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
時間:2022-09-06 11:24:05
導語:高職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后勤管理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同學們提供一個舒適輕松地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技術職能給予保障。伴隨著中國教學課程的不斷改革發展,我們的教學方式也得到了優化,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將顯著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院校;后勤管理;主流
伴隨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多數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并未做到與社會接軌,信息化的后勤管理模式還沒有得到廣泛的采納,無法與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相匹配。隨著社會對職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量逐漸增大,高職院校每年不斷地加大招生名額,這就對學校的后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根據高職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對高職院校后勤信息化管理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意見。
1信息化管理對高職院校的意義
1.1高職院校要加強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F在很多的高職院校對于后勤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沒有充分的了解和采納,導致很多后勤服務工作的工作人員受到客觀條件的束縛仍在依靠傳統的工作模式,忽略了運用數據收集和統計的管理方式,造成了管理效率低且質量不高的問題。針對后勤服務行業要多采用數據化管理,通過報表、郵件等方式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匯報,將數據時代好的管理方法運用到后勤的實際管理中。1.2后勤管理信息化計數的應用。通過信息化平臺,將后勤內部的各項分工、制度、通知等信息化后,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通過網絡登錄信息化平臺了解相關的通知和學習校內文化,清晰自己的本職工作任務和工作內容,這樣將人性化的管理形式運用到后勤工作中,讓更多員工對工作產生積極性。此外,后勤內部要廣泛通過信息平臺的最新政策、法規以及重大活動、重要事件等消息,可以讓全體后勤職工乃至全校師生及時了解信息,讓師生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后勤頒布的新政策及通知,做到資源共享,以減少傳統的用人工傳遞而帶來的延誤和誤解。學??梢栽O置學生意見平臺,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生活需求向學校后勤人員提出請求,拉近學生和學校的距離。
2提高高職院校對信息化管理的重視
2.1我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現狀。如今很多高校的學校管理層甚至到基層的一線教職員工都對于后勤信息化管理有了系統的認知。特別是認識到了后期信息化建設可以更好的提升后期勞動的整體效率,對于增進學校后勤的服務水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的后勤信息化也從基本辦公室Office軟件的應用發展到專業業務軟件應用的提升階段。而且很多高校也逐漸開始使用“一卡通”功能服務,從而向“數字化后勤”時代快速的邁進。2.2我國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一是部分高校的思想觀念還相對落后,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對于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開展力度不足。而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是要通過整合校內外各種信息資源,提高管理水平。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高校后勤信息化,并隨著信息技術的提升。二是投入的資金及相關人才建設嚴重不足,也直接導致了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相對緩慢。2.3加大學校對信息化管理設備的投入力度。隨著高職院校學生數量的增加,加上同學和學校對后勤服務質量和效率的要求變高,都要求高職院校需要針對后勤管理的方式做出改革,而采用信息化管理是目前提高后勤管理質量的最好方式。高職院校要加大對信息化設備的投資力度,要安排專門人員每年做好資金預算安排,既要保證資金使用安排科學合理,同時要減少因為錯誤的安排而造成的浪費。??顚S?,對后勤信息化方面的投資要有針對性,禁止出現資金挪用他處的情況,根據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對資金分期計劃,既要考慮信息化設備建設的進度要求,也要顧及對學校的資金能力。2.4合理高效利用信息化設備。學校要加強控制資金浪費的情況,對信息化設備的采購要采用公開公正的招標方式,保證了采購物品的質量同時節約了因不當競爭產生的損失,最大程度的減少了資金的浪費。合理的運用租賃設備的方式,減少采購帶來的資金壓力,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設備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合理的利用設備的租賃使用不但減少了學校的投資壓力也讓學校可以依據需求進行設備的更新。
3開展信息化管理的優點
3.1利用信息化管理提高同學學習熱情。將學校的教育與社會發展接軌,讓同學們發現和了解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方便,更好的運用身邊的先進的科技設備對知識進行理解,使同學們對學習專業技能產生親切感,降低對知識難度的認識;更方便學校了解教師和同學的需求,針對師生的要求做出及時改變和改革。3.2大膽的采用創新理念。對于后勤方面的工作,學校應該最大限度的滿足同學和老師的基本物質需求,實行分配制度,對每一位教學工作人員,尤其是核心員工的不同需求,要做到認真分析和考慮,通過感情的培養和發展。同時對于其他院校的好的管理經驗要及時接納,敢于吸納人才。定時對后勤管理機制進行改革創新,依據不同時期師生對學校物質的需求做出改變,做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盡量滿足同學和老師的需求。3.3改變人事結構。當前,有很多職業院校后勤管理人員都是靠走后門、熟人介紹等方式,參與到后勤工作中,這種人事結構導致工作人員信息化技術掌握水平較差、素質較低、管理能力欠缺等,因此改變后勤人事制度是重點。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可以采取公開招聘方式,將綜合素質高、管理能力強、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高的人才,引進到后勤部門,通過公平合理的競爭,挑選出具有一定能力的后勤人才,以此改變人事結構。
4結語
隨著當今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信息平臺的技術在學校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如何將信息化管理應用到高職院校的后勤工作中將是未來教育人士關注的問題。在建立高職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平臺時,要建立核心的功能和理念,完善后勤服務系統的設備,建設完整的學校后勤管理信息平臺,增進學校和師生之間的交流,充分調查了解同學和老師的需求,提高后勤管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莉麗.高職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27):61,63.
[2]侯樹清.淺談對高職后勤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中外企業文化(下旬刊),2014,(11):37-37.
[3]吳志鵬,李明.高職院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31-33.
作者:張巖 單位:遼寧現代服務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配網設備精益化管理分析
- 下一篇:探索學生骨干隊伍建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