算化系統中應當盡可能多的設置與增值稅核算有關的提醒和限制,使得施工企業的財務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時盡可能地減少人為的失誤。其次,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應當積極的學習與增值稅相關的內容,包括增值稅的基本原理及核算方式,增值稅有關的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以及需要注意的要點,對數目較多的增值稅三級科目進行區分。此外,施工企業還應當建立健全與此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將與“營改增”有關的會計核算納入到財務管理的范疇當中,并且建立起與增值稅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對施工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將業務活動以正確的金額計入正確的會計科目當中,會計核算不僅要符合會計的基本要求,更要符合稅法的規定,以較高的合規性來應對稅務機關的各種檢查。
(三)預計財務報表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以附注或其他形式加以說明
施工企業在“營改增”的過渡階段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由于與以往核算的口徑不統一,就會出現各種財務指標的表現的跳躍式改變。面對這種情況,施工企業不應當驚慌,而是應當抓住問題的本質所在,即增值稅采用價稅分離的計算方法,使得施工企業的成本和收入的核算口徑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而與收入和成本相關的財務指標就不可避免的收到波及。對此,施工企業在進行財務指標的縱向比較時,可以將以往的財務數據進行換算,即以現有的增值稅的口徑對每項財務數據進行調整,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財務指標的測算和比較活動。同時,“營改增”將會對施工企業的收入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在財務報表中將是最明顯的體現。施工企業可以在報表的附注中對這一情況中增值稅的因素進行說明,使得財務報表的使用者能夠對施工企業的收入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更為正確地使用財務報表。
三、結語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產生的影響是全面且深遠的,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從全局的角度出發,以財務管理的理論為依據,以施工行業的特點為導向,積極應對“營改增”對施工行業的影響,提高企業在財務管理中的合規程度。
作者:張玉環 單位:濟南市章丘區公路管理局
參考文獻:
[1]毛葉.淺議“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的影響及對策[J].當代會計,2016,10:22-23.
[2]許與可.淺析“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6,11:64-65.
- 上一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研究論文10篇
- 下一篇: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