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基礎提高科技競爭力建議

時間:2022-01-23 03:22:43

導語:科研基礎提高科技競爭力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研基礎提高科技競爭力建議

基本現狀

(一)科研機構初具規模。科研隊伍不斷壯大,科技人力資源是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資源之一,科技投入不斷增加,科技產出大幅增加,以山東濱州為例,到2018年為止,濱州市獨立全民所有制機構相關單位數據已經達到11個。,從業人員239人,科技活動人員194人,占從業人員的81.17%。科技活動收入1341萬元,平均每家單位122萬元,新增產值359303萬元,利潤52113萬元,共承擔省以上各類課題19個,其中國家863計劃課題1項,地方政府部門課題11項,自選課題7項;按技術領域分,生物和現代農業技術15項,其他技術領域4項;按合作形式分,獨立研究18項,其他1項。(二)科技項目帶動輻射作用成效顯著。我市承擔省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113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17項,省級科技項目96項。科技項目研發活動和產出效益及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獲省部級以上獎勵22項,全年發表科技論文98。(三)高新技術產業后發優勢潛力看好。我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家。按產業規模劃分,工業總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8家,過億元以上的企業20家。(四)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近年來,我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自主創新能力水平不斷提高,專利申請2124件,其中發明專利216件、實用新型專利1526件、外觀設計專利382件。

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濱州市人民也需要針對當前國家開放性環境,去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雖然引進的技術不等于我們的創新能力,但我們當下堅定不移實施科教興濱戰略,科技實力明顯增強,載體建設已具雛形,高新技術快速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逐年提高。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科技資源少。科研機構整體基礎差,設備陳舊,現有的單位90%屬農業類研究機構,學科單一,勢力不足,創新平臺和條件差。高等學校少,特別是理工科的高校空白。(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企業人才隊伍的建設加強,完善企業創新隊伍的考核機制是企業創新文化建設的核心部分。另外,對企業知識產權的建設成果給予保護,也是推動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依靠。財政科技投入還沒有達到法定比例,大多數企業長期研發投入不足,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融資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三)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突破不夠。全市紡織產業規模在世界領先,但是僅做初加工和貼牌生意,缺乏核心技術,多年來質量效益難有大的提升。(四)科技帶頭人才缺乏。雖然全市教育資源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擁有的高層次人才還很少。思想觀念落后,舍不得在人才上投資,引不進來或引進來留不住的現象仍然存在。如何提高科技競爭力的對策與建議濱州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交叉口,城市科技建設的提升,成為當下加快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為了提升科技競爭力水平,推動社會現代化建設,針對當下科技的投入和產出效率低下的情況,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和建議。健全完善的用人機制,提高科技人員綜合素質建立高科技水平人才的隊伍:對于當下科技研究的隊伍,大多是以大學和專業科研院為重點,企業中的科技研發則被忽略,這種現象需要改進,要突出科研人員的主體地位。要對知識保持尊重,對人才給予尊重的態度,在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方面用事業新模式進行激勵,以情感留住人才。多次強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用人理念。他指出“人才是事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加快推動人才發展體制的改革,建立健全的科技培養的機制,用新的方式吸引高層次人才,為創新團隊人才的建設和發展做好最基本的保障工作。增加多元化的科技投資科技創新需要資金的支持,目前創新資金的來源主要有企業投資,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三大方面。但是政府財力有限,企業中資源的短缺,是當下山東目前情況。所以,要大力發揮社會投資對創新主體的供應作用,社會投資主要是由金融部門和社會投資機構構成。我們需要大力支持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對創新技術上的作用。用風險投資機構對中小企業發展進行推動,對信貸體系的建設給予評定,完善融資機制。利用多元化的投資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

對科技資源進行整合,加速建設創新體系

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和推進,可以從科技平臺上進行推進,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平臺,建立信息網絡,大數據采集,文獻資料的引進,儀器設備的共享等進行整合,讓其成為共享資源,為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供信息優化。另外加大對高校與培養基地創新活動的支持,推進學校和企業之間人才的定向培養。通過科技資源優化的方式,推動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培養和提高山東大型企業中,在其科技人員研發經費上,就目前山東情況來說,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相對出現的問題是,新產品的產值小,出現創新能力不強的情況,企業中的高技術含量太少,是當下企業實現高技術產業的根本問題。加速高新技術發展,集中有限資源培養企業核心技術,提高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在重點上進行突破是企業高新技術發展的一個要點。促進創新主體間的互作合作問題互作合作是指各個創新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各創新主體之間相互學習,在學識上進行交流探討,在問題上溝通合作,資源上進行共享等等。產業、學校與科研機構相互配合,也成為當下提高創新技術的主要形式。企業科研通過參加創新合作,可以實現提高創新效率的目的,并且通過創新合作,獲得更多資源和信息上共享,把交易成本和研發成本降低,拓寬了創新活動范圍和投資等。而區域則通過區域創新網絡平臺,實現知識和資源上的共享,區域內創新主體間的相互交流探討,推動了創新活動在區域間的傳播,促進了創新成果的研發。創新主體之間缺乏合作機制,科技創新人員“各自為戰”情況是當下科技人才的現狀,不去進行學習和研究上的自主交流,成為科技創新的一大阻礙。所以,我們要對此情況最高度的重視,要把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意義發揮出來,在推動生產學習研究的合作上,通過搭建科研平臺,政府扶持的手段,推動科研創建規模,提高科技競爭力。

21世紀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推動人類文明的革命力量,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用科技創新作依靠,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當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已經成為現如今重要的戰略。

作者:劉長明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