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養護安全管理策略
時間:2022-06-07 03:01:00
導語:道路養護安全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概述
目前,我國道路養護維修的工作量在逐年增加,道路養護作業一般都不能完全封閉交通,在開放交通條件下進行養護維修作業,既有養護維修作業操作時的安全問題,又有交通安全問題。道路養護安全作業不僅關系到養護作業的正常進行,也關系到人民生命和國家財產安全。因此,為保護養護作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使養護作業人員能夠按照規定進行養護作業,同時,為了保證車輛能夠安全通過養護維修作業控制區域,給道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暢通及安全的交通環境,加強養護作業安全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養護作業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
高速公路的養護作業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作業區以外有限范圍的交通安全管理和作業區內的生產安全管理兩部分。
2.1作業區以外有限范圍的交通安全管理由于道路維修作業占用行車道斷面,為使車輛通行有序,保證作業區內人員和設備的安全,需對車輛行駛速度、路線、方向采取強制性的管理。這種管理是通過設置在作業區以外路面上的設施和標志來實現的,它的目的是避免作業人員、裝備與行駛車輛發生沖突。
2.2作業區內的生產安全管理作業區內的生產安全管理包含了兩個方面,即內部管理和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管理。內部管理主要指安全生產的基礎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制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制訂并實施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訂養護施工大綱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目標;實施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活動;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施工現場作業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按照行業標準設置養護維修作業控制區;按照行業標準設置、擺放和回收各類施工標志(包括夜間作業);養護作業現場專人進行交通管理和設施管理;專業作業車輛按規定設置統一的警示燈牌、標識、本身標色;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按規定穿著統一的紅色帶有反光功能的工作裝或反光背心及勞動保護用品;作業人員應按規定要求進出養護維修作業控制區;作業車輛、機具、材料應按規定進出現場、停放和堆放;養護作業的移動電器、機械設備按規定要求使用;按規定要求進行高空作業。
3養護安全作業標志和設施
道路養護維修作業時,應該按照規定設置道路作業標志與設施,提醒、警告或引導過往車輛駕駛人員按規定速度、線路行駛,封閉作業區達到隔離作用,保護養護維修作業人員和設備安全。養護安全標志和設施有:渠化裝置,主要有錐形交通路標、安全帶、路欄、施工隔離墩和防撞桶(墻)等。移動式標志車。移動式標志車是帶有動力裝置或可移動裝置(拖車)的安全防護設施,顏色為醒目黃色,裝有黃色施工警告燈號,其后部有醒目的標志牌,圖案和顯示形式可按實際需要改變。使用時其尾部應面向交通流方向,設置于上游過渡區內或緩沖區內。施工警告燈;作業區交通標志。作業區交通標志是為養護維修作業而臨時設置的交通標志,主要有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和施工區標志。夜間照明設施。
4養護安全作業的交通管制
養護安全作業的交通管制是指因道路維修作業占用行車斷面,為使車輛通行有序,保證作業區內人員和設備的安全而對車輛行駛速度、路線、方向采取的強制性管理。這種管理是通過設置在作業區以外路面上的設施和標志來實現的。非流動性的養護作業需要進行交通管制。
4.1養護維修作業控制區的組成
養護維修作業控制區是為高速公路養護維修作業所設置的交通管理區域,通常由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工作區、下游過渡區及終止區等6個部分組成,其布置如圖1所示。1.警告區(S);2.上游過渡區(Ls);3.緩沖區(H);4.作業區(G);5.下游過渡區(Lx);6.終止區(Z)圖1養護作業控制區警告區是從作業控制區起點設置施工標志到上游過渡區之間的路段,用以警告車輛駕駛員已經進入養護維修作業路段。警告區最小長度是指保證駛入警告區的車輛減速至工作區規定的限速所需要的警告區路段的最短長度。警告區的最小長度根據各級道路的設計行車速度按相關規范的規定選取。上游過渡區保證車輛平穩地從封閉車道的上游橫向過渡到緩沖區旁邊非封閉車道的路段。當需要封閉車道或路肩(緊急停車帶)時,必須設置過渡區。過渡區的設置應使車流的變化平緩。上游過渡區的最小長度應根據封閉車道寬度和限制車速按相關規范的規定選取。當在隧道內時,車道封閉上游過渡區的最小長度按1.5倍選取。緩沖區是上游過渡區和工作區之間的路段。緩沖區是為安全行車和安全作業兩個目的設置的,其最小長度宜取50m。作業區是指養護維修作業的施工操作區域。工作區長度應根據養護維修作業的需要確定。作業區是控制區中最重要的防范區段。它的長度應能覆蓋整個作業的區段。除了標志設施之外,作業區還要增加另外三套管理手段:一是要用安全錐把作業區與臨向行車隔離開來,安全錐間距應適當加密,以車輛不能駛入為準;第二是要加設施工警示燈;第三是安排專門的看守人員,在封閉區前端守護和警示。這一區段有作業人員和裝備,車輛通行斷面縮窄,但只要加強作業管理,設施完整,擺放正確,行車有序,安全還是有保障的。下游過渡區是保證車輛平穩地從工作區旁邊的車道橫向過渡到正常車道的路段。下游過渡區的最小長度宜取30m。在過渡區終點,采用安全錐與行車方向成45°角擺放。過渡區以外,是行車區域,作業人員不能擅入。終止區是設置于工作區下游調整車輛行車狀態的路段,終止區最小長度宜取30m。
4.2作業控制區標志的設置
對于同一方向上的相同車道內,如果在不同斷面要同時進行維修施工,若斷面的間距在1000m以內時,可以將兩個作業區作為同一個作業控制區來布置;如果養護維修施工的斷面間距比較遠,大于1000m時,在下一個工作區前端應該設置施工標志。由于在同一車道上連續布置了作業控制區,所以,除了第一個作業控制區必須按規定的要求布置外,后續的作業控制區可以適當簡化。如果是在同一方向不同斷面的不同車道內必須要同時進行維修施工,作業控制區的布設間距要足夠大,至少要讓車輛有一個平穩過渡的距離,因此,兩個作業區間距不得小于1000m,否則應分期實施,分開施工。這是由于如果養護維修施工作業的斷面間距過小時,車輛在通過不同的斷面時需要不斷改變車道,給車輛行駛造成困難,容易發生事故。當單向三車道及以上道路的中間車道需要養護維修作業,不應單獨封閉該車道,應與相鄰一側車道同時封閉。這是因為如果單獨封閉中間車道,開放兩邊車道,會給在作業控制區內的作業人員造成心理壓力,造成安全隱患。養護維修作業控制區布置要考慮養護維修作業的特點、時間和周期、交通量、經濟效益等因素,控制區內交通標志的設置必須合理、前后協調,起到引導車流平穩變化的作用。
5結束語
公路養護中,安全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特別是高速公路養護作業極易誘發安全事故。高速公路交通流的特點是,車輛行駛速度高,計算行車速度達到80~120km/h,車輛受干擾程度小,駕駛員容易產生疏忽麻痹。而高速公路養護作業是在局部封閉作業區、車輛通行的情況下進行施工作業的,養護作業區相對變窄,作業區附近施工人員、車輛及施工標志多,情況復雜,交通環境差,極易引發惡性、連鎖的重大交通事故。當高速公路養護作業采取移動式封閉作業區時,這種事故風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