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公共圖書館為農業服務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0 09:08:00
導語:基層公共圖書館為農業服務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劉士新(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圖書館,內蒙古通遼,028000)
建立和諧社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的十七大的重要內容,多年來,為適應農村社會文化的發展繁榮,各級圖書館為農業服務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探索基層公共圖書館為農業服務的經驗,研究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新形勢、新特點、新問題,對于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和農村現代化發展需要出發,開發農業文獻資源、為振興農村經濟服務,是有十分重要意義的。
一、適應需求
由于我國廣大農村生產體制的變革推動了我國農業向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的方向轉化,推動了農村由自給半自給經濟向一定規模的商品經濟生產轉化,推動了向單純靠傳統經驗向傳統經驗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現代農業生產轉化,也推動了農業發展對科學技術的需要,依靠農業科學技術提高生產力的意識在農村日益增強,科學技術已與農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正如農民所說:“靠勞動發展生產是有限的,靠科學發展生產是無限的。”拿糧食專業戶來說,同樣價格出售糧食,誰的本錢小,誰的收入就多,誰就有競爭力。這就形成了農民需要科學,農民促進科學與生產力發展的態勢,從而決定了為農業服務的對象由過去的農業技術知識和生產技能,因而農村就出現了自下而上的學科學、用科學的新形勢。這個新形勢促進了圖書館為農業服務工作的發展,反過來又推動了農村經濟的更快發展。因而,圖書館應緊緊抓住這一契機,適應農村發展帶來的對圖書館的多向性的需求,提供多種方式的服務,宣傳馬列主義、思想,傳播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豐富農村讀者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小康生活的快速發展。
二、研究特點
為了完成為農業生產、生活服務的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圖書館必須不斷深入研究讀者工作為農業服務的特點與規律,即:研究新形勢下農村、農民和農業生產的特點和規律,以便總結、積累和豐富為農業服務的內容,不斷提高服務效益。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就整個農民隊伍來說,他們已從原來帶有自發傾向的小生產者逐漸的轉變為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新型勞動者。隊伍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新一代的青年農民已經成為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隨著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的發展,在林牧副漁、工商交通、生活服務和其他公共事業等行業中,就業的農民越來越多,而且職業多種多樣,而從事種植業的農民占的比重相對地縮小,由于青年農民比重增加,整個農民隊伍的文化水平比過去大在提高,農民讀書的目的,已從寫信、記帳不求人,轉為發展生產、勞動致富和滿足精神生活需要。他們不滿足于簡單的書刊資料提供,還要求提供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技術、情報信息。因此,圖書館為農業服務,無論從確定選題內容、選擇工作人員,到服務方式等都要著眼于服務內容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從而提高服務質量。
三、服務對路
1、服務內容要豐富
首先,要重視農業技術的改革,技術的轉移和傳播方面的書刊資料和技術咨詢跟蹤服務工作,努力促進國內現有低產田的改造和提高產量工作。這對實現我國農業的奮斗目標極有意義。其次,圖書館要為農民開辟新的生產門路服務,促進技術與經濟結合,推動農業生產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特別要注重促進農民致富的養殖業、林果業和加工業方面的內容。第三,圖書館要為新農村的全面建設(農村規劃、農業決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務,要重視農村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等內容。第四,圖書館要重視把已有的經過實踐檢驗的科技成果和成熟技術在范圍內推廣。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目前有2/3的科研成果未能普及和推廣,這是一個巨大的潛在生產力,應引起我們基層圖書館工作的重視。第五,加強農村智力開發方面的服務活動,對促進當前農村發展和奠定農業長期發展的基礎有戰略意義。這是為農業服務非常重要的選題方向。
以上幾方面,當然沒有包括為農業服務的全部選題方向,只是有必要強調的重點課題。因為農業是一個多學科、知識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部門,它所涉及的科學門類是極其廣泛的。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傳統的科學如數理化,新興的技術如計算機、生物工程,幾乎沒有一門科學技術不可以在那里找到用武之地。我們圖書館工作者要不斷打開思路,放開眼界,為農業發展提供適用知識與科學技術。
2、人員要精干
農業的綜合性與專業性要求為其服務的人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人員結構要不斷趨向合理而精干。首先,要熟悉服務對象,熟悉農村政策,熟悉新農村發展規劃、建設和農業生產情況。其次,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要不斷更新,具有一定的科學技術和理論知識,并常用新的科學知識充實自己,博聞多識,具備辨別科技資料真偽的能力強。第三,要經常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調查研究,掌握需求情況。第四,要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善于團結各方面實踐經驗的科技工作者和農村中專業戶、重點戶的科技力量。
3、形式要多樣化
首先,要聯合各層次的科技情報信息力量,共同建立協同的服務機制,提高基層圖書館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整體效益水平。其次,開展適用性強的農業新書刊宣傳、展覽工作,宣傳館藏,提高農業書刊利用率。三是根據重點服務課題的需要,適時地編制各種信息文摘,寄贈給鄉鎮館和農村圖書流通站,直接同需要者見面,節省查找時間。用這種方式為農民提供產銷信息,幫助和指導廣大農民科技致富的效果最好。四是發揮農業科技人員、科技示范戶、專業戶的作用,舉辦有利于推廣的農業技術培訓班、信息會、科技致富經驗交流大會,科技成果展覽會等活動,請科技示范戶、專業戶現身說法,進行技術推廣講座。五是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咨詢功能,開展從農業技術到農村綜合發展、鄉鎮企業調整改革、農村教育、農業規劃、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咨詢服務活動。六是省、市、縣圖書館要協助和扶持經濟貧困的地區和重點發展地區建好鄉鎮圖書流通站和農村圖書室,除對利用文化事業經費和集體公益金興辦的圖書室進行扶持外,還要注意對農民自發興辦的為本鄉、本地群眾服務的家庭圖書室加強扶持和指導,指導其搞好圖書流通工作,組織一些農民讀書活動,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按照協同原理,基層圖書館為農業服務的主戰場,不單再是鄉鎮企業、專業戶,而且是基層鄉鎮圖書室。市縣圖書館直接面向廣大農村和廣大的農村讀者,基層公共圖書館為農業服務要起保障和支持作用,應全面及時地為地方和基層圖書館(站、點)提供文獻、情報信息資源,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提供方便,面向農業生產第一線,直接進行各種形式的服務活動。這種協同機制,可以大大提高圖書館服務的整體效益水平,發揮基層公共圖書館系統為農業服務的整體功能.
- 上一篇:檔案工作中保密工作研究論文
- 下一篇:縣民政局婦女兒童發展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