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應用探求論文
時間:2022-12-04 03:33:00
導語: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應用探求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概述了公共圖館數字資源利用現狀,分析了影響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
1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現狀
數字資源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和通訊技術、高密度存儲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將文字、音頻、視頻等信息數字化,并通過因特網傳輸提供給人們使用的資源。數字資源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商業數據庫,二是自建數據庫,三是網絡資源(數據庫除外)。與傳統印刷型資源相比較,數字資源具有不受時空限制、檢索和傳遞速度快、使用靈活方便、支持多用戶同時使用等特點。目前,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特別是省級以上公共圖書館以及其他經濟發達地區文獻購置經費情況良好的公共圖書館,在數字資源的建設上都有很大的投入,購買和自建了不少的數據庫,數字資源成了整個館藏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有調查表明,各公共圖書館引進或自建的資源數據庫除少數利用率較高外,大部分利用率不高,有的利用率很低。以筆者所在的浙江圖書館為例,為了開發、開放更多方便讀者的網上服務,完善我館的網站建設,2006年6月圖書館對到館讀者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一共發放908份調查表,回收了865份,回收率為95.3%。調查結果顯示:在“經常使用的網站欄目”項中,選擇數字資源的讀者占17.2%;在“目前使用的圖書館網上服務”項中,選擇使用數據庫檢索的讀者占22.2%;在“讀者選擇使用欄目”項中,選擇專業數據庫的讀者占47.4%。由此可見,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并不高。目前,各公共圖書館對數字資源的建設都很重視,不少圖書館開始朝著數字化方向發展。可是,數字資源的利用率未能與數字資源的建設同步增長。這是我們的服務不到位,還是因為我們的讀者對數字資源不感興趣呢?數字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勢必會給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帶來消極影響,這個問題很值得研究。
2影響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的四大因素
2.1數字資源建設缺乏實用性、針對性
目前,國內各種類型圖書館購置的數據庫以文摘索引數據庫、全文期刊數據庫、學位論文數據庫、專利文獻數據庫為主。這些數據庫的專業性很強,比較適合教師與科研人員教學或科研需要,因此對高校和科研機構圖書館來說是必須的,并且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利用率。而對公共圖書館來說,其實用性就值得商榷。國家圖書館2002年對ElsevierScience全文期刊數據庫的利用有過詳細統計,發現其利用量只有清華大學同期利用量的4.08%,只有中科院圖書館的5.32%。我館也采購了EBSCO、NetLibrary等外文數據庫,使用率也比較低,即使《中國學術期刊》之類常用數據庫,與杭州市的高校圖書館相比,其利用率也存在明顯差距。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分散、層次不一、需求復雜,如果公共圖書館一味地購買學術性或稀有性資源,完全套用高校和科研機構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模式,所引進的數據庫缺少針對性、實用性,就不能充分滿足讀者多樣的需求,勢必造成資源的浪費,影響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使用效益。[1]
2.2館內使用模式的限制
出于著作權保護和商家銷售策略的原因,圖書館購買的數據庫絕大多數限于館內使用,或是封閉式鏡像,或是采用IP控制,前者還需要很大的硬件投入與維護。這種館內使用模式難以適應公共圖書館用戶分散性、需求多樣性的特點。由于高校和科研機構圖書館都有本單位明確的讀者對象,用IP控制方式可以使用戶在家里、辦公室、宿舍或實驗室等屬于校(院)局域網IP段的任何一臺電腦都可以訪問利用。對公共圖書館來說,情況卻完全不一樣,它的IP段在其館舍內,讀者要利用圖書館購買的網絡數據庫,只能到圖書館來,因此難以發揮網絡數據庫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特點。部分讀者不愿只為查找幾篇文獻而耗時耗力到圖書館來,轉而利用互聯網上的開放性資源尋找其他替代文獻。[2]從而使網絡數據庫在公共圖書館的利用率大打折扣。
2.3公共圖書館對數字資源的宣傳和對用戶的培訓不夠
公共圖書館是為公眾服務的社會文化機構,它的讀者除了部分教學科研人員外,更多的是中小學生、普通公民,其中不少讀者經濟比較困難、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在數字資源的獲取能力上無疑屬于弱勢群體,對數字資源的認知度比較低。因此,從實際利用情況看,雖然部分讀者已了解并開始使用常見的數據庫資源,但總的來看普及度還遠遠不夠。[3]圖書館引進數字資源后,只是通過網頁進行推薦,很少再做深入的宣傳介紹和引導,使得相當數量的讀者根本就不知道圖書館可以提供哪些數字資源。在我們的虛擬參考咨詢服務里,經常會有讀者詢問如何進行資源檢索,可以檢索哪些資源,這充分說明我們的宣傳沒有跟進,服務沒有到位,致使大量有價值的數字資源沉睡庫底。
2.4檢索方法繁瑣,檢索效率不高
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各類電子圖書、電子期刊和數據庫層出不窮,各個數據庫的檢索平臺各不相同,數據庫收錄的內容重復現象也越來越嚴重,還存在版權、收費等問題。因此,讀者在檢索某個課題時,必須分別逐個進行重復的步驟進入不同的數據庫,檢索結果還會重復,查全率、查準率都比較低,這也是影響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3提高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之對策
3.1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應體現公共圖書館服務全社會的特點
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為全民服務的文化機構,在數字資源建設上,除了要考慮到教學科研人員需要外,還需要考慮到為數更多的普通讀者的需要,使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能惠及整個社會群體。購買一些學術性、專業性數據庫是完全必要的,但應該把更多的精力財力放在提供法律法規政策、教育就業培訓、文化藝術娛樂等與群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普及性、實用性資源上,努力做到貼近時代、貼近普通民眾的文化需求。[4]現在網絡資源數量巨大,各種信息質量不一、真偽并存,對科學研究而言,除了可以廣見聞、知消息外,真正有科研價值的并不多,但對普通公眾來說基本上都是有實用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大量是免費的,公共圖書館可以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對某些方面或某些類型的網絡資源進行采集和保存,將它們組織成自己的數字資源的一部分。全國各級人大和政府各部門都公開大量的法律法規條例,它們都是與居民的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但這些信息存于各部門的門戶網站,并非每個人都能了解到。公共圖書館就應廣泛收集、集成相關政務信息,向讀者提供這方面的咨詢服務。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也可立足于本地,圍繞本地區工農商貿等經濟建設的特點和文化體育日常生活的需要,自建各種類型、各種主題的地方文獻數據庫,方便普通居民。如鞋業是溫州市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溫州最具地方色彩的一個行業,溫州市圖書館就于2001年自建了“中國鞋都圖書館”,為制鞋人士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咨詢、資料檢索、鞋樣設計、專業培訓、多媒體制作等一系列服務。
3.2不同地域、不同層級的公共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上應有不同的側重面
公共圖書館由各級文化行政部門領導,自上而下形成一個從國家圖書館到街道鄉鎮圖書館所構成的體系。在這個圖書館體系中,大城市和省會城市的公共圖書館擁有豐富的學術信息資源與地方信息資源,擁有較為先進的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人才,因此,它們實際上起到了地區性中心圖書館的作用,必須承擔為科學研究和管理決策服務的任務。所以這類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要學術科研與知識信息普及并重。縣(區)級和街道、鄉鎮公共圖書館更多地承擔著基礎文獻信息服務和普及文化科技知識的任務,這一類型的圖書館可考慮購置一些偏重文化普及的商業數據庫。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考慮一些價格不高的學術性專業性數據庫,用有限的資金引進切合本館實際并且利用率高的數據庫。
3.3構建數字資源系統整合平臺,簡化檢索過程
由于數據庫不能統一檢索,給讀者查找信息帶來極大不便。這就要求圖書館通過一定的方式,將數字資源有效地整合到一起。數字資源的整合是一個由計算機網絡和相關技術構成的系統,實現數字資源的集中管理,跨平臺、跨數據庫檢索。換言之,也就是對不同的數字資源實現無縫集成,建立統一的索引,實現數字資源的統一入口檢索和排序等,然后根據用戶的需要,經過用戶沒有感知的一系列中間處理過程,如經過啟動標引系統、經過翻譯處理、利用信息導航和搜索引擎調用不同的數字資源進行信息查找,最后把檢索的結果經過整理和去重后回饋給用戶。[5]讓用戶可以通過一個檢索入口檢索到所有館藏數字資源,而且是統一的檢索、瀏覽界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高效檢索。公務員之家
3.4加強館藏數字資源宣傳,使廣大讀者對數字資源有所了解
圖書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更好地為讀者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圖書館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豐富館藏建設、豐富網絡信息資源,其目的都是為了服務于讀者。而大多數讀者可能對圖書館的工作和現狀一無所知或了解甚少。雖然圖書館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建立了網絡系統,豐富了網絡資源,但是如果忽視了對外宣傳工作,仍以守株待兔的工作方式等待讀者上門,那么再好的網絡資源無人知曉,也不能很好地為讀者服務。[6]可見,要讓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就必須對數字資源進行宣傳。要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站,介紹圖書館新購買的數據庫及使用方法,讓讀者隨時了解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最新動態。要在圖書館大廳開辟數字資源宣傳欄,把宣傳工作做得更細致、更深入,增進讀者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意識。還可以向讀者發放包含有館藏數字資源介紹等內容的宣傳手冊,使來館讀者對館藏資源有初步了解。總之,采取多種宣傳方式,擴大宣傳范圍,使更多的讀者對數字資源有所認識,這是提高數字資源利用率的關鍵。
3.5加強用戶培訓,提高讀者利用館藏數字資源的技能
公共圖書館的讀者在利用數字資源方面多數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圖書館應該把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與獲取信息的能力,作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開展網絡資源使用技術講座活動,激發用戶的信息需求,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能力。舉辦各種短期培訓班,采取上機實際操作,使他們掌握數字資源的檢索方法,隨時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這些講座或培訓要體現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公益性,都應是免費的。[7]這樣做既使讀者對圖書館產生信賴與親近感,也對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進行了宣傳,有利于提高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余華.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誤區與對策[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1):23—24,27.
[2]周江.關于數字文獻高效利用的思考[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4):50—51.
[3]孫楊民.提高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的對策分析[J].情報探索,2007(2):94—96.
[4]范并思.基層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理念、原則與方案[J].圖書館論壇,2005(6):190—195.
[5]王艷秀.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探討[J].情報探索,2007(4):47—49.
[6]焦陽.提高高職高專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率初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6):37—38,41.
[7]吳鳳琴.中小型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利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8):13—14.
- 上一篇:光纖光纜產業化發展特點探析論文
- 下一篇:培訓我國手機研究發展狀況論文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