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原理
時間:2022-11-14 04:20:45
導語: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原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計算機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在社會生產與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企業生產活動發揮著關鍵性作用,這就要求人們應該逐步完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從而提高計算機的運行效率。基于此,從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為研究視角出發,針對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展開分析討論。
關鍵詞: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原理
在計算機技術日漸普及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重要作用逐漸凸顯出來,可以為用戶的實際操作提供有力保障,進而發揮出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與價值。所以,如何進一步完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已經成為管理人員集中關注的問題。因此,管理人員一定要實現對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原理與基本原則的科學把握,進而結合現實需要設計出符合用戶使用要求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
1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概述
計算機信息系統(Informationsystem)是由計算機硬件、網絡和通訊設備、計算機軟件、信息資源、信息用戶和規章制度組成的以處理信息流為目的的人機一體化系統。研發技術人員對管理過程中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分析儲存之后,得到系統所需要的計算機數據信息。計算機信息系統是輔助管理人員進行信息處理、數據分析與預測的工具。總而言之,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就是綜合統計學、會計學、經濟學等學科的知識,利用計算機技術對信息進行整合的產物。如今,信息化時代已經全面到來,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計算機的依賴程度逐漸提高,隨之也就對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設計開發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是進一步推動計算機應用水平的需要,也是讓計算機在生產生活中發揮最大價值的需要。
2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原理
2.1程序語言的選取
現階段,相關技術人員實現程序開發的過程中普遍應用的是C++語言,而善于變通的開發人員卻不會選擇C++語言。C++語言具備一定的優點,其完整性比較高,應用效率也比較高,但是與其他計算機語言相比較來看,C++語言的更新與升級比較慢,且這一語言程序在應用的過程中比較困難,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對于開發人員的基礎知識要求極高。結合現階段計算機信息管理以及數據分析的基本結構來看,通常前臺的運行都是利用某種計算機語言程序實現的,后臺就是數據庫。現階段,主要有PB、VB、Delphi3種語言程序可以實現與用戶數據庫的有效銜接,與其比較來看,C++語言程序是處于劣勢的。基于此,設計人員在設計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過程中,利用PB、VB、Delphi3種語言程序是比較科學的,因為這樣可以讓系統的運行速度更快,同時也可以使得系統的維護更加方便。
2.2設計原則
在對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設計時,人們通常都會將整個系統劃分為若干個功能明確、相互獨立化的結構。“內聚”與“耦合”是對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結構進行評價的最重要標準。其中“內聚”的方式包括巧合內聚、邏輯內聚、通信內聚、過程內聚和功能內聚等。“耦合”主要包括非法耦合、控制耦合、數據耦合等。從整體上來看,在設計信息管理系統的過程中,結構與模塊的劃分必須是要具備明確的標準的,所有設計環節都必須結合相關標準執行與實施相關操作。
2.3設計原理
對信息管理系統的模塊結構進行設計的主要目標就是,按照已經劃分出的子系統當中所包含模塊自身所具備的基本特點,對子系統模塊的結構實現準確的描述,從而為后續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一活動中,必須要保證各個模塊相互之間、子系統之間信息傳輸的時效性,同時模塊之間和子系統之間要實現相互配合。相關技術人員在執行設計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集中關注模塊之間的關系與聯系,分析出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方案,最終確保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3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法
3.1原型法
原型法是將用戶的實際需求作為核心,這幾者有效利用計算機系統去研究與開發出系統的基本模型,在這一基礎之上,設計工作者與用戶之間進行細致的交流,在全面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對計算機管理系統實施精細化設計。在應用的過程中,這一方法的設計效率比較高、開發與設計的周期短、數據信息的交互更加便捷。利用原型法設計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工作的基本流程是初次設計—體驗系統—維護系統—評價系統,而客戶只需要參與初次設計和體驗2個環節,在客戶完成了對系統的評價之后,設計者會從評價當中獲取具有價值的信息,最后利用研發工具設計出與之相對應的應用系統。
3.2周期法
周期法是結構化的系統分析與設計2個步驟組成的設計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對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生命周期進行分層,從而為系統的分析、調查、實施、設計、轉化、維護和評價等提供保障。設計者結合規定的任務與基本步驟,有效利用系統化的設計方法與設計工具,制作出指定的數據文檔,然后在完成結構化與模塊化處理之后,對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實施進一步的設計。在應用周期法設計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時,首先需要將整體化的系統看成1個整體板塊,然后遵照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基本標準對模塊進行拆解與組合。在利用這一方法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研發的基本思路必須是清晰明確的。設計者要將客戶的需求始終作為根本出發點與最終立足點,確保研發工作過程中可以隨時與客戶之間保持暢通的交流與溝通,與客戶達成共識,最終使得設計出的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實現最大化的社會效益。第二,設計活動的程式化。為了實現對整個設計活動的有效控制,管理者必須要結合周期法的實際要求對每一個工作環節做出明晰的標注,使得技術人員的設計工作有章可依、有序可循。完成了每一個設計環節之后,工作人員要對其進行認真的復查,切實保證每一個環節的工作都是有效的,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設計工作必須要規范。
在利用周期法設計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時,工作人員必須遵照周期法的基本要求,確保每一個節點的工作都嚴格按照文案資料以及數據信息開展,保證每一環節的設計活動都與前一個環節和后一個環節穩妥接洽,進而為后續的維護、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第四,設計活動結構化。利用周期法設計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實施的是自上而下的工作模式,是對整體結構進行分析設計,確保子系統以及系統整體工作的獨立性,互相不會產生交互性影響。與此同時,在設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結合設計對象的難易程度、復雜程度,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等現實情況進行分層工作。
3.3綜合法
所謂綜合法就是對原型法與周期法進行整合應用的設計方法。在利用綜合設計法設計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時,首先應按照原型法的基本原理設計出系統的基礎模型,之后與客戶進行反復的交流,搜集與分析客戶的相關信息,然后再按照周期法的相關要求對系統進行設計。通過分析發現,綜合設計法既具有周期法可控性較強的特點,也具備原型法周期短、見效快的優勢。而且商業信息可以在計算機管理系統當中根據實際情況被分類化處理,這讓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使用更加靈活方便,所以綜合法是一種高效的設計方法。
4結語
本文從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定義出發,分析了其設計的基本原理以及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之后提出了3種廣泛應用的設計方法。希望本文的闡述,可以使得相關研發工作者準確把握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原理,結合實際需要科學選擇語言程序,靈活利用多元化的設計方法,設計出全面滿足客戶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統,從而提高計算機的應用水平,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倩倩,王艷超.基于計算機的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原理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7,19(10):5-6.
[2]郭路.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原理探究[C]//《科技與企業》編輯部會議論文集,2016:306.
[3]劉寶龍.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設計原理探究[J].信息與電腦,2015(12):131-132.
作者:羅小婭 錢永智 單位: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國際旅游城市品牌建設研究
- 下一篇:手機新媒體環境下學風建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