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省干線公路養護規范化管理研究

時間:2022-01-19 10:57:44

導語:國省干線公路養護規范化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省干線公路養護規范化管理研究

摘要:公路作為公共交通的基礎,起著無可比擬的重要作用。本文從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的意義入手,逐步分析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而分析規范化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國省干線;公路養護;規范化管理

通過近幾年我國對于公路網的大力建設,社會大眾的出行越來越方便快捷。如果想要讓國省干線保持良好的狀態并不斷優化,就必須建立起規范的公路保養制度,提高公路養護人員的素質和知識水平,從根本上將公路養護的能力大大提升。

1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的意義

及時修復各種道路設備的損壞故障和老化故障,利用低成本的維護避免高成本的大規模整修,從而有效預防各種道路與設施災害,才能順利開展國省干線公路的規范化養護管理工作。此外,按時保養公路能避免來往的車輛因道路設備老化而造成的各種交通事故,從外在因素上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開創并靈活利用世界先進的技術對國省干線公路進行養護工作,能夠長時間保持道路表面的平整,提高地面的抗磨損性,大概率降低地面的裂痕,進而增強行車的通過率,加快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除了保證運輸水平外,良好的公路養護管理能力也是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經濟實力的表現。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深入和普及,國省干線公路的養護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在公路上設立的各種信息采集點進行實時的數據收集,對國省干線公路的路面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控,能在道路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發現并趕赴現場。同時還能建立起信息化的國省干線公路網絡資料庫,為相關工作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研究資料。

2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缺乏靈活的管理機制。運用科學的工作機制,將養護和管理融為一體是提高公路運營水平的前提。但是目前的養護人員和管理人員魚龍混雜,沒有統一的協調機制。在這種管理體制下,開展的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缺乏靈活的管理機制。國省干線公路的實際養護工作,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民營企業所承包,這些企業承擔起了大量國省干線公路的養護工作。但是當地的公路管理部門仍然會無視這些民營企業的工作進度下達一些養護指標和任務。當然,這些養護指標和任務會對民營企業的養護工作提供方向和質量要求,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協調機制,公路管理部門所下達的指標往往與實際脫軌,甚至打亂民營企業原本的工作方案,不利于公路養護工作的進行。2.2養護資金短缺。雖然政府加大了對國省干線公路的資金投入,但是隨著公路網的不斷鋪設,這些資金仍是捉襟見肘,甚至對原本的公路養護及建設方案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社會各界也大量投資于國省干線公路,但是個地區的經濟水平發展不一致,所以來自社會的國省干線公路資金量不固定,有高有低。受限于資金短缺,新公路的建設和舊公路的無法進行日常的維護工作。結合現實情況和歷史原因分析可以得出,資金短缺主要是因為沒有建立明確的投資體制和資金周轉政策。盡管政府每年都會指定重點建設路段并加大此路段的投資力度,提高資金援助的數量,但是這些資金還是不夠用。其中以省級干線的資金短缺最為嚴重,主要是因為這些省市屬于不發達省市,當地的教育和醫療領域是更主要的資金流向,以至于無法在國省干線公路投入資金。2.3養護人員職業素質不高。公路養護工作種類繁多涉及到方方面面,這就需要公路養護工作人員掌握大量的職業技能。但是由于養護人員職業素質普遍不高,甚至大部分的管理人員并沒有符合崗位的能力素養和專業知識,并且在公路養護的相關部門中并沒有相關的高技術研究人才。并且信息化技術正逐步改變著公路維護工作,國省干線的養護工作已經陸陸續續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改造,但這也對養護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提出了過硬的要求。如果養護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夠高,將滯緩我國國省干線公路的養護工作的信息化改造,并且如果管理層的管理水平無法提升,也會對未來公路養護工作的順利展開產生不利影響。2.4養護管理機制無法滿足現狀。受限于簡陋的管理機制,以及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具備的公益型特征,事實上進行公路養護工作時往往會收到很多方面的制約。雖然,將每個部門的權力與義務明確劃分,能有效促進規范化養護管理工作的落實。但是,想要申請公路養護卻需要大量且繁瑣的辦公流程[1]。在養護公路前,公路養護管理的工作人員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修復申請與工程的批復的流程上,申請完成后還要對養護項目單獨立項。最后,要等待政府相關部門完成正式的批復后,公路養護管理部門才有權力進行養護作業,而到了實際的養護工作時反而是整套養護工作耗時最短的一環。這些繁瑣的辦公流程極大拖慢了養護工作的工作效率,而且對于一些急需維護的老舊路段來說,這種拖時間的辦公流程極大地增加了安全隱患。

3規范化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的具體措施

3.1實施全面的管理機制。由于養護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分離會嚴重影響公路養護工作的具體實施,所以必須實行全新的養護管理體制,明確管理和養護雙方工作者的關系,建立起科學的協調體系。同時也要加強使養護人員和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使得養護部門能第一時間得到管理部門的指示,管理部門也能第一時間了解到公路養護工作的施工進度。公路的第一使用者是人民,所以完全有必要建立起健全且完備的公路養護工作投訴系統,積極的聽取群眾的反饋意見,從而才能將公路養護的工作做到實處,造福于社會大眾。3.2確保養護資金的充足。養護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資金,所以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者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并制作詳細的資金申請表,并通過資金申請表的各項資金需求來獲取資金。并且政府有關部門也可以通過引入社會各界資本的形式,建立起完善的國省干線公路的資金管理機制。同時,為了提高資金的合理應用,公路養護工作的管理人員應當建立起專門的資金會計管理小組,對每一筆資金的流向都做好整理和歸納,并制定未來一定周期內的資金規劃報告,做好預算工作。3.3建立起專業化團隊。公路養護的實際工作人員必須樹立起對于公路養護的敬業理念,明確公路維護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積極投入到我國國省干線公路的養護工作中去。認真對待培訓相關知識的重要性,保證公路養護人員有著完備的知識儲備和專業的職業技能。同時,根據不同地理環境下的不同路段,進行有目的性的專業培訓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公路養護工作的管理人員需要經常組織人員去進行實地考察,通過考察的來的數據進行針對性的養護方案探討,并圍繞這個方案開展養護工作[2]。3.4實行管理體制改革。國省干線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公路養護工作的到位與否也和社會大眾的日常出行息息相關。所以,政府部門應當加強管理體制的改革,對養護管理的工作提出更為嚴格要求。并且政府部門也應根據公路養護工作在具體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同時還應該借鑒其他公路發達國家的養護工作模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國省干線公路養護機制,充分體現國省干線公路的公益屬性[3]。

4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對國省干線公路的規范化管理,完善公路養護的管理機制,加強對公路養護人員的素質培訓,并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及時處理公路設備問題,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還能為社會大眾的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陳高峰.國省干線公路養護施工管理現狀和改善策略[J].中國標準化,2019(20):95-96.

[2]郭曉玲.國省道干線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綠色環保建材,2019(10):103,106.[3

]趙瑞菁.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建筑,2017,43(32):255-256.

作者:薛寶善 單位:東營市河口區公路事業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