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問題探討

時間:2022-06-28 10:14:17

導語:高校后勤管理問題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后勤管理問題探討

摘要:高校作為學術的象牙塔,作為一個高層次、高學歷的上層建筑,為莘莘學子勤奮求學,渴望成才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環境,對于高等學府的憧憬是每一個學子的目標。近年來,高校為滿足每個學子全面發展的意愿,為學子們提供了大量豐富多彩的后勤服務,不斷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隨著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高校后勤不斷改善,管理不斷地適應新形勢下高校改革發展需要以及高校自身發展需要。我們了解到后勤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師生,為學生和教職工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務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門必要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在高校圖書館的改擴建工作,教職工公寓的新建工程,學生宿舍環境與設施的改善、添進、翻新,學生食堂、教職工食堂的就餐環境與服務改善等方面便顯出明顯的變化,進一步適應新一代高校師生的需求。因此,探索和改進高校后勤管理就相應成為了高校后勤管理體系的新課題。

關鍵詞:高校后勤管理;后勤社會化改革;標準化管理;問題;調查

隨著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的加快,師生員工對后勤管理和服務品質的要求逐步提高。現代高校的迅猛發展,導致高校后勤服務也在發生變化,最初簡單、落后的管理方法已不能滿足現代師生的生活需求,不能跟進高校迅猛發展的腳步。在現代不斷地社會化改革浪潮中,后勤服務管理不斷地深化服務理念,轉變后勤服務方式,提高后勤服務標準,不斷地適應新形勢下改革發展需要以及高校自身發展需要[1]。隨著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不斷地深入,高校后勤部門不斷地摸索適應師生日益增長的需求方法,推行后勤服務細節化,提高后勤內部服務工作效率,增強后勤部門服務意識,不斷地提升后勤服務與管理水平,高校后勤管理已從服務經驗管理、科學管理到后勤服務信息管理轉化。因此,為更為有效地促進吉林大學后勤管理的健康發展,學校后勤需不斷地提高服務質量及品質,建立健全后勤服務標準化質量控制管理體系,不斷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現將吉林大學后勤部門的管理工作中的問題總結如下。

1問題調查

吉林大學后勤服務覆蓋了校園內的飲食、住宿、醫療、小商品經營、日常服務、交通運輸、設備搶修維護和物業管理等方面。主要負責全校師生員工的餐飲服務,衛生保潔工作,水電暖的供給及水電暖房產等維修,學生宿舍宿管管理;教學樓、實驗室以及辦公樓的門衛值班管理;學校社團、學術交流、晚會等的舉辦、接待、餐飲、住宿等服務工作;以及確保學校各種教學生產設施的正常使用,為在校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1.1后勤社會化改革滯后

(1)后勤從業者沒有足夠的危患意識、觀念陳舊落后。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后勤員工工作固步自封,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陋習不改,傳統觀念與看法已成為思維定勢,與時俱進十分困難,計劃經濟體制的用人模式已經扎根[2]。(2)現代企業管理人才匱乏、制度缺失。后勤企業現有的管理干部缺乏企業管理經驗,缺乏民主的決策機制,即使制定了規章制度,往往也不能嚴格地貫徹執行;學院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傳統的用人觀念等管理模式不斷影響現代企業的經營制度的有效執行。(3)市場化、社會化程度不高。現有后勤行動目標還聽令于學校,服務對象僅僅是校內師生,所以,主體依附性與服務局限性還很大,服務成本不確定,服務觀念尚處于計劃經濟的習慣性中,使得高校后勤有的不敢走出去,有的也不愿引進來,沒有形成企業化思維模式參與市場競爭,最終導致后勤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程度低。(4)沒有真正建立符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質量管理體系。

1.2傳統的管理方法與當前后勤改革發展不相適應

在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競爭機制越來越引起管理部門的關注,只有改變不適應當前環境的管理模式,建立標準化、制度化、科學化的管理體系才能在競爭中取得成功;后勤管理一直沿襲傳統,沒有一個可供參考的管理標準,很容易造成效率低下和資源浪費;管理不規范制約改革進程。學院在自主管理經營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后勤管理的問題,如,后勤服務體制不健全、后勤服務管理機制和監管體系不完善,這一系列問題均制約著后勤服務的發展。后勤的發展戰略目標沒有長遠規劃,也無法對資源浪費嚴重、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職責權限不明確或重復設置、管理層人員過多、人浮于事等問題進行有效的改進[3]。

1.3標準少,覆蓋面小

(1)標準較不明確、不具體。目前,經過調查發現,現代后勤管理的標準化工作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狀態,標準后勤管理服務規范化程度也不夠高,主要表現為:在管理標準化系統方面不完善,同時系統化服務覆蓋面較窄,同時管理服務標準不完備,標準化的調節機制不健全。人員配備方面,專業業務人員較短缺,專業技術較差,技術標準不夠充分完備。管理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比較大,管理標準仍存在一定滯后性。(2)制度、規章往往比較籠統,不易操作。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規范化的后勤管理各種法規,包括組織機構管理制度、部門職責和崗位職責管理制度、行政管理部門制度與工作流程、業務管理制度與工作流程管理、后勤常用規章制度等管理體系不齊全,相互鏈接制度不夠完善,管理內容欠缺。

2建議

高校后勤是指為高等學校為師生員工提供生活保障服務的組織機構,因此,做好后勤服務管理工作對學院的整體工作帶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后勤服務工作是高等學府教學、科研工作以及師生日常生活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也是一項基礎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加強學院后勤管理標準化體系建設是不斷深化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必然結果,是提升后勤服務管理水平,同時也可以使學院后勤服務和管理工作更為專業、規范及科學化。高校后勤作為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首要職能是“三育人”,即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和環境育人,其最主要工作就是保障高校教學和科研、師生員工日常工作生活學習。高校后勤服務工作與教育教學一樣,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個非常首要的組成部分,其工作的好壞關系到教學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和諧校園建設的成效。主要管理建議:一是建立公司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二是完善控股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隊伍選拔機制;三是落實公司人力資源管理辦法。做到穩基業、強物業、控成本,而實現目標的重要舉措就是班組建設,通過班組建設,加強員工培訓、管理和溝通,補齊高校后勤發展中的短板。對管理部門一是要強化責任意識;二是要敬畏紀律和制度;三是要結合具體工作,建立健全規章制度[4]。

3結語

高校后勤管理問題集中反映了標準化體系構建過程中的一些阻礙因素。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根本的解決,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服務質量就無從談起,因為這些是制約后勤管理標準化建設的最直接的問題。傳統的服務模式一般認為學生能夠有飯吃、有宿舍住、有教室上課就行,而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高校持續的擴招,使后勤的服務質量必須優質和高效。后勤在構建標準化管理的改革中只有不斷地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運行機制,進行社會化改革,加大基礎設施的改善和建設才能使后勤的服務質量真正讓師生滿意,后勤才能真正發展,社會化的目標也才能真正實現。

作者:蘇惠川 陳晨 單位:吉林大學后勤服務集團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后勤服務部

參考文獻:

[1]王永紅.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2):157-158.

[2]趙粉香.高校后勤管理的若干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2(4):137-138.

[3]楊興濤,亓芳.新形勢下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高校管理,2012(6):265.

[4]何紅艷.對高校后勤財務管理的幾點認識[J].山西科技,2011(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