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學校”管理分析
時間:2022-03-18 11:19:07
導語:“麻雀學校”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城市向心力的驅動、農村人口的減少致使農村學校學生人數不斷下降,也即形成“麻雀學校”。“麻雀學校”面臨著學校發展資源欠缺,教師動力不足等問題,但小學校依然具有它存在的價值與人文情懷,故學校的管理問題也變得日益嚴峻。本論文筆者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從樹立身先垂范的育人態度、滿懷立德樹人的育人情懷、立足深入教學的育人活動、堅持家校共育的育人方法四個方面對“麻雀學校”的管理做一探究,旨在從研究中探討問題,形成教育合力,在實踐中優化管理。
【關鍵詞】“麻雀學校”;管理;教育合力
據筆者十幾年教學的親身經歷,自己所在學校由10年前的一百多學生下降到現在的五六十人,本學區10年間學生人數發生這樣變化的學校已經占了多數,這些學校都變成了“麻雀學校”。“中國教育發展的好壞與麻雀學校有著直接的關系。麻雀學校是中國教育的良心,也是教育的短板。”[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在素質教育的道路上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但是面對學生少、師資薄弱等情況,這就給“麻雀學校”的發展帶來很多問題,給學校的管理者造成了許多管理上的問題。學校的管理上不去,談何教學成績?談何教書育人?面對這許多問題,筆者結合所在的學校淺談一下如何做好“麻雀學校”的管理。
一、樹立身先垂范的育人態度
作為學校管理者,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合理分配教學工作、做好教學示范帶頭人。俗語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學校管理者應該從自身的德、能、勤、績嚴格要求自己,應該以良好的師德師風作為表率,為自己的教師團隊樹立好的榜樣。以德服人、以情化人、以動感人。學校管理者應該用自己高尚的師德折服師生,應該用自己對師生真誠的感情關懷他們,應該用自己對教育教學工作熱愛的實際行動打動其他教師。作為“麻雀學校”管理者,在教師配備不全的情況下,應該學會統籌兼顧,既要照顧老年教師的代課課時,也要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熱忱精神。既要考慮教師的專長,也要兼顧薄弱學科的師資配備。在教學工作方面既要充當引路人,也要做好學習者。“麻雀學校”的管理者不同于大學校管理者的單純學校管理,除了要操心學校大大小小的事物外,還要帶好自己的班級,搞好自己的教學工作。從自己的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家校聯系,任何一樣工作都應該做到教師團隊的前茅,這樣才能起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反之,雖然也可以運用其他方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但是效果大不一樣。
二、滿懷立德樹人的育人情懷
聽一位校長曾說過“做有溫度的教育”。教育有溫度,學生才有寬度和廣度。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要求中有一項是“情懷要深”,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作為一名教師就必須具備深切的情懷,這種情懷“不是小情調和小情趣,而是既深且廣的大情懷[2]”,是發自教師內心對學生的關心與愛護。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既要對學生有情懷,對老師亦是如此。學校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家,在這個大家庭中,學校的管理者更為準確的角色是家中的主心骨。學校管理者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其他教師的主體人格和地位,將學校管理人性化,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既要操心老教師的生活,也要關心年輕教師的精神生活。老教師長年累月的工作,精神和體力是不如年輕教師,對他們要從身體上多關心,盡量降低他們的工作量,努力創造舒適溫暖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樂意為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做出自己的貢獻。年輕教師大學畢業到我們山區的這些“麻雀學校”工作,心里落差很大,再加上婚戀、購房經濟壓力比較大等問題,心里不免焦躁不安,難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之中。此時學校的領導者更應該是一位引路人,引導他們走出生活的迷茫、工作的困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年輕教師感受到來自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陸游有詩云“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我們學校的教育和管理不也正是這個道理嗎?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學校的管理者對待學生的態度也決定著一所學校的品質。麻雀學校的學生從幾人到幾十人,學校的管理者能否認識每個孩子?能否了解每個孩子的家庭?能否知道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能否知道每個孩子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這些都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力去城市務工,造成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而這些孩子更加缺乏父母的關愛,這份缺少的關愛就需要學校來補足。學校是孩子們成長的樂園,只有在學校獲得關愛,他們才能更好的成長。“師者仁心”,作為麻雀學校管理者,應該多和孩子們交流,了解他們、幫助他們、關愛他們,與自己的教師團隊一起用愛滋潤這些幼苗的心靈。當孩子不做作業時、不愛吃飯菜時、當孩子孤零零坐在學校的一角時,輕輕拉起他們的手,像朋友一樣與孩子交心,傾聽他們的聲音。當你真正得到他們的信任時,你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精靈,他們天真的笑容、單純的心愿都在感動著我們。作為教育者,我們在關愛孩子的過程中難道沒有收獲幸福嗎?
三、立足深入教學的育人活動
學校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質量,離不開管理者對教研工作的重視。學校管理者應該每學期都按照計劃開展好教研工作,抓好備課、聽課、評課。學校管理者要時刻站在教學一線,要成為會教書的管理者,要深入教學、深入課堂,要了解課堂動態,知曉教師教學進度,要關注青年教師成長,組織開展示范課、公開課活動,讓青年教師在教中學、學中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學校管理者加強薄弱學科的指導工作。校長和教導主任需要分配指導薄弱科目,跟教師、跟課堂、跟學生。關注薄弱科目教師的工作,從教案備寫、課堂授課、課后輔導三個方面著手,加強指導作用,讓教師了解學情、熟悉教材。對于跟堂聽課后發現的不足,要及時與任課老師溝通,交流教學方式方法,讓薄弱科目教師在教學上得到提高。抓好課后輔導,針對薄弱科目的后進生讓任課教師做好輔導工作,學校管理者對這些學生多做側面的心理輔導工作,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校管理者與任課教師共同做好薄弱科目的提高工作,學校的整體教育質量就會得到提升。
四、堅持家校共育的育人方法
學校與家庭的合力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成長,學校管理者要重視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協作。鼓勵教師通過信息化媒介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隨時關注學生學習動態,對于留守兒童加強與爺爺奶奶的聯系,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和他們的父母經常溝通孩子的學習,讓長期外出的家長給孩子多打電話、多進行視頻聊天,讓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得到父母的關愛、得到他們的鼓勵,讓孩子不再感到孤獨。對于班級里面經常不做作業的學生,學校管理者應該親自做家訪,給家長做工作,讓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督導學生學習。指導教師在學校發掘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想方設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麻雀學校”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目前它依然將長期存在下去。作為“麻雀學校”的管理者要致力于創設一個人文校園,能夠讓老師靜下心來教書,能夠讓學生樂于在我們的校園中學習,能夠讓他們在校園這片樂土中健康快樂的成長,能夠讓大山里的這些“小麻雀”飛出大山,變成一只只“金鳳凰”。
參考文獻:
[1]安杰.麻雀學校未來在何方[J].視點,2019(05):6.
[2]劉建軍.思政課教師要做有深廣情懷的人[N].中國教育報,2019-4-4(05).
作者:李成元 單位:甘肅省永登縣民樂鄉八嶺小學
- 上一篇:中職學校學生安全管理思考
- 下一篇:縣級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實踐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