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在管理中的應用

時間:2022-09-18 06:17:11

導語: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在管理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護理安全管理模式在管理中的應用

【摘要】隨著現代醫學水平不斷提升,消毒供應室成為了醫院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為醫療、護理、科研、保健、教學等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是醫院重要的質控科室,其管理水平與質量控制對醫療護理質量優劣有著直接的影響。為此,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加強消毒供應室質量管理,做好各環節質量控制,以此提高醫療水平。

【關鍵詞】消毒供應室;護理安全管理模式;護理質量

消毒供應室主要負責向全院提供可重復使用醫療器械的回收、清洗、滅菌、消毒、儲存、發放的職責及一次性無菌物品的發放。隨著醫改工作的不斷深入,消毒供應室管理理念也在不斷更新與發展,更加注重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管理質量。由于消毒供應室工作質量優劣直接影響著醫療護理質量,甚至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消毒供應室的護理安全管理尤為重要。

1安全隱患評估

消毒供應室是臨床各大科室的基礎科室,主要提供無菌器械、敷料及醫療用品,并擔負器具、器械回收、清洗、滅菌、消毒、包裝、存儲、發放等工作,是醫療活動中十分重要的環節。在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致使器械處理、護理質量及患者安危受到影響,所以,一定要對安全隱患進行深入分析。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重點人員:在消毒供應室中,工作人員包括護理人員和工人組成,文化程度各不相同,以及由于人員的不斷更新,存在素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并且部分工作人員工作態度不夠嚴謹,缺乏醫院感染防范意識,執行有關規章制度與操作規程有偏差,致使工作質量不達標。

(2)重點器械:外來器械、復雜的精密器械,由于結構復雜,材質各有不同,在處理的過程中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壞,而影響臨床使用。

(3)重點設施、設備。在消毒供應室中,由于所處醫院的實際情況及消毒供應規范的及專業設備的快速發展等情況,存在設施設備不足或陳舊,可導致工作缺乏科學性、安全性,加大安全隱患的存在

(4)重點工作時段:工作繁忙時段、節假日時段、交接班時段、突發應急時段,由于工作量大,處理器械物品多,工作人員有限等因素,易發生不良安全事件

(5)由于科室對器械預處理不夠重視,部分使用后的器械存在血漬、污漬現象,還有殘留刀片、縫合針等情況,致使工作人員在分類和清洗的時候,不僅加大清洗難度,還極易被劃傷,被感染乙肝、梅毒等傳染病感染,威脅了自身安全。

(6)安全意識薄弱。在實際工作中,安全意識薄弱問題普遍存在,加之相關規章制度不完善,科室內外工作流程銜接欠佳,導致管理工作未能全面落實,影響了工作質量安全性。

2護理安全管理措施

2.1規范日常管理工作。(1)強化整理管理。不斷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流程、標準,人人參與質控,做好質控交叉檢查工作。(2)強化整頓管理。對護理人員、工人、消毒員進行每月兩次的專科培訓,每月一次的專科操作考核及每季度的大考核,提高各類工作人員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尤其是將新進人員作為考核考察的重點。(3)強化物品管理。標識明確、固定,分類、有序擺放。每日檢點各區域備用物品種類及數量,不足時及時補充。對各類耗材每月進行檢查其批號、有效期,并予以詳細記錄,如果有過期物品,一定要馬上使用,保證物品在有效期內使用。(4)強化清掃管理。保持各區域衛生,每天清掃兩次。每周大掃除一次,保證環境整潔。

2.2強化消毒供應室標準化建設。(1)根據2017年新修訂的《醫院消毒供應室中心1、2、3》部規范,應不斷完善對消毒供應室的建設,內容如下:(1)合理布局。嚴格劃分消毒供應室3個獨立區域,即去污區、檢查包裝滅菌去區,無菌物品存放區。(2)完善必要設施設備。在消毒供應中心,需按規范完善各區域的必備設備的配置,并且完善各種儀器設備的檢測、監測設備,保證各項工作的依從性、準確性和科學性。(2)合理人員配備。科學進行崗位設置,護理人員、工人、消毒員合理配置,制定并依據崗位說明書,實施崗位管理及崗位動態管理,開展人員彈性工作,保證重點時段工作的安全完成。

2.3加強器械的預處理。根據《消毒供應中心規范》的規定,對器械預處理由科室在用后及時進行的內容進行普及,這樣既延長了器械的使用壽命,也同時保護了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的安全。

2.4提高各類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消毒供應室的專業性非常強,具有獨特的工作環境與操作技術,要求工作人員進行認真學習,掌握更加全面、專業的知識,并熟練各項操作技能,尤其對外來器械、復雜精密器械的學習,要嚴格按照廠家說明書的指導,規范處理。同時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工作流程與儀器操作,為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奠定堅實的基礎。

2.5加強工作人員自我防護意識。消毒供應室擔負著整個醫院所有重復使用醫療器具、尤其在器械的回收、清洗階段,具有污染嚴重、病菌接觸多等特點,為此,一定要牢記“標準預防”的概念,時刻正確使用防護用具,從而提高自身安全性。

2.6培養工作人員責任感與慎獨精神。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慎獨精神是護理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指的就是獨自一人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可以非常小心謹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3結論

消毒供應室主要負責整個醫院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包裝及供應工作,是醫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各環節工作落實不到位,就可能引發院內感染的發生,甚至是院內感染爆發,所以,一定要加強消毒供應室的護理安全管理,從規范日常管理工作、強化標準化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培訓、安全防護意識、責任意識、慎獨意識以普及器械預處理意義等方面多管齊下,保證消毒供應室工作的質量與安全,從而保證患者的安全。人員手上攜帶的病原菌是醫院感染重要致病菌。通過品管圈活動,提高醫護人員洗手的依從性,可有效的預防感染,促進患者康復,預防院內感染,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推廣至全院,更大的增加醫院的社會效益同時也隱性的增加了經濟效益。感染控制從我做起,你我同行,持續不斷的加強手衛生的管理讓洗手成為一種習慣。通過本次活動,全員學會了運用查檢表、柏拉圖、真因要因分析等質量管理工具的正確應用

參考文獻

[1]沈玲麗,馮素文,朱秀芳,等.品管圈對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1,10(10):907-909.

[2]車瑩,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現狀級影響因素.當代護士,2012,(11):12-13

[3]于敏華,俞建平.醫護人員洗手情況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1):2881-2882.

作者:劉春宇 單位:太原市人民醫院消毒供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