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改革思考
時間:2022-03-15 02:39:00
導語: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改革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現有校企合作模式的不足
(一)2+1模式顯露出一定的不足,校企合作模式較為粗淺
首先,實施了多年的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中,大多數校企合作的形式仍然停留在企業提供部分就業崗位、實訓資源及學校承擔企業培訓任務等淺層次上。很多酒店企業甚至認為培養人才是學校的主業而非企業的主業。學生日常去企業的實習.也大多是放任自流式的,缺乏必要的指導和管理,無法有效地實現學生整體素質與技能的提高。此外,在專業建設和課程開發、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合作等領域進行全方位、多層面合作的還比較少.存這方面應盡快突破其次,2+1模式操作L與酒店業經營的淡旺季不能很好的結合,也導致酒店與學校之間合作上的矛盾。最初,根據酒店企業需求和高職教育的要求,酒店管理專業教學通常也定為“2+1”模式.即前兩年在校學習理論知識,最后一年進行頂崗實習。這種完整的課程學習階段+畢業實習的2+1模式,操作起來比較簡單,而且學生能有一個整體學習和實習過程,在合作伊始也深受酒店企業歡迎。但是通過實踐,學校和酒店慢慢發現該模式下學生各階段的課程能與T作需要很好地結合,理論學習和一作實踐間隔時間較長,學生的T作對課程學習的反饋不及時.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效果小太理想。再次,于受到常規課程體系的約束,很多高職院校的2+1合作并不能完整的實施。主要表現為頂崗實習那一年的后期,學生面臨畢業,學校要求學生返回學校.進行畢業論文撰寫答辯等活動.他們…一走酒店人手壓力陡增。酒店與學校的合作存在時間斷層的現象,這給雙方的合作帶來困難,阻礙雙方進一步的合作。
(二)專業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均有待提高
一方面.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數量相對不足的這一現象在很多高職院校都存在,尤其雙師型教師更是匱乏。安徽省2009年調查統計數據顯示,全省旅游教育單位的教育培訓人才總數為466,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師也包含其中。除去本科院校、培訓機構,高職院校中的酒店管理專業教師數量有限。大多數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的教師不足,而且多為一人身兼多職,既從事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丁作,同時也承擔者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學以及教輔工作,不能滿足該專業學生的日常教學需要。另一方面.很多院校酒店管理=9-業所實行的校企合作模式中.教師理論知識豐富,但實踐經驗不足。身處一線的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與酒店企業的聯系不緊密,對合作的酒店認識不足,既不能很好地對實習學生進行指導,更無法與企業進行深層次合作。致使專業教師的實訓教學與酒店企業實際需要脫節.不利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同時,由于專業教師與酒店之間的聯系與交流較少.在酒店管理專業的建設過程中企業也未能發揮出行業先導的作用.不利于酒店管理專業的建沒
(三)學生考核方式單一,不能起到應有的考查作用
一方面,大多數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考試考核方面仍然以試卷為主要的方式。不能考查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很多實施2+1合作模式的院校在最后一年的頂崗實習階段.對學生的管理很松散,考核要求也模糊,屬于放羊式的酒店與學校之間對實習階段學生考核沒有統一要求,學校對學生沒有起到應有的管理和約束作用,酒店在對實習學生的管理上壓力很大。
二、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針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實施校企2+1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認為需要在實踐中一步一步地解決。
(一)對2+1合作模式做出調整,提高校企合作深度
針對上述校企合作模式實施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不足,有必要對原有“2+1”模式進行調整,構建“理論~實踐一邊實踐邊理論一頂崗就業”的符合職業教育理念和酒店行業運行規律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首先,由于很多院校和酒店的合作在時間上存在的斷層現象,而且在與酒店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對他們的調研也確實發現,旺季時酒店一線服務人員非常緊缺,甚至影響酒店正常經營,一些合作酒店要求我們把實習安排在每年的5—10月這比較忙碌的階段,減輕其經營上的壓力。鑒于酒店和學校雙方的實際,筆者認為在合作的時間安排上,學校與酒店之間要充分的溝通。比如1+0.5+1+0.5,第一學年學生在校學習理論,第二學年一學期酒店實習,第二學年二學期和第三學年一學期回校繼續學習,第三學年而學習完全進入頂崗就業實習。這種模式在時間上保證了酒店和學校之間一批批實習生的銜接,不會出現上一批走了下一批還沒到時間參與酒店實習的問題。也就保證了酒店人員的數量.緩解其旺季的壓力。這種調整的模式既能滿足旅游旺季酒店對服務人員的需求,又完善了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其次,校企雙方開展更深的合作。比如,教材開發、課程置換、行業人員到校授課、學校參與酒店員T崗位培養等。學校與酒店建立管理培訓合作。校方作為酒店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基地。根據酒店方具體需要為它的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開業培訓、轉崗培訓、晉升培訓、技能鑒定等培訓服務。同時還可以合作為酒店開展學歷教育,校方靈活運用彈性學制,如學分制、模塊式、課題式等為各酒店提供成人學歷教育。
(二)慎重而廣泛地爭取酒店企業的支持和參與,為學生提供足量的、優質的實踐崗位
首先.學校要積極走入市場,廣泛爭取酒店的支持和參與,這是學院工學結合的前提。因為學生的實習崗位并不是現成的,需要學院努力去爭取其次,應該選擇檔次較高、管理較好的企業,更易加深實習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盡量選擇三星級以上的酒店,便于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使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得到更好的鍛煉。再次.學校要為實習學生爭取合理的實習工資及相應的福利政策,并與實習酒店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通過調查發現.很多院校的工學結合中,學生實習待遇很低,滿意度也隨之降低,挫傷了以后就業的積極性。在實習過程中,實習生很多時候實際上是承擔了與企業員工同樣的工作,如果沒有報酬或報酬過低,都會影響其工作積極性,從而不利于工作與學習。學院應該與酒店方就工資待遇等問題,進行充分的溝通,要求酒店為實習生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這樣可以使實習生們更容易獲得工作的快樂感和滿意感,既為酒店節約大量的經營成本,減少酒店由于實習生帶有不良情緒而影響工作的機會,也減少了酒店由于實習生對工作環境不滿而流失造成的重新招聘人員的成本。同時也降低了學校對學生管理的難度。同時,學校與酒店應簽定相應的勞動合同。以合同的方式規定實習的時間、實習津貼、雙方權利與義務等,雙方應以合同為依據,把實習工作作為一種合作信譽。保證雙方的合作能夠長久地、高質量地進行下去。
(三)加大專業教師的引進,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水平
專業教師下企業掛職鍛煉應該成為各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是從院校到院校,缺乏實踐經驗,在教學中遇到相關的專業問題時往往力不從心.很難把實際現象或案例有機地融人課程教學中。知識結構上的不合理導致的以學科知識代替專業能力的現象,阻礙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也嚴重影響了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程度。因此專業教師到酒店掛職鍛煉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教師豐富自身的重要途徑。而且廣大專業教師走進酒店,有利于雙方進一的交流和合作.加深相互理解。所以學院應該為專業教師爭取酒店鍛煉的機會。當然教師的掛職鍛煉和學生的實習從內容到方式上都是由差別的。教師鍛煉學習的崗位主要是酒店中層管理崗位,通過跟酒店管理人員的學習.教師能較快的對整個酒店各個部門的運轉流程和管理有所把握,能在較高一個層面上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這也是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的主要途徑。
(四)改革傳統考核方式,實施校企雙軌考核
由于很多院校在考核方式上的單一,不能考察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實習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以卷面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考核標準和考核方式,共同參與對學生的考察。理論方面的卷面考核和技能上的實際操作考核相結合。
酒店一般都有實習院校檔案記錄。保存實習生管理與評估制度、實習生手冊樣本、實習生表現總體情況等,實習結束后,酒店會把每位實習生的工作表現記入檔案和學校的實習生手冊,學校可以此為依據,結合實習生的在校表現給出公平恰當的實習成績,從而進一步完善實習管理制度。雙方共同見證人才的培養。綜上所述,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還需要不斷的深化。只有在探索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提升辦學水平,培養出企業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 上一篇:副縣長在生態縣建設專題會講話
- 下一篇:農機辦農機安全生產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