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圖書館后勤管理思考
時間:2022-01-23 02:42:50
導語:現代圖書館后勤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國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圖書館改革創新勢在必行,而圖書館改革創新需要各部門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文章主要闡述了公共圖書館現代化后勤管理工作的創新價值,并提出了改革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創新管理;現代化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國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提高,作為具有公益教育意義的文化信息普及場所的公共圖書館也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擴大規模。調查表明,從1998年至2015年間,公共圖書館接待讀者數量增幅達到12%,各類講座、培訓活動場次增幅達到20%,成效顯著[1]。然而,在現代社會信息化背景下,傳統圖書館讀者服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有知識信息普及意義的圖書館應不斷進行反思,提高其服務水平。同時,圖書館的創新改革并不是依靠某一個部門或部分人員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各個職能部門的相互協作。圖書館后勤管理工作作為保障圖書館正常運行,并確保讀者服務效率的大后方,其工作機制的改革將會極大地提高圖書館內部運行效率,并輔助其他職能部門進行服務創新[2]。因此,重視圖書館后勤管理工作的改革對于提高服務創新效率、不斷完善圖書館職責具有重要意義。通常意義上的圖書館管理體現在圖書、設備、服務等方面的綜合管理,后勤管理歸屬于圖書館管理體系但又有其工作特殊性,在處理諸如疏通人員、設備水電、保障圖書館正常運行方面發揮著不同于其他職能部門的作用。后勤管理通常不與讀者或文獻進行直接接觸,但可以保障圖書館在服務工作的創新、大型活動的開展方面有堅實的后備力量[3]。圖書館服務的本質在于知識的普及,為信息匱乏者提供一個能夠免費獲取信息的空間。然而,由于公共圖書館服務主要面向廣泛而多樣的社會群體,因此其內部設施、圖書類型、服務等與高等院校、普通初高中的校園圖書館不同。公共圖書館不僅要提供良好的閱讀空間,還要兼顧公益性。為提升公眾的求知欲,公共圖書館需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而這種功能的發揮就需要后勤管理滿足人員分配、設備管理、安全保障等多項職能要求。同時,隨著信息化程度不斷增強,青年群體基于網絡搜索的優勢,在數字化服務方面對圖書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數字化服務無法脫離設備的管理、軟件的開發運行等支持性工作,但圖書館傳統的后勤制度未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或進展不大,其支持性作用的降低無法保證其他服務創新能夠切實提高讀者的滿意度,更談不上發揮圖書館的現代化職能。因此,公共圖書館應從后勤管理工作的定位、體系、機制等各方面進行創新改革,以期在圖書館服務職能創新中發揮其支持保障作用。
1傳統后勤管理機制制約現代圖書館創新服務建設
圖書館作為普及推廣知識,提升公眾文化素養的公益性機構,其本質特點在于其引導性與維護職能。同時,絕大多數圖書館不僅大力擴展了其開放度,同時也應地方文化需求開展了許多文化活動,由此造成大量管理方面的問題。當參與活動的人數增加,或者圖書館內人員流動增多時,安全、環境以及服務效率等各項問題都會給圖書館帶來巨大的考驗[4],而這與傳統后勤管理工作的局限性緊密相關。1.1后勤管理工作觀念陳舊。圖書館后勤管理工作在觀念上仍然承襲傳統的行政工作理念,形式過于僵化,許多工作的開展需要圖書館進行層層審批。過于緩慢煩瑣的工作理念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常常造成圖書館創新工作出現停滯,如多數圖書館的設備更新緩慢,大型活動開展不多、收效甚微,甚至在一些活動中表現不佳。同時,圖書館受傳統觀念影響忽略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進行創新改革工作時不重視加強后勤人員管理和資金分配,只單純分派任務,最終卻受短板效應制約,無法開展創新服務。1.2后勤管理工作經費緊張。公共圖書館屬于非營利性公益單位,經費來源主要依靠政府撥款,但能夠分配給后勤管理的經費卻很少,而后勤工作要支撐整個圖書館的運作,所需資金量較大,圖書館因受傳統觀念影響不重視后勤管理工作,進一步造成其經費嚴重不足。如:某圖書館的后勤管理經費僅占購書經費的20%,而基礎水電支出已消耗掉大部分費用,造成設備維護、更新、其他活動維護支出成為管理難點,因此,經費緊張已成為抑制后勤工作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5]。
2后勤管理工作創新建議
2.1革新觀念,打造優質環境。圖書館創新后勤管理工作的具體做法包括:一是要提高對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深刻理解后勤工作的本質及其所能發揮的作用,切實解決經費、人員等各項問題。二是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按照社會需求和科技發展特點招募相關學歷水平及工作能力的管理人員,并積極改變后勤工作者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工作態度。三是深入調查研究公眾的文化需求,響應政府的號召,以更有效地指引公眾進入求知殿堂為己任,系統性地培養后勤管理工作者的創新思維,為公眾打造更加優質的學習閱讀環境。2.2創新體系,提供高效服務?;诠矆D書館服務對象的多樣性特點,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也應具備相應特點,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F代社會的特征之一是技術的便捷性,其間接促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生活節奏加快,這也從側面要求圖書館管理必須貼近現代社會的特點。因閱讀求知是一種生活需求,同時也是圖書館管理者引導社會公眾將終生學習理念貫穿到生活中的目標,因此,圖書館的分區設施就應盡量為讀者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例如,圖書館可以設立生活區,向讀者提供必要的人性化服務,如餐飲、網絡、充電等服務,但這種創新同時也會給后勤管理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后勤管理工作者必須創新工作機制,建立管理體系,高效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服務問題。具體來講,首先,圖書館在人員管理上要建立工作人員管理體系,包括館內志愿者與臨時工,確定人員數量,保證在創新型活動或發生突發情況時有足夠的備用人員。在建設新型生活分區后,圖書館應認真排查安全隱患,后勤工作者必須提高警惕,盡量杜絕設備、水電等常見問題的發生,時刻做好檢查與防范工作。其次,在圖書館發生讀者不良行為,影響他人閱讀體驗或肆意破壞館內設施等惡性舉動后,后勤管理人員應肩負起警戒作用,迅速帶離違規者。后勤管理人員承擔著部分管理工作,應發揮良好的溝通作用,盡量勸導教化違規讀者。但在遇到極其惡劣的事件時,后勤管理人員也應迅速做出反應,聯系相關處理部門,盡快處理突發事件,維護館內閱讀環境。最后,管理工作需要吸收借鑒其他管理者的經驗,后勤管理的老員工應當將工作經歷及教訓系統地傳授給新員工,在不斷的思考與實踐中創新并完善工作機制。圖書館可以召開周期性的研討會議,對當前工作進行總結并反思不足,在吸取經驗教訓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后勤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目前,已有部分圖書館采取獨立后勤管理的方式進行服務創新,如與優秀物業公司合作,針對館內多項設施、分區環境進行創新管理,管理效率明顯提升。因外包物業公司會對經費提出較高要求,圖書館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經費分配,同時可以利用館內資源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開發餐飲或帶有文化特色的服務項目等,既能緩解經費緊張問題,還能將閱讀求知帶入實際生活,改變圖書館一直以來的刻板形象,使終生學習的理念深入民心。2.3用人改革完善工作機制。盡管圖書館為滿足社會需求引進物業公司進行系統管理,但并不意味著館內后勤管理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公共圖書館必須高度重視后勤管理者的素質培養,加強后勤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切實提高工作實效。同時,圖書館應完善用人機制,通過激勵性競爭提高員工的危機感,使他們增強工作責任心,自覺提升職業素養。
3結語
社會發展要求人們重視創新能力與思維建設,在圖書館管理方面創新思維尤為重要。圖書館不僅要在一般性的圖書管理、活動創新上下功夫,也應深思內部的工作機制是否已不再適應新社會的發展特點。圖書館只有從根本上進行革新,才能切實可行地解決僵化思想造成的需求矛盾。
參考文獻:
[1]曹偉.國家圖書館后勤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產業觀察,2016(8):184-186.
[2]劉換鎖.淺談現代圖書館后勤保障工作[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12):127-128.
[3]蘇永.圖書館后勤管理工作探討[J].大慶社會科學,2016(1):110-111.
[4]申承志.對做好現代圖書館后勤保障工作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7(6):14.
[5]呂松.新時期公共圖書館后勤保障工作探析[J].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4):52-53.
作者:張利永 單位:南京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