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現狀

時間:2022-01-26 10:04:57

導語: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現狀

摘要:公共管理學科的實踐性特征決定了案例教學方法選擇的必然性。公共管理案例教學在我國引入到應用已有二十多年,為探究我國學者在此領域的研究現狀、薄弱環節及未來趨勢,我們通過運用CiteSpace軟件,對CNKI數據庫中有關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146篇文獻進行了可視化分析,發現雖然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但仍處于發展初期,在發文中仍然存在著質與量的欠缺,且研究主題過于分散、內容單一,以及東西部地區研究發展不均衡等薄弱環節。

關鍵詞: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知識圖譜分析

公共管理是一門涵蓋多學科理論和方法的、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其培養目標是使學生具備公共管理學科的思維理解能力,即公共政策理解與分析、公共事務的認知與分析、分解公共任務、組織協調與溝通、管理服務、調查研究等專業能力。從學科特征和培養目標來看,公共管理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精神和公共服務理念的同時,需更注重培養其所具備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則是以現實中的真實案例為載體,通過情景模擬再現達到實踐經驗的模擬習得,[1]可以很好地彌補教學中的短板。因此案例教學是公共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中重要教學方式,頗受歡迎。案例教學已經在我國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推廣多年,把握其在我國發展的整體趨勢、薄弱環節以及未來展望是十分重要以及必要的。本文采用的文獻分析工具是CiteSpace軟件,所選擇文獻均來源于中國知網(CNKI),檢索主題為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時間年限不限,期刊來源不限,共檢索到148篇文獻,通過人工篩選去除會議綜述、報紙等非學術期刊,共得到146篇有效文獻。

1我國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主要文獻分析

1.1高被引文獻分析

高被引文獻意味著對本領域研究有著突出貢獻以及影響力較大的文獻,其所提出的觀點也得到了學者們的廣泛認同,進而能夠反映出學者們對此領域研究的廣泛認知,有利于我們把握研究領域焦點問題。因此,我們對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高被引文獻進行了統計,形成表1。在排名前5的高被引文獻中,雖然大多數學者主要是從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發展應用、理念、過程中的步驟、面臨的困難及解決方式這幾方面對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進行了深入探討,但研究分布依舊較為分散,其中郭忠興的《案例教學過程優化研究》被引次數最高,在此篇文章中,他指出“案例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像學生闡述現實中真實有代表性DISCIPLINESEXPLORATION的案例,進而通過充分的討論來提高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創新性思維。”[2]

1.2發文期刊分布

不同發文期刊的發文量也能反映出不同期刊關注的重點,以及發現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中的重要發文期刊,以便我們對本領域研究有一個更好的把握。為此,我們將發文量在兩篇以上的學術期刊統計于表2中。由此表可知,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整體發文量并不高,且發文期刊的主辦單位大部分為高等院校,期刊出版地絕大部分位于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只有兩個,出版地位于東部地區的期刊發文總量為21篇,在所列出期刊中占比80.8%,進而可以得知東部地區對此領域的研究要比西部地區更加豐富以及深入,更表現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發展的不均衡。

2當前我國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分析

通過對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文獻的梳理和分析,我們發現對于該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幾方面:

2.1對案例教學概念的探析

在概念界定中,一是陳慧榮、郭忠興、寧騷等學者都認為案例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陳慧榮指出“案例教學是采用一個或數個案例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界定、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并指出其對于知識、技能和思維方式三個學習層次具有重大意義”;[3]郭忠興與陳慧榮觀點大致相同,并認為以提升學生應用理論創新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案例教學所追求的最終目標;[4]而寧騷則認為“案例教學方法是一種在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下,學生通過閱讀、討論已被整理出來的個別事物的某一時段、某一方面的具體情況來理解同類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教學方法”。[5]二是江陵、吳江則認為“案例教學是以教師準備的案例為線索,學生通過自學討論的分析方式研究案例及相關問題,進而深入理解掌握理論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6]

2.2對西方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總結

對于我國來說,公共管理學科以及案例教學法都是舶來品,所以更好的總結西方在此方面的經驗才能更好地支持我國公共管理教學的發展。郭春甫、劉波、黃芮都肯定了案例庫建設的重要性,郭春甫通過對西方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發展史的總結,肯定了我國公共管理案例教學取得的成就;劉波、黃芮則通過總結西方著名公共政策案例庫的建設,為我國公共政策案例庫建設提出加強“軟件”建設、遵循案例編選原則、加強整體規劃等五條具體建議。[7]

2.3對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各個階段的探討

學者們分別從案例形成的各個階段對案例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案例選擇和組合方面,龔洪波認為“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過程中,將多個案例依據變量互補的邏輯組合成若干理論專題,比傳統單個案例的教學有著更好的教學效果”;[8]在案例寫作中,戴黍指出“個案選擇要以問題為導向,材料組織要以問題構建為線索,案例編寫要以問題解析為重心,并且強調了在這三個過程中師生共同參與的重要性”;在案例應用與實施中,王姝認為“教師與學生都應發揮各自的作用,教師是引導者而學生是參與者,教師要在案例討論結束之后做出必要總結,以實現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在案例評估與反饋階段,劉召認為“案例教學評估的意見,應來源于教師的自我評估、學生的反饋評估和同事的參照評估這三個方面”。

3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的薄弱環節及未來展望

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在我國已應用多年,從案例缺乏、教材缺乏以及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教師急缺和經驗缺乏,到如今案例開發中心、案例庫的建成以及廣大師生的熱情參與,已經形成了相對齊全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學體系。但仍有很多薄弱環節:首先,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整體研究不夠深入。從整體上看,一是對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的發文數量不多且質量也不高,目前的主要發文期刊仍為普刊,核心期刊較少,且高發文量與高被引量之間存在著差距即存在著有些高發文量的期刊卻是低被引的期刊,有些高被引的期刊卻發文量寥寥無幾,在發文期刊中存在著量與質的偏差;二是在20多年的研究中并沒有出現明顯的研究熱點,研究主題十分分散,大多數研究主題的出現反映出一種即時性和跟風性特點,可見我國公共管理案例研究仍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研究體系;三是研究內容不夠深入,目前的研究仍局限于對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現狀、問題、對策、教學模式的定性研究,大多是規范研究,而實證研究相對較少。其次,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分布不平衡。無論是從高被引作者、研究機構、還是發文期刊來看,大部分仍來源于東部地區,西部地區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已與東部地區拉開差距;且無論在發文數量還是在發文質量來看,東西部地區差距十分明顯,尤其是在先進理念的引入實證研究方法的應用方面西部地區研究能力還相對欠缺。因此西部地區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的動力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展望我國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應正確認識我國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所處的發展階段。一方面,我們要正確認知我國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基礎仍較為薄弱,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追求量與質的雙向發展,亟須完善研究體系以解決研究主題過于分散的現狀;另一方面,西方公共管理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已經有百余年的歷史,而我國從引入到應用也就短短二十多年,所以這一領域研究對我國來說是新興的研究領域,所以我們目前發展所遇到的問題是這一階段所必然出現的。強化本土化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學。如何將其進行中國化的改良是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不僅要使公共管理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相結合,還要選用發生在中國的典型案例,然后在借鑒西方優秀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思維方式來對案例進行細致剖析。加強對西部地區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研究的投入,一方面可以增加國家社科基金在此領域研究的基金項目,鼓勵青年學者對公共管理案例教學的深入研究給予其科研動力,另一方面,組織東西部地區的“對口幫扶”工作,鼓勵西部地區高校老師去東部高校進行相關的培訓,并與東部高校廣泛開展合作交流活動。

參考文獻

[1]司林波.公共管理案例庫開發的流程設計、質量標準及使用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33(05):192-194.

[2]郭忠興.案例教學過程優化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0(01):59-61.

[3]陳慧榮.案例教學的方法論基礎——以公共管理教學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4(09):72-75.

[4]郭忠興.案例教學過程優化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0(01):59-61.

[5]寧騷.公共管理類學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學與案例寫作[J].新視野,2006(01):34-36+61.

[6]江凌,吳江.對高校公共管理類課程開展案例教學的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133-136.

[7]劉波,黃芮.西方發達國家公共政策案例庫建設經驗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12):39-41.

[8]龔虹波.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與組合——以《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學為例[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01):108-112.

作者:王永明 張鴿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政府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