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合同管理對造價控制的影響

時間:2022-01-20 08:41:11

導語:施工合同管理對造價控制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施工合同管理對造價控制的影響

摘要:簡述了政府投資項目施工合同管理的兩個主要階段,分析了合同管理中工程造價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制定統一的合同文本、采用單價合同、加強合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有效控制政府投資項目的工程造價。

關鍵詞:政府投資項目,合同管理,工程造價

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設的主要合同,施工合同管理是工程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降低工程造價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對于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控制工程造價、節約財政投資是項目管理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一重要目標,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單位在施工階段的管理工作,應以施工合同管理為核心,貫穿于工程實施的全過程。

1政府投資項目施工合同管理兩個主要階段

1)施工合同訂立的管理。簽訂公平合理、嚴謹清晰的施工合同,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基礎。絕大多數政府投資項目都是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承包單位,簽訂施工合同。即實際上在制定招標文件時就已擬定最終的合同,一旦定標后就必須以招標文件中的合同和中標人訂立書面合同。因此,在制定招標文件時,應根據政府投資項目投資控制的目標要求,結合項目的具體情況分析,重點關注和完善合同類別的選擇、合同價款的確定、合同價款調整的原則和方式、期中支付和竣工結算支付等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降低工程造價,預防經濟糾紛。2)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的管理。施工合同一旦訂立生效就產生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嚴格執行條款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加強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的管理,避免違約產生索賠和經濟糾紛導致突破投資目標。該階段合同管理工作的主要難度在于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且一般項目實施時間都較長,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甚至幾年,實施的時間越長變化就會越大,管理的難度也就越大,如果管理不好,工程造價就難以控制甚至失去控制。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量大面廣、相互交織、錯綜復雜,主要包括工程計量、工程變更、現場簽證、物價變化、暫估價、工期補償、不可抗力、索賠、工程款支付等。

2政府投資項目施工合同管理中工程造價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沒有制定統一規范的施工合同核心專用條款,缺少對施工合同必要的評估和審查步驟。很多地方政府沒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相關規定,對施工合同核心專用條款進行統一規范,導致各個政府項目業主單位簽訂的施工合同核心專用條款千奇百怪,出現面上的不公平等情況。缺少對施工合同必要的評估和審查步驟,招標文件審查中也往往忽略對施工合同的審查,導致施工合同關于工程造價控制的核心條款不夠嚴密甚至缺失,比如對變更計價原則約束不清或相互矛盾、沒有約定暫估價計價原則等,出現與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相關文件沖突,甚至有的違反法律法規等情況。2)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單位偏向于選擇“包干”施工合同,合同中約定一些對施工單位不利的不平等條約。一些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單位為便于施工管理、控制工程造價,偏向于選擇“包干”施工合同,在合同中約定一些如無限風險等不平等條款,比如工程量偏差或工程量清單漏項等不予增加預算、基礎超深不予變更增加預算、百分之幾以內的變更不予增加預算等條款??此瓢扬L險完全轉移給了施工單位,但實際上過分苛刻的合同恰恰不是“嚴肅”的合同,當施工單位沒有利潤甚至虧本時,他們會想方設法尋求變更索賠、或偷工減料影響工程質量,這不但沒有節約政府投資,還為業主的管理工作帶來更多的麻煩,并且這也違背了訂立合同公平公正、合理分擔風險的原則。3)缺乏對施工合同管理的有效監督和控制,存在合同實施過程中監管不嚴的情況。一些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的施工合同管理缺乏監察局、發改委、財政局等相關部門的外部監督,對于沒有按照施工合同約定進行項目管理的違規違法行為缺乏相關的處罰制度,這就給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單位權力過大、滋生腐敗的空間,由于客觀或主觀上的原因,經常出現拋開合同任意變更、放大變更增加預算、工程計量不準確、超支進度款等現象,甚至出現最終簽訂的合同與招標文件不一致等違法情況。

3加強政府投資項目施工合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相關建議

1)制定統一規范的合同文本。大多數地方政府都有制訂當地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相關文件,比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變更管理實施細則等,由于有效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地方政府性文件,因而應在國家相關合同范本的基礎上,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應在合同的專用條款中加入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地方政府性文件相關約定。按照建委、交委、水務等行業主管部門分類,一個部門制定一個公平公正、條理清晰、權責明確、統一規范的合同文本,按照相關程序評估和審查后統一實施,從而為控制工程造價打下重要的基礎。2)政府投資項目應采用單價合同,謹慎選擇總價合同,嚴格按照13清單計價規范中計價風險分擔原則明確各方應承擔的風險范圍。施工合同管理不會是一勞永逸的事情,不是選擇“包干”施工合同就真的能“包干”,過分苛刻的施工合同是沒有執行力的,反而會引起經濟糾紛。政府投資項目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應采用單價合同,合理分擔各方相關風險,政府項目管理單位應重點研究和防范自身承擔的風險,比如工程量計算準確、項目特征描述完備和規范、對施工單位可能的不平衡報價的限制、暫估價的管理等,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3)加強對施工合同管理的監督。施工合同簽訂后,對合同執行過程的監管相當重要,這是保證合同依法履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主要措施,特別是要加強對合同執行力和工程變更的監督。各個行業主管部門、監察局、發改委、財政局、審計局等部門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對施工合同履行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和評價,形成動態的監督,對施工合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和處理措施,并要加大對相關責任人的問責處罰力度。

4結語

施工合同管理是很多地方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也是很多政府投資項目工程造價控制不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更應加強政府投資項目施工合同管理,我們應通過事前風險防范、事中監督控制等措施,同時加強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從而提高施工合同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政府投資項目工程造價。

作者:熊 銀 單位: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投資項目評審中心

參考文獻:

[1]GB50500—201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S].

[2]吳芳.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施工合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J].中國房地產業,2013(4):47.

[3]任麗琴.政府投資項目施工合同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0,36(3):246-247.

[4]韓振華.淺談政府投資項目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5,34(5):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