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思考

時間:2022-04-08 11:17:58

導語: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思考

提要:我國現有工程造價管理體系較為完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并提出解決措施,從而進一步完善建設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發揮項目的投資效率。

關鍵詞:工程造價;建設施工;管理

一、引言

工程造價在國外產生時間較早,中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發展始于20世紀初。經過近百年的發展,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工程造價的意義得到了擴展和延伸,內容也十分廣泛。建設項目實施階段是整個工程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其對整個工程的社會及經濟效益都有重要影響,所以要想更好的促進工程的實施,在項目建設階段做好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工程造價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價的客觀規律和特點,運用科學技術原理和經濟法律管理方法解決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技術經濟,工程建設的運行管理等實際問題活動。項目成本是指項目的建設價格,從準備到完工驗收,預計總投資或建設成本。項目成本管理作為有效控制項目成本的最佳途徑,必須注重項目成本的相關措施,加強動態管理,實施實質性工作。充分調動投資建設項目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勞動力和物質消耗,充分地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提高企業利潤。

二、工程造價管理在工程項目中的作用

當下建筑工程項目繁多、規模大、建設周期長、技術復雜發展,因造價管理涉及工程造價的宏觀控制、管理監督和施工周期范圍內的管理,影響著建筑工程相關行業,涉及社會再生產中的各個環節。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作用到建筑施工的正常運行,注重進行工程造價管理,能夠推動建筑業的健康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建筑單位必須注重控制工程造價的薄弱方面,逐漸加強對管理制度的優化和完善,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而使得企業在競爭中能夠持續健康發展。(一)工程造價在項目決策中具有重要的依據。項目投資決策是選擇和決定投資行動計劃,并對擬議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經濟論證。項目決策、立項關乎后期工程造價的合理性,是能否將工程預算控制在理想范圍內的前提??茖W的立項對擬建項目做出了正確的決斷,有利于后期方案的遴選,從而選擇出最佳的投資方案,做到各項資源配置合理,有效地支持項目立項階段的財務分析和經濟評價等。(二)工程設計造價是制定投資計劃和控制投資的重要依據。工程設計是為擬建工程提供經濟技術分析、預算控制的基礎,在整個項目周期中,投資計劃是暗戰工期、進度情況和建設工程價格等逐年逐月制定的。正確的工程造價管理有助于合理、有效地使用資金。通過多次預算評估和最終完成結算確定的項目成本對于在投資者財務能力范圍內實現既定投資收益是必要的。(三)工程造價是籌集建設資金的依據。我國現行經濟制度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項目的建設需要投資者具備較強的籌資能力,保證工程順利開展及落實。項目成本基本上澄清了擬議項目的投資資金,為籌資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四)工程造價是評價投資效果的重要指標。項目成本本身構成了一個指標體系,可以為評估投資效果提供各種評價指標,可以形成新的價格信息,為未來類似項目的投資提供參考系統。項目成本是合理分配和調整產業結構的一種手段。工程造價的制定涉及到相關行業、部門的利益分配,在現行經濟制度下,供需形勢極大地決定了項目成本,實現了價值波動周圍的建設規模、產業結構和利益分配的調整。

三、我國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項目成本管理的作用和地位在建筑業的發展中越來越重要。但是,在項目成本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體制不健全。政府的相關主管部門對宏觀政策的指定、項目的造價控制管控較為集中,部門之間職責相互疊加,工程造價管理受體制制約較大。(二)計價方式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各項材料的自由選擇使得工程項目使用的人員、材料、機械隨市場經濟行情波動較大,難以按照統一的定額進行計算工程造價,此種方式不再使用現場高速發展的經濟環境,預算定額單價與市場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造成個別建筑企業虧損嚴重、經濟效益差,不能體現企業的自身優勢。(三)建設工程市場不夠規范、有序。建筑業喜憂參半,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在實施過程中,監督不夠有效、不夠及時,關系也不夠協調,主管部門職責相互疊加明顯。法律和監管漏洞導致建筑業的不公平競爭。他們不按市場規則運作,故意降低工程造價,拖欠建設資金,導致工程質量差、工期長、預算過多、效率低、資源浪費嚴重。更重要的是,建設單位和咨詢機構相互勾結,虛增項目成本以尋求利益,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其嚴重。

四、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應采取的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建立一個統一的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制定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加強工程造價管理部門的職能,健全工程造價管理的制度,規范建筑行業市場,加強宏觀調控的能力,維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在制定工程造價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要遵循價值規律,貫徹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原則,造價管理不能離開我們的基本國策和國情,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在制定與實施中,大膽改革、勇于創新,廣泛探索新經驗。(二)加強對工程項目合同的管理。工程建設合同是一項協議,闡明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業主、主管和施工方控制項目成本以完成建筑物的建設。因此,項目中標后,施工單位應與建設單位簽訂施工合同。合同簽訂時雙方應處于平等地位,合同本身應公平。嚴重不公平的合同本身是非法合同,沒有法律效力。從成本的角度來看,合同中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未來雙方爭論的焦點。因此,在中標后的簽約階段,承包商應努力簽訂公平合理的合同,掌握合同條款的內涵,并認真考慮合同。提高法律意識,注重合同條款的嚴謹性,為成本管理打下良好基礎,確保合同的順利實施,避免雙方在建設和結算過程中發生爭議。(三)強化對發包工程承包價格的管理。項目合同價格是指承擔工程建設安裝任務的施工企業貨幣業績的交換價值。施工合同價格是施工項目、施工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施工項目造價的高低,與施工企業的利益密切相關。因此,這是基本建設領域的一個重大問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建筑合同價格一般是通過招標工作來實現的。施工合同價格等于中標價格加上變更增加和減少以及允許調整的費用。投標單位的報價需要由施工單位組織相關專家組成的評估小組進行客觀評價,并結合技術措施、施工計劃、進度、質量保證、社會績效等因素確定其可靠性和合理性。(四)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在設計階段控制項目成本,必須積極實施設計招標,選擇設計單位,并進行配額設計,有效控制成本。在招標投標階段,應體現招標的公平、公正、公開、誠信的原則,做好招標文件的編制工作,使合理的低價競標者中標;其次,在施工階段,有必要減少工程索賠,建立監督制度,嚴格遵守監管規則的實施細則,完善項目管理制度的投資控制制度;最后,在項目完成階段,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仔細審查項目付款。嚴格按照政策依據,核實試驗的決算,嚴格執行聯系簽證費,使審核后的結算能真實反映項目的實際成本。

五、結語

建筑工程作為我國城市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各行業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功能、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亟須控制和管理項目成本。因此,項目成本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為了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應積極有效提出相對應的造價全過程的控制措施與造價管理策略,通過對工程造價管理進行分析,提高我國造價管理的整體水平,促使整個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不斷提升,進一步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保障工程建設合同雙方的合法權益,提升我國的工程造價工作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方蓉.淺談工程造價管理有關問題[J].中國西部科技,2009(4).

[2]黃振明.淺談工程造價管理和控制[J].經濟師,2008(8).[3]胡劍.對工程造價管理的探討[J].廣東科技,2005(4).

[4]梁超達.淺談加強工程造價管理[J].工程,2008(20).

作者:杜雪霏 單位: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