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單位財務管理模式轉型研究

時間:2022-06-11 02:36:46

導語:地勘單位財務管理模式轉型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勘單位財務管理模式轉型研究

一、引言

經濟新常態不僅對我國企業的經營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事業單位的日常經營管理也產生了很大的觸動。經濟新常態對地勘單位財務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過去地勘單位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將工作重點放在事后反應上,難以及時的對地勘單位的各項業務決策提供決策輔助。新常態下經濟形勢日益復雜,地勘單位只有進行財務管理模式轉型升級才能滿足單位的快速發展。因而財務轉型既是必然,也是必須的。在經濟增長放緩的新常態下,地勘單位需要及時調整財務管理模式,才能盡快適應新常態下的經濟環境。

二、新常態下地勘單位財務管理模式的困境

(一)預算管理模式僵化,監督體制沒有落實到位

目前,我國大多數地勘單位的性質為事業單位,如省地礦局是省直正廳級事業單位,下屬多個地質大隊主要承擔地質勘查任務。但隨著改革的進行,部分地質單位特別是具有企業性質的單位已經逐漸轉型。地質勘探單位因為其工作性質的原因,涉及的項目周期長、資金需求大,如何在長期勘探過程中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的問題。經濟新常態下,國家嚴厲打擊各種腐敗問題,地勘單位因為項目周期長、項目金額巨大,存在著一些管理隱患。部分地勘單位發生的問題充分說明了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在預算方面存在漏洞與執行過程中監督沒有落實到位是主要的原因。

(二)項目缺乏流程體系,資金重復浪費現象明顯

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缺乏對地勘項目的流程體系建設,地勘項目的勘探過程隨意性較強,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諸多問題,例如,在項目推進過程中臨時更換委托單位,造成了委托費用的重復浪費。沒有規范化的業務流程,在地勘項目推進的過程中就難以保證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一旦發現問題,就推倒前期的籌劃重新來過,形成了資金的重復浪費。有些地勘單位在審計時暴露出很多問題,資金重復、浪費問題占了較大的比例。前期業務環節中驗收放松導致后期項目推進不了,地勘單位只好再重金聘請委托單位進行施工,既耽誤了寶貴的時間,又增加了整個地勘項目的成本。地勘項目需要一些造價較高的設備,在設備采購過程中地勘單位的采購流程不規范,容易滋生各種尋租行為,設備的質量存在隱患,購置的設備如果沒有達到驗收標準還需要另行采購,導致了資金的二次浪費。

(三)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信息共享度差

信息時代的發展提高了資源共享的便利性,在經濟新常態下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的資源共享程度較差,并沒有完全實現項目費用使用情況的公開。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下,各個地勘單位往往各自為政,財務部門之間的彼此交流非常稀少。各個地勘單位雖然分布在國家的不同地區,可是在進行地勘項目的勘測時,很多勘測項目具有同質性,在費用支出、資金使用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然而目前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信息化共享程度較差,往往是根據項目人員的上報費用金額進行項目資金的使用。這樣加大了項目人員虛報、多報費用的道德風險,也為各種貪污腐敗現象埋下了隱患。

三、地勘單位財務模式轉型方向

(一)加大監督力度,提高地勘單位財務資金使用效率

傳統財務模式的軟肋在于監督不嚴,監督就如同用來關猛獸的籠子,將各種貪污腐敗行為關進籠子里,需要嚴格周密的監管來作為牢籠。地勘單位項目周期長,在整個項目周期內需要發生多筆資金往來,新常態下地勘單位不能再按照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對這些資金往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應該加大監督審查力度,對項目發生的各項費用加強審核。轉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可以通過強化監督體制來予以保證,內部與外部的監督力量將會發生重要的作用。我國已經從過去快速增長的狀態發展為經濟平穩緩慢增長的新常態,過去大手大腳、不計投入產出比的資金使用方式已經不再符合經濟新常態的要求,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部門需要實現積極的轉型,改變過去大手大腳使用國家資金的模式。財務管理模式轉型實際上是部門工作職能與單位各項制度的轉變,地勘單位應該借著經濟新常態的東風,將傳統財務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種資金濫用現象進行嚴厲的打擊,不斷提高國家的資金使用效率。

(二)梳理地勘項目流程,根據流程設計匹配的財務管理模式

如果在地勘項目開始前結合項目的具體進程匹配以合理的財務管理方案和各個環節的資金用量限制,將會有效的減少資金重復浪費。項目流程設計是在技術指標上進行地勘項目的把關,而匹配的財務管理模式則是把好資金關。通過限制地勘項目各個環節的資金使用額度,從規則上杜絕各種貪污腐敗問題的發生。這種財務管理模式與國家提出的經濟新常態的特點緊密結合,經濟長期以來將處于一個平穩發展的階段,地勘單位的項目前期都需要資金投入,后期有了勘探成果之后才會有產出,財務管理模式在前期漫長的資金投入中通過嚴把資金關,將資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才能保證國家的資金有一個良好的投入產出比。地勘單位應該強化預算工作在財務管理模式中的地位,預算工作可以將地勘項目的各個環節中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量化,這種量化需要與實際相結合,將各項費用的使用金額進行框定,在地勘項目的推進過程中要嚴格控制費用支出,要以預算為核心,實行預算執行責任制,將預算執行情況納入工作人員的考核標準。

(三)提高費用信息共享度,降低資金濫用風險

創新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需要對地勘單位的各項財務支撐職能予以升級。當今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是共享的時代,經濟新常態下通過信息共享可以極大地降低信息的獲得成本,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帶來的種種弊端。在地勘單位,通過發展財務信息共享可以為地勘項目的資金使用情況提供指引。這樣可以降低項目人員虛報費用的可能性。事先進行財務信息共享之后,對那些地勘項目較為相似的單位來說,在進行項目費用管理的時候就可以有一個參考,哪些費用是項目推進過程中必須要花費的,哪些費用是與項目推進無關的,在這種信息共享的背景下會一目了然。財務信息系統的升級改造是進行信息共享的基礎,地勘單位雖然不是企業,可是在新常態的背景下,財務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需要信息共享來作為支撐。過去封閉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可以使得我們的生活受益,還可以使地勘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受益。通過這種數據的規范與整合,轉型后的財務管理模式將會更為有效的對項目資金進行管理,杜絕不必要的項目支出,保證國家的資金安全。

四、結語

面對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地勘單位需要進行財務管理模式轉型,才能走出困境獲取新生。轉型需要從監督制度、流程建設、信息共享三個方面著手。加強制度監督,讓項目人員不敢進行貪污腐敗;優化流程建設,讓項目人員無處貪污腐敗;實現信息共享,讓項目人員沒有名目貪污腐敗。三者的結合將會構建一個牢固的監管牢籠,將各種貪污腐敗行為束縛起來。新常態下地勘公司要堅決的杜絕貪污腐敗,管理好國家的財政資金,以預算為核心,合理使用各項資金,不斷推進地勘項目的進程。同時,地勘單位在改革的驅動力下,結合自身的轉制與市場競爭,也要不斷探索適合現有經濟形勢下的財務管理模式,為國家的勘探工程不斷做出貢獻。

作者:邢海云 單位:河北省地礦局秦皇島礦產水文工程地質大隊

參考文獻:

[1]劉書靈,黨永軍.新常態下地勘企業財務管理新趨勢[J].西部財會,2015(03).

[2]于淼.事業單位“財務云計算模式化”創新[J].現代商業,2015(09).

[3]王雙.新常態下地勘單位加強財務管理的思考[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