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政策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時間:2022-08-30 03:31:45

導語:新醫改政策對財務管理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醫改政策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摘要:財務管理是醫院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滲透在醫院經營發展的每一個環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同時隨著新醫改政策的頒布,醫院的相關工作發生了轉變例如取消藥品加成等,這也給醫院的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醫院對財務管理活動更加重視。本文詳細分析了新醫改政策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同時結合目前醫院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新醫改下醫院有效完善財務管理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夠給醫院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醫改政策;醫院;財務管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院過去的經營模式不論是在理念上還是在方法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同時也逐漸出現了許多問題,在財務管理方面也出現了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隨著新醫改政策的頒布,在財務管理方面有了新的以及更高的要求,為了改變過去的經營管理模式,必須注重新的政策并把這一政策運用和落實到具體的財務管理活動中,解決相關的財務問題。醫院應該真正了解新醫改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并落實在實際工作中,同時提出應對新醫改政策的措施,保證醫院在新政策的指導下提高管理水平,在有限的資源下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一、新醫改政策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

新醫改政策的實施給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不論是在理念上還是在方式上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財務管理觀念的影響。目前,在新醫改政策的推行下,任何醫院想要在同行業中取得競爭優勢必須重視并加強財務管理在整個經營活動中的作用。在新政策的影響下,再加上醫療保險制度的完善,醫保患者逐漸成為了整個醫院就診的主體,醫院的大部分收入也逐漸變為了醫保,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主要成為了報銷和資金結算等。因此,受新醫改政策的影響,隨著相關財務工作的轉變,醫院的領導者和相關工作人員對財務的管理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相應的財務管理觀念也在逐漸的轉變,作為醫院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擁有專業的財務知識和技術,詳細解讀新政策并充分了解財務管理的新模式,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財務知識和管理知識相結合應用的水平,進而提高醫院的財務管理水平。(二)收入構成的影響。新醫改政策中取消藥品加成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且影響力較深的轉變。在未取消之前,藥品加成收入變成了醫院重要的、合理的資金來源,逐漸變成了一種“以藥補醫”的形式;同時政府的補助較少僅有醫院支出的5%-10%,醫院的主要經濟來源為藥品收入。在新醫改政策中,就診主體逐漸變為了醫保患者,取消藥品加成后,由于許多醫院并沒有相應的成本核算管理,同時相應的政府補助不及時,導致開支無法進行,很可能影響醫院的正常運營。一方面,取消藥品加成,是為了醫院將藥品變為醫療過程中的重要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和獲利渠道,要將藥品變為成本消耗。另一方面,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的收入構成由之前的醫療服務收入、藥品收入和政府補助收入轉變為醫療服務收入和政府補償收入這兩種方式。新醫改政策中取消藥品加成的實施后,醫院減少的收入可以通過調整技術服務價格、引進政府投入和增加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來補償。在這種改革下,醫院需要尋找更多的渠道來獲取收入,同時在新政策中,國家支持醫院進行多元化方式經營管理醫院。為了彌補藥品加成取消所減少的收入,醫院可以通過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等合理的方式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提高自己的融資能力,更新相對落后的醫療機器。(三)成本核算的影響。對于醫院而言,控制成本是最為核心的工作。在新醫改之前,醫院的成本核算意識不夠強,僅對部分成本項目進行核算并沒有進行全面的成本核算,而且相關的成本信息不夠準確,無法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信息。新醫改政策實施后,醫院需要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來彌補因取消藥品加成的損失,同時,還需要降低許多醫療設備的收費價格。這就需要醫院加強成本核算,為醫院制定相關醫療項目的價格標準以及價值補償等提供準確的成本數據;同時對各種支出和耗用進行合理的分配、歸集、分析等。(四)收費結構的影響。醫院的目標主要是指在正常運營的情況下,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實現二者的最大化,同時社會責任應該高于經濟效益。新醫改政策實施后,醫院的收費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家支持建立多元化辦醫,逐漸增加政府投入占總費用的比重,減輕個人醫療衛生費用的負擔;同時政府投入的比例要大于財政支出增長的比例,使政府投入的比重逐漸增加。對于醫院來說,各種收費是主要的成本核算內容,收費結構的變化進而影響醫院的成本核算。

二、新醫改下,醫院完善財務管理的對策

新醫改政策實施后,醫院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來應對新政策提出的新要求,同時滿足患者的要求。醫院為應對新醫改采取的完善措施如下:(一)加強內部財務控制。首先,加強內部制度建設。醫院能夠順利展開財務管理活動的必要條件是擁有一套完整的合理的內控制度并圍繞這一制度實施內控。新醫改政策的實施后,醫院應根據自己的實際管理情況,將新政策中的先進理念和重要轉變逐漸引入醫院的管理中,通過新改變發現現有內控制度的不足之處,并從醫院的固定資產、票據管理、貨幣資金、收入與成本費用以及項目投資等多個方面的控制制度著手,同時抓住任何細節問題,建立和健全醫院的內控制度和內控體系。其次,完善監督機制。醫院應清楚明確各部門和每個工作員工的工作職責,對各項資產應指定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同時對各項資金和相關票據管理進行有效地監督與控制,確保醫院的財務安全。另外,醫院可以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主要手段,社會輿論和外部監督為輔助手段共同監督醫院的管理和經營,確保相關財務決策的科學有效性。(二)加強預算管理。首先,應轉變觀念。醫院的管理層應轉變預算管理的觀念,提高預算管理的意識,醫院的第一責任人應對整體的預算負責和監督,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應對本部門的預算負責監督,確保醫院的預算順利執行,有助于對整個醫院的醫療服務、科研等進行全方位的監控,進而提高管理和決策水平。其次,實施全面預算。新醫改政策下,要求醫院在編制、審批、執行、分析等預算的各個環節建立管理制度,并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醫院應該組建專門的預算機構并分配專業的工作人員,明確醫院的整體目標并進行分解,以便預算管理能夠全面實施。最后,執行責任明確化。醫院建立執行責任追究制度,明確每一預算的責任主體,在預算執行后按照明確的責任劃分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逐漸形成預算執行監督和反饋機制,確保醫院編制科學合理的預算,充分發揮預算的約束作用。(三)加強成本管理。首先,健全和完善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核算工作涉及到醫院的每一個部門和工作人員,包括各科室間設備的使用、各項業務流程中相關設備的領用、各種成本數據的登記和取得等,這都需要醫院擁有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體系,在此基礎上展開成本管理。醫院應該組建成本核算部門并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確保成本核算工作順利進行。其次,加強目標成本管理。新醫改政策中提倡實施總額預付、按病種、按人頭等方式付費。醫院應結合各個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目標成本,分別對醫療服務、醫療設備、病種、診斷次數和病床使用天數等進行成本核算,確保在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水平下對每個科室的目標成本耗費進行合理控制,進而降低醫院的成本費用,達到用有限的資源提供高質量服務的目標。最后,減少醫保成本支出。隨著新醫改政策的頒布,我國逐漸步入了全民醫保的時期,醫保患者逐漸變成了醫院診斷治療的主體,醫保支付成為一種主要付費方式,醫保收入在整體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多。因此,醫院為應對新醫改政策,應適應并接受醫保支付方式,加強對醫保的管理,將減少醫保成本的支出作為目前醫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

作者:李惠 單位:普洱市中醫醫院

參考文獻:

[1]曹艷豐.新醫改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5年3月.

[2]肖宇.新醫改對醫院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當代經濟,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