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總監的價值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27 04:43:06
導語:財務總監的價值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全面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基于未來各種業務中的投入產出的價值規劃、計劃,是對未來一定期間企業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的具體的謀劃,而不是為生產而生產、為經營而經營;要根據公司戰略、方針目標,將指標層層落實到各單位、個人,將人力、財力、物力在各業務單元上分配,形成一系列預算構成的體系,分為長期預算和短期預算。它是各部門工作的奮斗目標、協調工具、控制標準、考核依據。制訂科學的預算并嚴格執行之,能使企業經營按預定軌道運行,不至于盲目擴張、盲目投資,不至于偏離其戰略目標;能使人財物在各環節合理協調配置,不至于資金鏈斷裂,引發財務危機,因而避免損失浪費和經營無效、經營失敗等極端不利情形出現。財務預算包括了現金預算、利潤表預算、資產負債表預算。為日常業務運行提供財力保證,為利潤目標實現提供指導綱領,為資產保值增值提供規劃文件。具體實施預算管理工作時,宜使用滾動預算,使生產經營均衡運行,避免前松后緊等不利現象發生。
二、投資管理
投資分為實業資本投資與虛擬資本投資,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譬如,投資于實業資本的企業上市,其資本被證券化,成為了虛擬資本;而投資于虛擬資本的證券,超過了控制權,其實際的企業就可接管過去,成為其子公司,構成企業并購,納入合并報表范圍,轉化為實業投資。出售、并購企業要根據公司戰略、行業或產品的生命周期來決定。價值評估要根據未來現金凈流量現值來進行。在并購企業時要注意:對可辨認資產估價不可過高,要按市價或凈現金流現值或重置成本評估;對無形資產估價也要科學合理;要充分估計到并購后企業整合在企業文化、技術、工作流程、業務上的難度,保證并購成功,發揮各方面協同效應,取得協同價值。在出售企業時,要充分評估到無形資產的價值,如土地使用權、地下礦藏、商譽、專利技術等。并購企業中價值巨大增值的案例是不少的,證券投資中的利益也是不容忽視的,更新、擴建、技改創新項目對增強核心競爭力有作用,對獲得超額價值有影響。另外,對于通貨膨脹、利率、匯率的影響在各項決策中要充分予以考慮,在業績考核與評價中要科學地剔除通貨膨脹的影響。
三、資本結構管理
資本結構指自有資本與借入資本在總資本中各自的比重情況。對它們的結構進行管理,主要出于對利息成本可以稅前扣除的優惠的考慮,同時又要考慮能借到資金的最大額度與使用效果,也涉及利潤分配政策。
四、套期保值管理
由于企業所需原材料與生產的產品價格,會隨市場的變化而不斷波動,有的會波動很大,就會嚴重影響產品的生產成本與銷售收入,導致成本預算或銷售收入預算及利潤預算無法完成,財務狀況陷入困境。在沒有套期保值下,人們只能對此處于“必然王國”狀態。然而,一旦嚴格使用套期保值工具,就能將波動很大的價格市場,化為波動很小的價格市場,在方向判斷正確下,其效果比正常市場情況好很多。對于通貨膨脹、利率、匯率的波動,也可采用遠期合同等手段防范它們的風險。套期保值管理中,要執行鐵的紀律:交易方向相反原則;商品品種相同或相近原則;商品數量相同或相當原則;交割日期相同或相近原則。對于實行套期保值沒有現成條件的,可以構造資產組的方式來類似操作套期保值管理,即廣義套期保值管理。這對于防范市場風險有重要意義。
五、稅務及優惠政策利用管理
精通稅法、合理避稅、充分利用政府各項優惠政策,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可貫穿于企業經營決策各方面,包括財務管理各方面。如稅法認定折舊可以稅前扣除,對更新、租用還是維修固定資產的決策有影響;自主研發項目形成無形資產稅前抵扣加計50%,對自主研發還是外包研發的決策有影響。在一些開發區的稅收優于一般區域的稅收,對項目設在原處還是設在開發區的決策有影響;自然災害發生時,一方面,參與財產保險的情況下,可獲得一定比例保險賠償,因而要對相應財產統計;另一方面,有的可獲當年免稅優惠。一些出口企業能獲得出口退稅利益,對產品出口還是就地銷售的決策有影響。對稅務政策的變動,要有靈敏的反應。如今年的個稅改革,就將起征點改為3500元,9月1日起實行,由9級調為7級。在代扣個稅時就要調整相應的系統。這對于職工獲得實惠,在工薪上不影響正常成本決定增加多少的決策有影響。還有,最近出臺的《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6項金融措施與3項財稅措施、《關于免征小型微型企業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對小型微型企業三年免征2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11月17日公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及上海試點相關政策規定,明確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上述行業分別適用11%和6%兩檔低稅率。
六、風險防范與管理
一個企業無論多么有利可圖、盈利能力有多大、成長速度有多快,如果不重視風險的防范與管理,都很可能一夜之間就化為烏有了。這樣的案例太多了。以馬航MH370為例,這是今年以來至今仍撲朔迷離的事件,它的嚴重性足可使馬航破產。導致原因之一,就是風險防范與管理沒有被相關高層重視和付諸切實可行的措施與制度。風險分為戰略風險、財務風險、運營風險和危害性風險。按其來源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企業的外部風險來自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包括外部環境本身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目標的影響,如社會政治風險、供應鏈風險、市場風險、競爭對手風險、技術革新風險、法律法規風險、環保標準、利率匯率稅率風險、自然地理環境風險、災害風險、國際恐怖、軍事沖突、所在國政策取向與有關政策限制。企業的內部風險來源于企業的決策和經營活動。企業決策的風險一方面表現在與外界環境不相適應,另一方面表現在企業本身的經營活動中。經營活動中的風險來自企業的各個流程和各個部門。但是在穩定的環境下,以中國國家環境為參考,法律、法規、制度與環保標準風險顯得不一般。因為違反之很可能就意味處分與罰款,就是直接的損失,或引起長期的潛在損失。比如,一些休閑、浴足、洗浴、理發、溫泉、酒店、賓館等行業為招攬生意、迎合顧客不當需求而從事不法經營并牟利,就不免受到法律制裁,導致關閉;有的冶煉、造紙等行業不重視勞保、環保措施,排出嚴重污染氣體,連操作人員都在短期就患上肝肺等疾病;河水渾濁成為紅色不再清澈,周圍居民有相當部分不治患者與之有直接的關聯。這些直接間接的破壞活動,不是用破產能了結的問題,必須嚴加整頓,不達標不生產不營業。因此,諸如此類風險的防范與管理的必要性,是毋庸多言的。應對風險的策略有規避、分散、轉移、接受,在實務操作中,要權衡利弊而靈活運用一種或綜合運用多種策略。
作者:曾招發單位:湖南黃沙坪礦業分公司財務部
- 上一篇:公路基礎設施資產價值管理論文
- 下一篇:法律訴訟中的科技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