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材料供應管理與工期控制分析

時間:2022-07-09 03:33:38

導語:工程項目材料供應管理與工期控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程項目材料供應管理與工期控制分析

摘要:工程項目材料供應管理工期控制貫穿于工程建設始終,是整個項目建設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施工材料在工程項目總成本中占有主要份額,工程項目工期拖期或按工程合同工期交竣工和提前合同工期交竣工,是項目信譽的綜合反映。本文結合工程項目建設實際,淺析了加強工程項目施工材料供應管理。要明確加強施工材料供應管理的重要意義;制定科學的施工材料供應計劃;在保證材料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材料采購成本;要應用現代化管理方法、手段對工程材料實施科學化管理。通過應用網絡計劃技術控制工程工期,提出要重視工程項目人才的培養,掌握網絡計劃技術的理論知識、基本原理,在應用網絡計劃技術控制工期過程中,要注意網絡圖的破網與補網。

關鍵詞:工程項目;材料供應管理;工期控制;材料供應計劃;網絡計劃技術

當前,本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鋼集團)是遼寧省最大的省屬企業,正在積極參與提出的“一帶一路”共建、共享、共利,積極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緊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有利契機,發力進行基建、技改工程項目建設,加快重點工程建設速度,著力提高雙高產品比例,保護環境,提升產品在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的競爭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從而擴大市場占有率。本溪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本鋼集團,是本鋼集團的生產經營骨干集團企業,是以鋼鐵冶煉及鋼材軋制加工為主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職工23000余人,主要設備包括高爐5座、轉爐7座、焦爐8座、軋鋼生產線7條、鑄管離心機14臺……。年銷售收入約200億元。近幾年來,本溪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本鋼集團“十三五”整體發展規劃布署和環保管理及推動產品持續改進,大力推進新產品研發與調整產品結構,補短板的要求,緊緊圍繞冷軋高強鋼配套工程、新建2號高爐工程、三萬五制氧機組工程……等本鋼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全面加強工程項目管理。特別是施工材料管理與工程工期控制,在整個項目管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筆者撰寫本文,擬對建設工程項目施工材料供應管理與工期管理進行淺析,抒之已見。

1加強工程項目材料供應與使用管理,提高建筑產品質量,降本增效

1.1明確全面加強工程項目材料供應管理的重要意義。全面加強工程項目材料管理意義重大。不能按照“項目施工網絡計劃”要求及時供應施工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工程項目施工就無法再進行。工程項目建設,協作關系廣泛,用料數量大,品種規格繁雜,供應來源渠道多變,任何一種材料不能按計劃保證供應,都可能導致施工生產中斷[1]。“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沒有施工材料,工程只能停工待料,直接影響施工計劃的完成。1.2科學制定工程項目材料供應計劃。依據施工組織設計、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網絡計劃、科學合理的制定“工程項目材料供應計劃”。編制工程項目材料供應計劃的目的是使項目材料供應部門,事先早作準備。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抓住有利的采購時機并不容易,只有事先制定完善、可行的采購計劃,在適當時機采購供應施工材料,不至于臨時抱佛腳[2]。1.3在保證工程材料質量的前提下追求降本。當今時代是買方市場,在保證施工材料質量基礎上,確保施工材料供應,原則應當是堅持“三比一算”和“三公開”。“三比一算”,即比質量、比價格、比運距、算成本。“三公開”,即采購地點公開、價格公開、質量公開。“貨比三家,講價——壓價——還價”。要建立長期的材料采購信息網絡。對于大批量需求的施工材料,要由廠家直接進料,減少中間加價環節,降低材料成本費用。也可以采用招標、議標的方式,降低材料采購成本。1.4工程材料要實施科學化管理控制。工程材料實施科學化管理極為重要。本溪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建2號高爐等重點工程中,應用“價值工程”管理方法,在功能提高,成本降低或在功能不變,成本降低的條件下,實施“材料替代”,既提高保證了工程質量,又降低了工程成本。應用“線性規劃”方法,在大批量材料運輸過程中,在材料價格、質量、運距不同的情況下,建立“數學模型”求解,求得工程材料成本最低。要依據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從施工材料采、供、管、用,以及余料回收等環節加強管理[3]。要采取限額領料辦法,按照材料預算定額,節約使用材料有獎,超耗材料處罰。在施工現場,修舊利廢,節約施工材料管理,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進行材料擺放和保護,嚴禁亂放、混放。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從材料的采購——運輸——驗收——保管——發放——回收,一整套施工材料管理規章制度,來規范管理行為,并把著力點放在落實制度上,嚴加科學管理,杜絕施工材料丟失、浪費現象的發生。1.5不斷強化周轉料具管理。筆者在組織重點工程建設過程中,深刻認識到:為保證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要加強對工程項目施工周轉料具管理,要杜絕“野蠻施工”,對鋼模板、鋼腳手桿、鋼跳板、管扣件等周轉料具供應和管理要精心組織,精心愛護,加速使用周轉,提高利用率。

2網絡技術對工程項目工期的有效控制

選擇應用網絡計劃技術方法,來控制建設工程項目工期,效果顯著。網絡計劃技術是指利用網絡的形式來進行計劃和控制的一種現代化管理方法。網絡技術應用最早是在美國,在建筑業應用極為廣泛[4]。據筆者所知,美國400家最大的建筑企業,在工程建設中應用網絡計劃技術的占80%以上。本鋼集團也要求本鋼的高、大、難、急重點工程,全部應用網絡技術對工程工期進行控制。2.1應用網絡技術,要重視對建設項目人才的培養。網絡計劃技術的應用推廣,關鍵在人,人是生產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由于人才成為企業競爭的源泉,成為企業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5]。要應用網絡技術控制工程建設工期,其成敗關鍵決定性因素也在人。因此,要加強對工程項目的工程技術及管理人員的網絡技術基本知識,應用理論的培訓,使工程項目的全體技術管理人員都掌握了網絡技術的基本原理,只有全面、系統地掌握網絡計劃的理論知識,才能在工程項目工期控制過程中應用。2.2編制工程網絡計劃技術控制工期,要考慮到動態控制。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是客觀規律。工程項目建設進度也與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一樣,也是隨著施工活動的進行,各方面的因素變化情況,進行動態控制,從而使項目網絡計劃技術更加科學地貼近工程項目建設實際控制工期,要立足于網絡計劃技術的制定、實施、檢查、調整,這是動態管理過程。2.3網絡計劃技術控制工期的基本原理。在工程項目工期管理控制過程中,選擇應用網絡計劃技術將工程項目的各個工序用箭桿或節點表示,要根據前道工序和后道工序的銜接關系繪制成工程項目工期網絡圖。通過考慮各工序的開工時間,計算各節點完工時間,找出工程項目工期網絡圖中的關鍵工序和關鍵路線,計算控制完成施工任務的工期。編制工程項目工期控制網絡圖,其目的就是為了有針對性、有計劃,更加科學合理地使用參加該項工程建設的人力資源、施工機械設備、施工材料和周轉料具等,以保證工程項目質量高,成本低,按合同工期要求交竣工或提前工期交竣工。實質上工程項目網絡計劃就是充分合理、科學地利用有限的資源,消耗最低的工程成本,對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做最有效的利用。要科學盡可能少的投入,追求最佳的產出效果[6]。2.4工程項目網絡圖的破網與補網。前面已論述,由于建設工程項目,極其復雜,變動因素多,動態性強,彈性大。就本鋼集團的重點工程而言,設計變更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經常發生的。在網絡圖實施過程中,常常被打亂而出現偏差,這就出現工程網絡圖的破網。對于破網,一定要及時檢查,分析研究破網的真實原因。有必要時,施工單位要會同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共同進行會診。在依據檢查、診斷、分析破網原因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強有力的技術、管理、施工設備選調、加強施工材料與周轉料具管理,各工種的配套與協作等措施,進行補網,以保證關鍵路線上的工期順利完成。

3結語

本鋼集團的重點工程投資大的幾十億元,小的也幾千萬元,工程規模大,施工工藝極為復雜,有的工程施工是在生產與施工交叉中進行,施工難度大,既有土建工程、鋼結構工程,又有電氣工程,還有設備安裝工程。發力加強建筑材料供應、驗收、保管、發放、使用、回收等環節管理工作,這對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保證工程工期都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材料的供應,管理人員要愛崗敬業,嚴格要求,決不能損公肥私、違法亂紀。特別要把好施工材料的驗收關,施工材料的質量、數量、型號、規格等做好盤點,驗收記錄,辦理驗收手續。參加工程項目建設的建筑工人,要勵行節約用料,修舊利廢,通過努力提高自身的作業質量,節約使用施工材料。選擇應用網絡計劃技術控制建設項目工期,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現代化方法。要注意采用時標網絡計劃時可以用“實際進度前鋒線“記錄工程建設實際進度[7]。縮短某些工序的作業時間,不是改變工序之間的邏輯關系,而是在科學施工的基礎上,由于加強了工序的技術、管理、控制,從而使施工進度要快,從而保證了合同工期。在應用網絡計劃控制建設項目工期的過程中,要注意網絡計劃優化中的工期優化方法,要研究前道工序與后道工序持續壓縮時間的可能性,及其極限工作持續時間。

參與文獻:

[1]孫重.建筑企業經營管理[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9.

[2]張學賢.項目經理一本通[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3]程顯萍.試論工程項目財務成本管理[J].建筑與預算,2016(3):9.

[4]陳祖仁.施工企業現代化管理方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5]李桂艷.現代管理專題[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6]楊秀巖.應用現代化管理方法促進施工項目管理[J].建筑與預算,2011(3):12.

[7]武育秦,趙彬.建筑工程經濟與管理[M].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劉靚 單位:本溪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