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創新的困境與出路
時間:2022-08-27 11:07:17
導語:管理創新的困境與出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社會管理創新與檢察工作創新的背景
社會管理創新的提出是在中國改革進一步深入,社會出現轉型時期,新的社會問題凸顯,多元矛盾日益加劇,并呈現出多發、高發、頻發的趨勢時,為了回應民眾對傳統社會的管理方式的質疑,而提出多元參與,多措并舉、多部門聯動的新的社會治理模式。作為法定的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尤其是基層人民檢察院在履行法定職能、化解社會矛盾、消弭社會沖突、維護和諧穩定的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但是伴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社會轉型時期的到來,多元訴求的集中表達,導致檢察工作也面臨著諸多的考驗和挑戰。為了回應新形勢下對檢察工作的更高要求,檢察工作創新的工作被逐漸提上日程。檢察工作創新是在指人民檢察院在執法辦案、履行法定監督職責過程中,引入新的執法辦案理念、辦案藝術、辦案技巧、開拓新的監督思路和監督辦法,積極主動應對社會和經濟發展對檢察工作的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和鞏固傳統的通過執法辦案,參與社會管理的模式,發揮更好的監督效能和監督價值,更好的實現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和諧穩定的檢察價值活動。
二、基層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困境
基層檢察機關處在檢察工作直面群眾的第一線,是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服務發展的最前沿,也是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主要踐行者?;鶎訖z察院面對的是最基層的人民群眾,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社會轉型時期引發的階層、團體、利益群的訴求集中爆發的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加之矛盾本身的多樣化、復雜化,涉及領域比較廣,因此,呈現出進一步尖銳化的趨向,與這種復雜形勢不相適應的是檢察機關的在創新管理中本身定位不明、基層檢察機關干警素質不高、以及基礎設施和培訓教育匱乏的現實,這些都嚴重制約了檢察機關進一步延伸工作觸角、參與創新社會管理的進程。當下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主要的困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檢察機關管理創新的定位不準
檢察機關是法定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行使批準逮捕、提起公訴、監所監督以及反貪污賄賂、反瀆職侵權、以及民事行政監督等職能。就其本身定位來看其性質為行使監督權的司法機關,主要職能為糾正、督促和改進。似乎并沒有直接的參與社會行政治理的行政權,基于此點原因,一定程度制約了檢察機關,尤其是基層檢察機關進一步延伸社會觸角、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積極性和實效性。檢察機關作為行使監督權的司法機關,是社會管理人背后的監督人或管理人,無疑,監督本身也是一種管理和治理,只是一種間接的社會治理。這就需要不斷地延伸觸角、創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監督方式、開拓新的監督方法積極參與社會治理。這既是社會治理模式下廣義的社會管理的題中之義,也符合社會管理創新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理念。
(二)檢察機關職責的普世性不強
檢察機關作為法定的監督機關,其職能和職權覆蓋領域是極其廣泛的,基本貫穿了整個法律執行的全部過程。但實際中民眾對檢察機關的職能知之甚少,雖然近年來一直在進行相關的法律宣傳,也采取了許多具體的措施,甚至多地的檢察機關開始試行并廣泛推行社區檢察室制度,但是基層檢察機關的工作人員很多時候會遇到民眾詢問“檢察機關是做什么工作、管什么”之類的提問,由此可見,檢察機關職責的普世性遠不如審判機關。民眾對檢察機關的陌生和敬畏感,嚴重制約了基層檢察機關工作觸角的進一步延伸,同時也嚴重制約了基層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進一步展開。
(三)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
延伸工作觸角,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需要時間、也需要精力,更需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調查研究、設計方案、落實具體的工作,不斷地總結經驗,形成成果。但是基層檢察機關所面臨的現實是,第一線的檢察人員,所要處理的糾紛多、工作重、人員配備不足、資金匱乏。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并影響了基層檢察機關工作觸角的延伸、影響了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進一步推進。
(四)對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認識不足
基層檢察機關的工作人員往往基于傳統的觀念和理解,認為檢察機關的權能為監督制約權,不具有直接參與社會管理的職能。社會管理的權能主要體現于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基于其應有的中立性和被動性,不宜積極的參與社會管理,更不能進行社會管理的創新,否則感覺有越俎代庖之嫌。這些理念的限制,也制約了檢察機關進行和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進度和步伐。
(五)工作人員知識結構單一、積極性不高、創新能力不強
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必須基于自身的職能和職責,在開展工作中拓寬思路、改善方法、不斷地提高監督效率,延伸工作的觸角,提升和實現社會管理創新的價值和效用。延伸工作觸角還需要基層檢察工作者知識結構多元、社會管理知識豐富、具有較高的工作積極性和超強的社會管理創新意識。當前基層檢察機關面臨人員匱乏、知識機構單一、工作壓力重、創新意識不強,能力不高等諸多因素的尷尬,這些都制約了工作觸角的延伸和檢察工作創新深層次的開展。
三、基層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路徑
基層檢察機關在進一步延伸工作觸角,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是基層檢察機關在以后的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更好的破解困境,為延伸工作觸角掃清障礙,才能切實的進一步實現更深層次的社會管理創新。有鑒于此,結合前文所述檢察機關在延伸工作觸角、參與社會管理的過程中的困境,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努力:
(一)加大宣傳力度,確立檢察機關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地位
一段時間以來,由于檢察機關在創新社會管理中地位不能正確的進行定位,使得檢察機關內部的工作人員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底氣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檢察工作創新的開展,加之民眾對檢察機關職責、權能的不甚了解,信息交流不夠暢通,導致民眾訴求表達渠道未能有效暢通,這些都阻礙和制約了檢察機關進一步延伸工作觸角的進度。因此,今后的工作中,應加大力度做好檢察機關的宣傳工作、將檢察機關的職能和職責,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向民眾進行宣傳,對內應該解決檢察機關尤其是基層檢察工作人員的思想顧慮,使他們充分的認識到檢察機關在社會管理創新中的地位,認識到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主要方式是以執法辦案為依據,并在此基礎上有效釋放司法效能,通過平復和補救被傷害的社會關系,對社會管理產生間接影響。
(二)加大投入,解決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足,檢民信息不暢
基層檢察機關工作任務繁重,人手少、財政投入的不足,是當下所有檢察機關開展工作中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因此各級政府的有關部門,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解決好相應的財政撥款、機構編制、和人員招錄等問題,進一步加大各級尤其是基層檢察機關的財政投入,充實基層檢察隊伍,解決人員匱乏和經費嚴重不足的問題。檢察機關在創新社會管理中,應做好人員培訓、課題調研、職能宣傳等工作,進一步的拓寬工作渠道、搭建更廣泛的檢民交流平臺,疏通干群信息渠道,及時、盡早的發現潛在的問題和隱形的矛盾,提前預防、積極參與,耐心化解涉及群眾基本權利和根本利益的問題,將問題消滅于無形之中,矛盾化解在初始狀態,避免問題復雜、矛盾激化后,更多的管理資源的不必要投入。
(三)優化人才結構,強化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延伸工作觸角、將工作做到深處、落到實處的關鍵因素是人,參與創新社會管理的主體也是人,人才是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決定性因素。大多數基層檢察機關面臨的現狀是工作人員知識結構單一,管理學知識的人才不足,但是檢察工作創新,延伸工作觸角是一門綜合的藝術,要追求的效果不僅僅是單一的、工匠式的管理,而是綜合性、全方位、多角度、立體的社會治理效果,是社會效果與法律效果相統一的綜合效果。因此要求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基層工作人員必須是綜合型、多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鑒于此,各級檢察機關應加大對在職人員的相關社會管理學的知識的培訓、打造出更多的復合型檢察人才,在新招錄工作人員的過程中注意專業的合理設置,不斷地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同時不斷地強化基層檢察機關工作人員的創新管理意識、培養和提升創新的能力,提升基層檢察機關整體的工作創新能力和良好業務素質,更好的延伸工作觸角,做好創新社會管理的工作,為經濟建設和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傊?,基層檢察機關參與社會管理創依然面臨較多的困難和考驗,需要和值得基層檢察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不斷地思考、總結、探索、反思,并不斷地互相學習,在延伸工作觸角的問題上扎實工作、用心尋找工作的切入點、著手點、切實的發現創新點,不斷地延伸工作觸角,將檢察管理創新工作,落到實處,相信通過十數萬基層檢察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基層檢察工作延伸工作觸角,創新社會管理一定會取的更為豐碩的成果。
作者:張海雷單位: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人民檢察院
- 上一篇:三送工作入戶蹲點調查報告
- 下一篇:糧食流通中心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工作總結
精品范文
8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