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酒店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時間:2022-01-17 10:06:30
導語:高職酒店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體系的不斷完善,如何進一步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則成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和方向。高職旅游大類中的酒店管理專業,其學生就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的培養歸根結底是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培育。酒店行業發展日新月異,企業對酒店從業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更為嚴格,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需要以學生綜合職業素養的培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制定符合新形勢、新特點、新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職業素養的內涵
職業素養包含個人從事某一職業所需的職業道德規范體系、職業行為規范體系、職業心理適應體系和職業發展創新體系。職業素養是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1)職業道德規范體系職業道德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工作或勞動過程中所應遵循的、與其特定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1]。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育可以學生對職業的基本認知作為出發點,著力培養學生對職業的理解、接受、興趣與熱情。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職業精神。(2)職業行為規范體系職業行為規范指從事某一職業所需的基本技能與操作規范。學生職業行為規范體系的塑造需要以職業技能的培育作為根基,以在企業進行學期頂崗實踐和畢業實習等實習實訓行為作為培育的主要手段。對學生職業行為的進一步規范則需要理念和技術支撐,例如在學生日常學習和實習生活中倡導的“6S”日常行為規范等。(3)職業心理適應體系職業心理適應體系指應對某一職業的高強度、高難度、倦怠感等職業問題的心理調適能力和職業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等。(4)職業發展創新體系職業發展創新體系指從事某一職業所獲得的職業發展能力、職業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等。
二、基于職業素養培育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主要面向21世紀酒店服務與管理行業,培養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酒店企業中基層服務與管理專業素養與能力的,能從事高端星級酒店、度假村、精品酒店等企業中基層服務和管理工作,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基于此目標,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應突出其可持續發展性。對人才培養規格從知識要求、能力要求、素質要求三個方面作出詳細具體的說明。例如對學生素質要求的培育就可從思想道德素質、知識技能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創新素質等方面重新確立系統的目標體系。(2)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構建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在現有的“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體系設置基礎上,需進一步豐富其容量與內涵。例如在公共必修課中強化“創新創業類”課程的授課環節,專業必修課環節中可增設“企業講座”等課程。此外可嘗試單獨創建比賽模塊,在比賽模塊中設置“專業技能大賽、辯論賽、創新創業大賽、信息化大賽、心理劇大賽”等,在比賽模塊中可初步嘗試“學分置換”等。學校要結合教學需求和學生的日常學習特點,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營造真實的職場環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職業素養[2]。在課程授課環節,教師應樹立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開發校企合作類課程。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基礎課,可運用思維導圖等工具,培養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深入挖掘知識內涵的能力。以技能訓練為主的實訓課,應引入國家職業標準和國家職業技能大賽標準,強化對學生技能規范性和技能標準性的塑造。這類課程可引入企業人員授課,將技能訓練的標準性規范性與靈活性結合在一起。技能實訓課應立足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基地,將傳統單一化的技能操作變革為“崗位操練+情景演練”,同時積極探索項目化實訓教學方式,依托企業的工作環境與工作任務,采用項目化教學方式,實施項目負責人制,教師從原來的授課教師角色變更為項目負責人角色。師生共同探討項目的制定方法、項目實施的條件、項目實施的途徑、項目收益、反饋效果等方面的問題,學生通過參與項目而進行工作技能的操練與綜合工作情景的適應性訓練等。此外,基于技能大賽的學生綜合素質培育也應納入授課體系中。近年來教育部主辦的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職業技能大賽主要分為“中餐主題宴會設計”和“西餐宴會服務”兩個賽項。以“中餐主題宴會設計”賽項為例,每年考察的內容基本涵蓋“接待方案設計”、“中餐宴會擺臺”、“席間服務”、“現場互評”、“英語口語”等測試項目。這些測試項目除了測試選手的基本服務與操作技能、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之外,還更多地涉及到了文案寫作能力、創新能力、美學鑒賞能力的考核等,同時中餐主題宴會設計賽項為團隊參賽項目,因而還考察到了選手的現場應變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因而在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探索如何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審美能力、信息技術能力等全方位綜合發展能力,將原有課程體系重技術技能的培養改革為重綜合素質的培養。例如可進一步發展第二課堂如淑女學院、紳士學院和學生社團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多元化培養模式。(3)專業師資力量的完善基于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培育的師資體系建設需從專任教師隊伍建設和輔導員隊伍建設兩方面著手實施。專任教師隊伍需要補充企業兼課教師力量,實施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企業兼課教師需要聘請具有企業多年從業經歷和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企業高級管理人才,為學生傳授酒店行業最新的發展趨勢潮流和管理技巧。在校內專任教師隊伍中可培養數名創新創業指導教師,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可培養數名心理輔導教師等。理順輔導員隊伍的管理,優化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輔導員隊伍,在任何時候都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后盾[3]。(4)改革校企合作方式在新形勢、新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應走向內涵式發展,基于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最終落腳點還是需要培養出符合企業行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單純局限于學生頂崗實習、企業人員授課等,學生頂崗實習所從事的工作基本也屬于客房、餐飲等部門的一線服務工作,校企合作的內涵和深度還遠遠不夠。在這樣的背景下,可嘗試組建以企業冠名的學徒制訂單班,實行“五訂”制度即“訂標準、訂課程、訂師資、訂實習、訂就業”。校企共育共管人才,提高學生就業起點。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包括確定人才培養目標、課程標準、課程設置、教學進度、考評方式等,考核可由校企聯合實施,采取理論考核、現場操作、實習報告撰寫、情景劇編排、設計和答辯等多種形式全面考核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三、結語
基于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從人才培養目標確立、課程體系構建、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重塑、校企合作模式創新等方面著手,構建全方位多層次人才培養理念,切實提高人才培養效率和質量,培養出具有綜合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的新時代酒店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寧.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現狀與培養途徑[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4):113.
[2]周巍,徐婧.淺談職業院校學生職業素養認知情況調查與職業素養養成[J].高教學刊,2016(9):242.
[3]張娜.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初探[J].職業,2016(2):136.
作者:張園 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試論建筑企業增值稅
- 下一篇:星級酒店會計內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