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所績效考核機制探討
時間:2022-10-04 11:05:56
導語:供電所績效考核機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考核內容面面俱到。在制定供電所績效考核細則時貪大求全,內容多達幾十頁。由于缺少有效的過程監督,沒有時間對照細則逐條考核,執行上大打折扣。1.2考核細則過于片面。供電所有不同崗位的員工,承擔的工作職責和指標也不同,而片面的考核細則會造成對一些崗位考核的內容偏多,對另一些崗位考核的內容偏少,而且容易造成有些崗位長期受罰,有些崗位得分一直偏高。1.3考核缺乏人性化。考核機制不科學,缺乏人性化管理,如某項工作中出了問題,本應該是體制上或硬件方面的問題,或是某一個員工應該承擔的責任,在考核時卻“株連”一大片,使本來沒有過錯的員工也連帶受到處罰。績效考核非但沒有起到正向激勵作用,反而造成干得多的受罰、不干工作的反倒沒有責任,長此以往,打擊了部分優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執行力逐步衰減。
2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
2.1制定可操作的績效考核細則。對于鄉鎮供電所來說,考核辦法應以100分為基準,科學劃分分值權重。主要包含核心指標(權重30—50分)、工作任務(權重40—50分)和日常表現(權重10—20分)3個方面的內容。(1)抓住核心指標。隨著SG186,PMS及用電信息采集等系統相繼上線,供電所用電信息采集覆蓋率、日均采集成功率、電費回收率、“兩票”合格率、三相負荷不平衡率、臺區電壓質量合理率、線路跳閘率、故障搶修到達現場及時率、業擴報裝規范率、優質服務投訴率等指標多達幾十個。這些指標可歸納為安全生產、優質服務、節能降損、電能量電費、采集運維等五大類。部分指標之間相互關聯,如線損指標就有10kV線損率、0.4kV線損率、臺區線損合理率、低壓同期線損率等,這些指標統計工作量大,且相互關聯,若都納入考核細則,則存在重復考核的問題。因此,對供電所考核應抓好以下幾個核心指標。一是采集運維指標,抓好日均用電信息采集成功率和曲線采集成功率。二是降損節能指標,抓好臺區線損合理率和低壓同期線損率兩項指標。三是安全生產指標,抓好三相負荷不平衡公用變壓器比率、臺區電壓質量合理率、滿過載公用變壓器比率、配網搶修管理指數等。四是優質服務指標,抓好報裝接電規范率、服務屬實投訴率。五是電費回收率指標。確定核心管理指標后,再確定每項指標的分值權重,根據崗位的不同,將指標分解到每個員工。(2)科學分解工作任務。按照崗位分工,供電所員工都有自己日常的、階段性的和臨時性的工作任務,在制定績效考核細則時,如果把每項工作任務都具體羅列出來,就會造成細則太過龐大。由于供電所日常工作繁忙,根本沒有時間對照細則逐條核對工作任務給定的分值逐項考核打分。因此,在制定績效考核細則時,工作任務項,可明確為“未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扣1-N分(具體扣分分值由供電所確定)”“工作質量未達到要求扣1-N分”等。(3)嚴格員工日常表現管理。員工的日常表現包括儀容儀表、勞動紀律、標準作業、服務質量等。員工的工作態度體現著一個單位的精神面貌,因此對員工的日常表現要嚴格約束,制定績效考核細則時,可對勞動紀律、儀容儀表、標準作業等設定分值權重。2.2強化過程監督,按月面對面考核。核心指標的考核,供電所要指定專責按月統計,與計劃值對比進行考核,優于計劃指標的加分,低于計劃指標的扣分(加、扣分分值由供電所員工集體討論確定),供電所所長審核后報公司審批執行。工作任務的過程監督,可通過派工單進行量化,誰派工誰監督工作質量,月度完成工單超過基準數量(23個工單為基準數量),以每超基準數量一個工單加N分的方式對員工進行獎勵。員工日常表現的管控可由供電所所委會成員分工監督,也可由員工互相監督,對發現違反規定的人和事進行記錄。供電所管理人員可按員工的平均指標值進行考核。供電所確定考核內容和單項考核獎罰分值后,還要明確每1分折合為多少錢,折算金額的多少可按員工平均績效工資除100確定。獎懲辦法不能完全替代績效考核。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制定的獎懲辦法有員工獎懲辦法、安全生產獎懲辦法、優質服務獎懲辦法等,這些獎懲辦法大多是對員工違反管理制度的處理,對生產指標完成的好壞、工作任務完成的優劣等沒有具體的規定。因此,獎懲辦法與績效考核并不矛盾,可同時使用。
總之,供電所各項制度能夠行之有效、不折不扣地得到執行,需要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來保障,而績效考核是否科學、人性化、可操作,過程監督是否到位則是關鍵所在。
作者:殷黎明 單位:國網寧夏固原供電公司
- 上一篇: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考核研究
- 下一篇:解讀“一帶一路”法律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