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流管理實訓課程思考
時間:2022-10-25 09:18:27
導語:高校物流管理實訓課程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網絡營銷大大地促進了物流行業的發展。國內很多高校都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以順應時展對人才的需求。但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物流企業對物流畢業生卻不太滿意。這說明在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和對物流人才的培養沒有充分結合社會實際需求。因此,充分結合我國物流人才市場的需求,不斷革新教學方法,培養出符合我國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實用型物流人才,這是亟須我們思考的問題。
就目前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課程教學來講,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簡單的實習實訓為主,學生無法習得全方位、系統性和立體化的專業知識和專項技能,進而無法更好地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一)單一的實訓手段。很多高校物流專業的實訓課程一般都是進行一個或者幾個單項模塊的教學,實訓手段單一,實訓的方式和內容大部分都是教師設計好的,往往結果也是唯一不變的,根本沒有給學生留出發揮的空間。[1]此外,實訓的內容往往沒有貼合物流企業內部的實際業務,因而,實訓手段缺乏設計性和綜合性。(二)固定的實訓內容。在實訓教學的時候,教師往往事先設計好了實訓內容和實訓步驟,只要學生按照實訓步驟就可以得到預定的結果。因而很多學生在完成實訓之后,卻不知其所以然,一旦外部條件發生一些變化,學生就無法隨機應變,有效提出解決方案。其實,這種實訓方法主要是為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專業技能,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比如,溝通能力、職業道德和團隊意識等,而這些素質都是現代社會和企業所著重要求的,采取這種實訓方法培養出的人才無法順應時代的發展。(三)滯后的實訓教材。目前,很多高校的實訓課程所采用的教材都比較滯后,而且和物流實際業務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理論知識也比較老化。使用滯后的實訓教材自然無法達到實訓課程的教學目的,也無法滿足相關崗位對物流專業人才的要求。(四)軟件為主的實訓方式。實訓課程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實踐性,實訓課程的目的就是學生在親自動手實踐過程中,獲得物流的理論知識,掌握物流的相關實踐技能,提高創新意識和能力。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實訓課程教學還存在著教師口頭說教和重復性的機械化操作等現象。采取這樣的實訓教學方法,教師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極大地遏制了學生的創造力,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對實訓課程產生厭煩情緒。
二、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的建議
(一)根據物流專業特點進行實訓教學物流學科是經濟和技術相結合的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跨部門和跨行業的復合型產業,也是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因此,對于整個物流產業來說,不僅僅需要高級的物流管理人才,還需要大量的操作型人才和執行型人才,物流企業的人才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所以,高校要充分結合自身的教育優勢,順應物流行業對高級技術適應性人才的需求,根據自身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發展規劃,結合本學院的實際情況和實訓中心的實際情況,在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資源共享、統籌規劃的原則下,制定合理的物流實訓教學計劃,培養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高素質人才,讓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實訓教學主要是以校內實訓中心為主,但制定實訓計劃時,要注意貼近物流企業的規范化流程,學生能夠在實訓中感知企業實際的體系化操作過程;同時注重校外的實習基地,派送學生到合作企業進行定崗實習,提高學生對崗位的真正認知,彌補校內實訓中心的不足,為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學院制定了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目標,即培養高級物流運作流程的操作型人才,因此,物流管理專業在校內規劃建設物流實訓中心,擴建或者新建校內實訓室,并且和本地區經營良好的優勢物流企業建立密切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實習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2](二)實訓教學安排靈活化就我國高校物流實訓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實訓教學時間一般都被安排在期末的幾周時間。這樣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如果遇到實踐問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只能抱著一種不解的狀態繼續后面的學習,這樣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大大地積壓學習問題,久而久之會導致學生厭惡物流實訓課程。因而,教師安排物流實訓教學的時候要注意課程的靈活化,可以在平時的物流課堂教學中,合理插入實訓教學,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對物流課程的學習也會更加感興趣。比如,學院可以和合作企業中的一家進行合作辦學,教學安排盡可能靈活,在學物流相關知識的時候,安排學生進入合作企業進行現場輪崗實習,在實際工作中鞏固所學理論知識,也通過實踐進一步掌握物流操作流程,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三)采用多樣的實訓教學方法根據專業課程的需要,實訓教學方法可以包括:認知教學、校內模擬實習、案例教學、校外生產實習和游戲教學等,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合理使用這些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出這些教學方法的各自特點,以更好地符合教學需求。1.認知教學結合物流專業課程的需要,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實地參觀或者觀看實物圖片進行實踐教學,比如,在學習物流設備和設施課程時候,教師采用認知教學,讓學生認識各種物流設備,包括:集裝箱、叉車、托盤、貨架以及吊車等;在學習運輸技術和管理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相關物流基礎設施,即貨場、倉庫以及運輸車輛等;在學習企業物流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認識商業企業、工業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工作流程等。2.校內模擬實習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物流專業建設發展規劃,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和實訓中心建設的發展需要,適當投入資金,建立物流實驗室,并且購買相應的物流軟件,在購買物流軟件的時候,要注意軟件的實用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3]教師引導學生在校內實驗室實訓物流的工作任務、工作流程、崗位操作技能,讓學生能夠在實訓中,通過動手操作,掌握物流操作技能,正確掌握物流設備的操作使用,并且習得在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物流信息系統等管理方面的問題。比如,利用倉儲實訓室,讓學生掌握貨物搬運管理、貨物出入庫管理、貨物日常養護等;利用運輸調度室實訓室,讓學生掌握各種運輸方式的貨運等內容;通過報關實訓室的實訓,讓學生掌握報關業務操作;通過配送管理實訓室的學習,讓學生認識訂單的處理、分揀、補貨、配貨、送貨以及流通加工、信息系統管理等。通過這樣的系統化、全面性的模擬實習,讓學生全面掌握物流的整個業務過程,為進入實際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3.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方法最開始應用于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和醫學院。這個教學方法一經出現就獲得了美國各界、學術界和教育界的支持,而且快速地推及到了世界各國。此外,學習放在首位的是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而不是僅僅獲得專業知識。在物流專業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法顯得特別重要,對于物流理論的學習,學生往往感到枯燥和難以理解。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具體的物流案例情景,學生就可以圍繞這個案列情景,綜合運用自身所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問題、討論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以后在實際物流管理工作中遇到復雜、困難問題,能夠培養一個良好的思維品質。比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合理引用海爾信息系統建設案例,分析其物流運作流程、ERP系統的建立和運作,帶領學生學習先進的物流理念,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案例,掌握解決問題的辦法。05徐湘勻關于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課程的思考4.校外生產實習學校要和優秀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為學生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可以進行跟班或者頂班參加物流實務工作。在物流實踐教學中,派送學生校外生產實習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真實業務操作,可以真正感受到物流的實際工作流程或者業務,對于工作能夠上手快,業務熟,技能精,提高工作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高校就得和合作的企業共同制定教學計劃。物流專業教師和企業人員制定計劃的時候,既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和認知特點,還要考慮到企業可提供的崗位發揮的作用。這樣的生產實習目的,一方面是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今后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企業也能培養自己所需的物流人才,因此,對于學校和企業來說,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都至關重要且是雙贏的。[4]比如,學院可以聯合企業開設各種針對性的學習班、校外合作基地,派送學生進入企業實踐學習,不僅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工作能力,企業也獲得了一批所需人才。5.游戲教學游戲教學主要是指教師設計一個獨立的任務,并制定一定的游戲規則,讓學生分組進行對抗學習,并給予最好的組一定的獎勵。學生接收到任務之后,還要做收集信息、設計方案、實施和評價等一系列準備工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還在過程中鍛煉了協作的能力和跨專業學習能力等,進而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今后的工作提高了競爭力。
總而言之,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需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革新教學方法,讓學生獲得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掌握更高的實踐能力,進而為社會培養實用型和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作者:徐湘勻 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羅寧.高校物流專業課堂教學之思考[J].交通企業管理,2017(03):102-103.
[2]賈曉燕.關于高職院校現代物流實訓中心開展實踐教學的思考———以中州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5(14):372-393.
[3]王玉嶺.基于配送業務流程的高職院校物流實訓室建設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4.
[4]榮金生.關于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4(07):256.
- 上一篇:淺談項目管理企業文化建設
- 下一篇:高職院校物流管理教學模式探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