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研究

時間:2022-08-17 03:10:07

導語:手術室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研究

質量手術室的環境較為特殊,其護理質量會對其治療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也與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直接的聯系[1-2]。為了取得更好的手術效果,本研究就采用整體護理規范化管理來提升護理質量,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進行手術的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時間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33.58±9.97)歲,病程1~15個月,平均(6.32±2.71)個月;對照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齡21~73歲,平均(33.76±9.82)歲,病程1~17個月,平均(6.15±2.63)個月;對比兩組患者的病程與性別、年齡等基礎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排除了手術后3個月出現死亡與精神障礙、語言表達能力弱的患者。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與常規管理。觀察組實施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其主要內容為:①成立管理小組:為將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順利實施,醫院應成立專門管理的小組,組長由主管副院長擔任,其責任主要是全面統籌工作落實;而副組長由康復科主任與護士長擔任,負責將具體工作落實到位,并協助組長進行相關工作;手術室相關的護理人員則為組員;②管理制度完善:因患者即將進行手術,如護理人員不重視其操作,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感染的情況。有小部分護理人員對這些方面沒有引起重視,其操作也不夠規范,故應加強護理人員的管理,并將管理制度完善,特別是針對控制感染方面的制度管理。以此保證每位護理人員都必須按照規范進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當造成意外情況發生[3-4];③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加強:在進行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之前,應對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培訓,要加強醫護人員的實踐技能知識,特別是針對規范化與整體化觀念等方面。培訓由管理小組的組長負責組織,由副組長負責講解。在日常的工作中,還需對其進行考核,考核的結果需與年終的考核掛鉤,當考核合格后則可上崗進行整體護理。1.3觀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方式(±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的手術效果情況: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59例(98.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9例(81.67%);由此可見,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3討論

手術室是提供手術與搶救患者生命的場所,其環境較為特殊,也是醫院最為重要的技術部門。而護理質量直接關系患者的生命安全,還會對手術效果造成嚴重的影響,故應提升護理質量。本研究就實施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來提升護理質量,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59例(98.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49例(81.67%);由此可見,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故該方式明顯比常規的護理與管理方式效果好,且對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有顯著的提升。該方式有一定的缺陷就是在開始實施的前段時間,會增加大量的工作量,且人員會出現短缺的情況,這些都會對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5]。但是在隨著醫護人員之間慢慢的磨合,這種缺陷會慢慢消失,且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會逐漸成熟,故該方式的取得的效果較為明顯,容易得到患者的認可。綜上所述,實施整體護理與規范化管理來提升護理質量,其效果較為顯著,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病情,并提升手術效果,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薛玉蘭.規范化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5):5051-5052.

[2]張唯.規范化管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6):114.

[3]楊美東.探究人性化整體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5):230-232.

[4]鄧睿.護士專業化管理對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4):149-151.

[5]薛海紅,蔣愛瓊.整體護理運用于手術室護理中對患者滿意度及預后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2):2255.

作者:蔣愛瓊 薛海紅 單位:新疆塔城地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