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育人模式研究
時間:2022-04-18 10:46:29
導語:工商管理育人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環節解析
高校的第二課堂,即大學生在學校相關組織或教師的指導下,在第一課堂教學課時以外進行的、與第一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是高校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發展技能、增長見識、提高能力的平臺,是對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在形式上,以學術交流、主題實踐、文藝活動、學科競賽、創業園項目、實習實訓等為主。高校第二課堂受時空的限制較少,具有開放、靈活的特征,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環節作為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起到的是實踐育人的作用。通過讓學生參與具體的實踐,將第一課堂所學的知識轉化運用,從而檢驗知識學習效果,達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本文從意識培養、行為培養、能力培養三個方面對第二課堂的實踐育人環節進行分析。一是意識培養。計劃行為理論、自我效能理論等諸多理論已經證明,意識對行為的影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的本質是靈魂的喚醒,是讓學生自覺實現從“他育”到“自育”的過程。在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環節,意識培養與第一課堂一樣,放在首要位置。二是行為培養。行為一般為意識主導下的結果,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反饋促進意識的改變。行為培養是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環節的根本。第二課堂的本質還是希望學生將頭腦中的意識真正落實到行動中來,即我們所說的具體實踐。三是能力培養。能力培養是第二課堂育人環節的落腳點。通過意識和行為培養,增加學生參與實踐的次數和質量,幫助學生從中習得實踐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方法,最終實現綜合能力提升的目的。
(一)目標及主要措施。通過第二課堂的組織開展,實現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具體包括創新創業意識覺醒,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創新創業競賽成績的提高,創新創業實踐水平的增長。主要措施包括意識教育、專業訓練和實踐能力檢驗三個環節。其中意識教育是基礎,也是整個框架構建的基點。專業訓練是核心環節,必須嚴格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設計。實踐能力檢驗是保障,是論證第二課堂育人模式合理性的必要條件。(二)框架構建。在意識教育方面,首先傳統的正能量教育,即我們一般而言的思想引領的內容,要求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始終貫穿積極向上的教育,實現喚醒工程,使學生能夠從“他育”逐步走向“自育”,通過教育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給學生打上健康、向上的生命底色,讓學生明白使命和擔當,具有時代責任感。另一方面就是分層次開展創新創業意識的教育,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如在大一階段,以專業導論課為主,逐步引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在大二階段,以創新創業專題培訓為主,在大三階段,以創新創業實踐為主,在大四階段,以創新創業實戰為主。在專業訓練方面,主要目標是與第一課堂緊密銜接,將第一課堂所需要提升的知識點和能力延伸至第二課堂。一方面包括與各專業緊密對接的學科競賽活動,如沙盤模擬大賽(ERP)就是企業經營全過程的一個模擬,學生在其中能夠體會到經營決策的各個環節。市場調研分析大賽,即要求學生學會調查研究,掌握一線市場的真實情況。另外一方面就是與專業相關的活動,如管理沙龍、對話企業家等欄目。管理沙龍通過擬定管理類主題,開展形式多樣且學生喜聞樂見的沙龍。對話企業家以“面對面”訪談互動等形式,由企業家直面學生,交流真實的市場環境和從業經驗,讓學生能夠快速高效地掌握有效信息。在實踐能力檢驗方面,主要是通過第二課堂實踐環節鍛煉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敦促相關體制機制的健全與完善。學生鍛煉方面,可以通過實崗掛職鍛煉、暑期社會實踐、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等方式。實崗掛職鍛煉是真正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專業崗位當中,讓學生以“社會人”的身份進行工作;暑期社會實踐往往結合專業特色服務地方,比如旅游專業“美麗廣西”系列活動,每年均由相關專業大學生在博士、教授的帶領下前往區內各鄉村開展旅游路線開發設計、旅游規劃等活動。通過系列第二課堂的實踐效果檢驗,同時也能夠促進人才培養方案的完善,以及構建相配套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及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措施、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等。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三、工商管理類第二課堂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育人模式實施效果
(一)學生思想意識。將思想意識培養與專業教育緊密結合,通過第二課堂組織思想政治、學術交流等講座75場,“管理沙龍”8次/年,“對話企業家”8次/年等平臺,組織開展畢業生晚會、十大歌手、舞蹈大賽、運動會等校園文化活動,將“感恩”“傳承”“文化”“進取”等主題融入其中,營造積極活躍的文化育人氛圍,學生對學院歸屬感有了很大的提升,創新創業意識強烈。近三年來,工商管理學院通過第二課堂積極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在學生的學風、校園文化活動等方面均有體現,取得豐碩成果。31個班級為雙無班級,1個班級被評為區優秀班集體,10個班級被評為校級優秀班集體,147人獲得校級優秀學生干部稱號,320人榮獲校級三好學生榮譽,12人獲得國家獎學金,33人獲得政府獎學金,10人榮獲嘉和獎學金,41人獲得省級以上競賽榮譽。(二)學生專業能力。通過學科競賽的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明顯提高,企業經營沙盤模擬大賽、營銷策劃實戰大賽、市場調研大賽、旅游路線大賽、會展創意大賽5個學科類競賽活動成績顯著,獲2016年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國泰安杯”流通業創新實踐競賽暨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營銷模擬決策大賽大陸地區總決賽一等獎、“學創杯”2016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二等獎、“遠華杯”全國大學生會展創意大賽一等獎等82項榮譽。在首屆廣西大學生“互聯網+”大賽中獲得金獎,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立項中數量位居全校之首。在此基礎上,學生自主成立的ERP協會更是形成了良性互動,通過社團活動將專業實踐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讓更多學生受益。(三)實踐成果。第二課堂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已經納入議事日程,將作為人才培養體系建設重要方面予以考慮,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緊密結合的做法及建設效果也得到了認可,創新創業教育經費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互聯網+”大賽等競賽覆蓋面、受益面逐年提升。2017年大創項目申報數量達到250項,在全校的各類創新創業活動中數量、質量都是名列前茅。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美麗廣西”旅游服務系列,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區重點團隊,活動開展有特色,切實做到服務地方,得到了主流媒體的報道。在專家、博士、老師們的帶領和指導下,會展專業立足廣西,積極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受到好評。旅游專業為基層旅游路線開發建言獻策,得到當地政府的肯定。營銷專業連續六年與蒙牛公司、娃哈哈公司、可口可樂公司、創維集團、新東方等企業合作打造營銷大賽,充分獲得了企業的肯定。可見,通過第二課堂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育人模式實踐,工商管理類專業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的意識、行為、能力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提高,有利于他們畢業后的創業以及今后職業道路的選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勇,洪倩,趙雅甜.工商管理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4(2)
[2]宋達飛.基于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第二課堂”梯度建設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7(4)
作者:馬燕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
- 上一篇:煤礦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