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經費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9-02 10:07:10

導語:高校科研管理經費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科研管理經費問題及對策

摘要: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科技的競爭。高校除了承擔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以外還是科技研發的重要陣地。目前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仍存在預算編制不科學、科研經費報銷煩瑣、高校財務信息化水平低、內部控制不完善、監督不到位、缺少科學的績效評價體系、難以充分激發科研工作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等問題。本文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措施,為充分發揮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管理路徑

一、引言

科研經費是科研人員順利進行科研活動的重要物質保障。要想實現科研學術活動的目的,科研經費不可或缺。高校如何在遵守科研經費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在科研項目全過程中,對科研經費的使用進行充分有效的指導、管理和監督,提高科研投入產出比,充分提高效能,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情況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不合理,預算執行不準確

項目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在申報課題時由于對科研經費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制度、財務制度的掌握不夠,且缺少專業的財務人員指導,對各預算項的實際開支范圍和含義了解不夠,項目負責人對項目即將開展的科研活動和預計經費開支預測不準確,有些項目以前也未開展過類似的研究,缺少類似范圍的科研項目的以往開支和研究作為參考等原因,導致預算編制不合理,難以在項目推進中按照預算執行,執行過程中的實際開支偏離預算。在實際的預算執行過程中,由于財務部門核算所使用的經濟科目與項目負責人等報銷人員對經濟事項的理解存在差別,導致賬務核算所占用的預算項與項目負責人的預計占用預算項不一致,如會議費預算項是指因舉辦會議而產生的費用,并非參加會議而產生的費用,從而導致項目的實際執行情況與項目預算不相符,出現超范圍開支費用、所開支費用無預算項開支等問題,從而需要頻繁地對預算進行調整,所編制的預算失去了指導、監督意義,且預算調整工作耗時耗力,導致科研人員無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

(二)科研經費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報銷效率低下

科研項目從到款、立項、經費報銷、結題、績效考評各環節涉及不同的部門,需要各部門協作才能完成,但目前高校財務信息化程度較低,各部門之間的管理系統都是一個個獨立的“數據煙囪”,未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為了防范科研經費被濫用、套用、挪作他用的風險,高校不斷出臺各種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科研經費的各個環節需要涉及不同部門的經辦與審批,科研人員往往需要在財務、科研、校辦、學院、資產處等不同的部門之間來回奔波才能完成。科研人員辦理業務時在不同的業務系統進行重復的切換,耗時耗力,效率低下。由于缺少科研項目全流程的信息化共享平臺,科研管理部門不能對科研項目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不能充分地將各部門的信息整合利用,從而及時發現科研項目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避免科研經費的浪費。由于項目負責人對財務政策的不了解,在經費的使用過程中,常常會導致報銷手續不全,所附票據不符合規定及不知道具體辦理流程等問題。

(三)對科研項目經費重核算、輕分析;重立項、輕績效

高校對科研經費管理著重在收支的核算上,沒有充分利用科研數據對科研項目進行分析,沒有定期或不定期地針對科研經費預算執行的考核、評價,沒有對科研經費的支出進行深入的分析,沒有編制專門的科研資金財務報告,缺乏完善的科研監督制度和體系,無法對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進行分析,不能及時地發現科研經費的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管理漏洞,從而不能采取相應的措施,不利于提高科研經費管理水平。

(四)缺少科學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

高校科研績效的考核以科研項目的數量、級別、經費投入規模為考核重點,從而導致教師們注重科研項目的立項數量和經費總量,卻并不關注科研項目投入產出效率,這樣導致科研經費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效率低下。在這樣的整體氛圍下,難以有重大的科研成果產出,不利于學校提升科研實力。此外,高校對科研人員的激勵機制不夠合理,科研績效沒有充分體現對有突出科研成果貢獻的和一般科研人員甚至是有違規行為的科研人員的不同管理方式,不利于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五)內部控制不健全,科研經費審核、監督不到位

高校科研人員財經紀律意識淡薄、財經法規知識欠缺,甚至存在部分高校科研人員虛開發票、套取科研經費、將項目經費用于私人開支,但高校對此不良行為的懲罰力度不夠,無法有效地遏制此類行為,不利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由于高校財務人員未參與到項目的研究工作中去,以及財務人員專業知識的限制,在對報銷材料進行審核時,只能對報銷材料的合規性、完整性進行審核,無法確定所報銷的費用是否與項目相關,導致科研經費使用不合規,所列支的費用與項目不相關。高校缺少專門的部門及人員對合作單位的資質進行審查,導致有些外協單位及被委托開展項目研究的單位不具備相應的資質。高校對科研項目合同的簽訂缺少監督與指導,對合同的權利與義務等約定未設專門的部門進行審查,或會導致法律風險。

三、提高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水平路徑

(一)加強思想道德宣傳,提高科研人員財經紀律

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強財務知識培訓,減少信息不對稱針對科研人員觀念存在誤區,財經紀律意識淡薄的問題加強宣傳力度,定期開展科研人員思想教育工作,開展自上而下的思想教育工作,借助科研人員交流群、微信公眾號、學校官網等方式加強宣傳力度,通報科研不端案例,引導科研人員樹立正確的科研價值觀,讓科研人員意識到高校作為科研經費的管理單位,有權利和責任對其進行管理,使科研工作人員充分意識到科研項目對學校和整個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正確看待和使用科研經費,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加強對相關人員財務知識的培訓,拓寬財務知識宣傳渠道,利用財務機器人、財務信息交流群、公眾號、學校官網等多種宣傳方式對報賬流程、報賬政策等進行宣傳,提高科研人員對財務報賬流程、政策的了解程度,減少科研人員與財務人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員的財經紀律意識和報賬效率。財務處加強與學院等二級部門的聯系,深入業務部門和二級學院進行財務政策的宣傳和提供現場咨詢服務,為師生解答財務政策及報賬流程。深入業務部門及二級學院進行調研,及時掌握各業務部門及二級學院的業務需求,加強溝通,提高經費使用效率和財務服務水平與管理質量。

(二)加強預算管理工作

完善高校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制度,向項目負責人宣傳做好預算工作的重要性。在立項環節,由科研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學科專家組建專業預算編制指導小組,結合科研管理大數據平臺的信息對科研項目預算編制進行指導,與項目負責人共同編制項目預算,從源頭上增強預算的科學性和可執行性。在預算執行工作中,規范預算調整流程,允許項目負責人根據科研活動實際支出情況按流程在總額范圍內各預算項之間進行一定比例的調整。結題時將預算執行情況納入考核范圍。

(三)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數據共享平臺

打通高校內部各科研管理部門業務管理系統之間的壁壘,建立各部門科研管理信息互聯互通的跨部門信息化數據大平臺,實現科研項目從來款查詢、立項、編制項目預算、項目信息查詢、經費報銷情況查詢、預算執行情況查詢等各環節信息整合,實現科研經費的全流程線上管理,對科研項目實現全過程、動態監管。借助數據共享平臺的科研全過程信息,對科研項目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及時發現科研經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管理漏洞,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防范風險。

(四)加強科研經費內部控制

制定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及時根據上級最新規章制度修訂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對科研經費從到款、立項、編制預算、開支范圍、結題審核、結余資金使用范圍等整個流程涉及的各個環節進行規定,確保各環節都能依照科研經費管理辦法規范管理。加強對科研經費執行過程中的監督和審核。制定專門的科研經費審計監督制度,完善科研經費審計體系,加強對科研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及時發現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堵住風險漏洞,防范和化解風險。涉及科研管理的各部門認真梳理科研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點,采取不相容崗位相分離、授權審批、財務控制、資產控制等控制措施防范風險。

(五)完善科研績效評價和獎懲機制

高校要結合自身實際,以及不同類別的研究項目的特點,制定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和科研績效考核方法、制度,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對所有項目采取同一考核標準進行考核。績效考核制度與獎懲制度掛鉤,績效考核的結果與科研人員的職稱評定、崗位考核、崗位晉升相關,績效評價方法要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引導科研人員正確看待科研經費,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注重投入產出比。組建由學科專家、審計人員、財務人員組成的專業績效考核工作組,對立項時制定的預算進行跟蹤考核,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監督,結題環節進行審計。對科研經費使用效率高的項目進行獎勵,可設置獎勵科研經費和對項目組的成員進行科研績效獎勵,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活力和積極性,增強科研人員對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視。對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低的項目采取懲罰措施。建立科研人員積分管理制度,建立科研人員誠信檔案。利用構建的科研數據共享平臺數據對科研人員進行積分管理,提高科研信用良好科研人員的自主權。

參考文獻:

[1]王阿樂.利用信息化手段解決高校科研經費“報銷繁”問題的探討[J].財會通訊,2021(1):158-162.

[2]張瑞元.“放管服”下高校科研經費財會監管研究[J].商業會計,2020(24):112-115.

作者:蘇雪 欒溪 翟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