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構建

時間:2022-09-18 06:23:18

導語:茶文化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茶文化思想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構建

摘要:應通過優化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來為大學生創造出適合自我探究能力提升的外部組織環境,以及在教育管理機制的作用下,借助大學生群體內的人際互動來強化他們的探究意識和探究意愿。為此,需要發揮茶文化思想的作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構建的實施路徑包括:聚焦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明確教育管理各主體職能防止出現工作短板、以班級為單位發揮輔導員的茶文化傳遞職能、對大學生社團活動進行輔導推動茶文化傳播。

關鍵詞:茶文化;高校教育管理;融合;構建

高校作為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需要從教育管理模式的優化過程中,來增強大學生個體和群體的問題探究能力。這里的“問題”不僅指向了與專業相關聯的學科性問題,更指向了基于技術、經營管理為主線的創新、創業問題。通過優化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來為大學生創造出適合自我探究能力提升的外部組織環境,以及在教育管理機制的作用下,借助大學生群體內的人際互動來強化他們的探究意識和探究意愿。此時,問題就轉換成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優化方向是什么。筆者認為,針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優化方向應定位于兩個方面,即在為大學生群體提供適宜的思想交互環境的同時,還能聚焦他們的心理特征來引導他們能夠以平常心面對創新、創業活動。因此,這里需要重視茶文化思想在其中的作用。

1對茶文化內涵的認識

1.1形態層面的茶文化

我國作為茶文化大國和古國,其茶文化已經深刻影響著國人的日常生活。作為茶文化組成要件之一的形態層面的茶文化,則是以品茗、茶道、茶藝鑒賞等為主要內容的茶文化元素。其中,品茗又是深得國人喜愛,并圍繞著品茗又衍生出諸多社會人際交往文化傳統。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后可知,多數大學生有過品茗的經歷,且2/5占比的大學生具有日常品茗的習慣。

1.2思想層面的茶文化

思想層面的茶文化主要以精神文化元素呈現出來,其中“感悟、反思、自省”等構成了該精神文化元素中的重要構成要件。而且,我國諸多茶文化思想發端于宗教文化系統,如道教、佛教,而在這中間都能夠從上述所提出的“感悟、反思、自省”中得到概括。反觀我國大學生群體的行為偏好和思想特點,塑造起具有自我干預、自我控制的心理調適能力,將助力他們的創新和創業活動。

1.3兩層次的邏輯轉換

從認識論的視角出發,茶文化思想植根于大學生群體的思想意識之中,應遵循“形態層面茶文化———思想層面茶文化——大學生群體思想意識提升”的內在邏輯。這就要求,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優化過程中,需要在以上邏輯轉換關系下,來增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2茶文化思想與高校教育管理相融合的機制分析

2.1茶文化思想助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下沉

之所以提出“下沉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歸因于對當前工作現狀的方式,即現階段無論是在教育管理目標定位還是在手段應用上,都未能有效的與大學生的個體差異化要求、創新創業心理干預等形成契合。從而,這就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思路難以落地。通過借助茶文化思想的滲透作用,便能助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下沉。

2.2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拓展茶文化思想的實踐

我國的茶文化思想不僅屬于傳統優秀文化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還可以作為引導個體完善自我思維能力和修養心性的文化來源。在高校教育管理實踐中可知,目前大學生群體普遍存在著浮躁、焦慮和急功近利的心態和情緒,這不僅無助于他們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規劃,也無助于他們的創新創業活動。因此,這里的“拓展”也體現為,挖掘茶文化思想的教育價值,來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2.3二者互動營造出和諧平和的校園生態環境

高校教育管理活動屬于系統性工程,其中培育良好的校園生態環境仍是它的活動內容之一。校園生態環境的形成需要借助行為文化的塑造,所以在茶文化思想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互動下,便能營造出和諧平和的校園生態環境。

3茶文化思想作用于高校教育管理的著力點

3.1著力于整合茶文化思想的傳遞主體

高校教育管理主體主要由教學院系、教務處、學工部等部門組成,因此,將茶文化思想作用于教育管理中來,也需要在以上三個部門的分工協作下來實現。筆者認為,下沉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應在于教學院系擔負起茶文化思想傳遞的主要任務,而教務處則在教育管理制度的設計上發揮主導職能。學工部門則拓展茶文化思想傳遞途徑上發揮職能優勢。

3.2著力于管理茶文化思想的傳遞目標

基于對茶文化思想傳遞主體的分類,這里便涉及到對茶文化思想傳遞目標的管理。根據目標管理的基本構成可知,其主要由目標分解和目標協同兩個環節組成。對于目標分解而言,則需要細化教學院系、教務處、學工部的各自職能,而這在上文中已有所提及。關于目標協同,則要求建立起以教學院系為領導主體的,以茶文化思想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實施路徑。

3.3著力于挖掘茶文化思想的校園載體

前面已經指出,高校學工部門需要拓展茶文化思想的傳遞途徑,進而這里應著力于挖掘茶文化思想的校園載體。為了使茶文化思想在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互動中,營造出和諧平和的校園生態,則需要挖掘大學生社團的職能優勢,且發揮大學生社團的職能優勢也能促進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下沉。

4實施策略

4.1聚焦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

將茶文化思想作用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之中,需要結合當前高校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來展開。通過為大學生群體提供自我心理干預和情緒控制的方法,來實現茶文化思想在應用中的落地效應。為此,各教育管理主體便需要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遵循形態層面茶文化向思想層面茶文化轉換的內在邏輯,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包括:(1)在校內原則下,選擇適合的品茗形式;(2)在現行班級管理模式下,選擇合適的茶文化思想下沉路徑。

4.2明確教育管理各主體職能防止出現工作短板

高校作為一類學科組織,其在教育管理中仍然面臨著職能壁壘所帶來的協同困擾。從教育管理實踐中可知,教學院系的工作特點較為靈活,畢竟他們從事著教育管理改革的具體事項。與此相對應,教務處作為統籌教育管理的部門,則需要建立起相對穩定的制度機制系統;同時,教工部門則以實踐活動為主線來完成教育管理目標。因此,高校黨委應牽頭明確各主體的職能范疇,并建立主管領導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來協調各自的立場。

4.3以班級為單位發揮輔導員的茶文化傳遞職能

通過對實踐經驗的總結,應以班級為單位通過發揮輔導員的崗位優勢,來實現茶文化思想的下沉與傳遞。具體的做法為,在主題班會活動中可以開展品茗交流、茶藝鑒賞等活動,并圍繞著培養大學生健康情趣和提升他們人際交往能力的目標來展開。由于輔導員一般管理若干個行政班,所以可以以所管行政班為整體開展思想層面茶文化的專題講座,并緊密聯系形態層面的茶文化來展開。在講座中主要應用啟發式教學,在互動中來增進大學生的體悟。

4.4對大學生社團活動進行輔導推動茶文化傳播

高校學工部門應輔導大學生社團的專題活動,針對茶文化思想的傳遞活動,則需要設計出專題活動的主題,并在活動內容指導和茶文化知識支撐下,來提升大學生社團活動的實施效果。筆者建議,高校從事文化傳播類課程教學的教師,應成為指導大學生社團專題活動的指導教師,學工部應對這些教師頒發聘書,并以儀式性活動來增強這些教師的榮譽感和參與感。最后,在全校師生共同參與下來促進教育管理模式實現整體優化。

5小結

本文認為,高校作為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需要從教育管理模式的優化過程中,來增強大學生個體和群體的問題探究能力。因此,當前需要發揮茶文化思想的作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構建的實施路徑包括:聚焦創新創業意識培養整合茶文化思想元素、明確教育管理各主體職能防止出現工作短板、以班級為單位發揮輔導員的茶文化傳遞職能、對大學生社團活動進行輔導推動茶文化傳播。

參考文獻

[1]王明霞.探討體驗式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運用[J].神州,2012(33):25-27.

[2]董惠玉.淺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動[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11X):57-58.

[3]陳云利.淺談多手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知識經濟,2012(20):11-12.

作者:韓琳琳 單位:黃河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