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會計監督弱化原因及對策

時間:2022-01-15 10:11:52

導語:企業會計監督弱化原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會計監督弱化原因及對策

【摘要】會計監督是指對會計機構和人員、有關政府部門、中介組織等進行監督,以調查其合法性、合理性、會計資料上的真實性、完善性。文章對于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出現的問題給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企業會計監督弱化;內部審計;社會輿論監督;提升人員素質

目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急劇下降,逃稅漏稅的現象嚴重,隨意填報發票,篡改收據等現象屢見不鮮,主要是由于企業內部的體制不完善,會計法規不完善,在工作中出現了許多漏洞,而社會監督的缺乏也是一重大原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注冊會計師所在機構的從業人員的公正程度,惡性競爭使得注冊會計師缺乏應有的專業能力,會計從業人員難以準確定位。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如下論述。

一、弱化原因

(一)國家法律制度不夠完善

國家政府機關部門制度的不完善,使職責劃分不清,同時由于各監督部門受經濟利益的驅使,部門之間難以協調,政府部門沒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職責不清,監督力度不夠,不能預測會出現的問題,隨著制定的法律制度上的不完善,政府部門沒有對違反法律制度的人進行相應的處罰,使監督工作逐漸弱化。

(二)監督機制不健全

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形成的監督,沒有發揮其應有的重要作用。由于國家監督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財政、稅務等相關部門雖然有相應的監督權力,卻沒有意識到內部機制完善,操作流程貫徹落實的重要性,內部缺乏信息溝通,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企業大多數缺少執行力,未能制定完善的監督機制,廣泛的執行下去,各職能部門不重責任只重權利,沒有為企業的遠大利益著想,互相推卸責任,使得企業單位內部制約不夠,在進行監督時執行力度因而大打折扣。

(三)社會監督力度不夠

社會監督的力度不夠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注冊會計師的機構逐漸隨著社會經濟利益的發展而增多,由于其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各個機構為了業務上的利益,不擇手段,惡性競爭不斷發展,缺乏嚴格的規章制度,互相競價招攬客戶,因而使從業的會計人員在能力上不具備足夠的專業水平,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難以勝任相應的工作。上述原因給監督工作帶來了巨大的不良影響,直接影響了各企業單位的利益發展及改革進程,為了促進我國經濟上的穩定發展,使國家的宏觀調控得以正常運行,同時規范會計行為,提高信息質量,加強會計監督。必須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強化國家監督及社會監督。

二、會計監督的建議和措施

(一)完善會計法規

完善企業的會計法規和強化內部管理是會計工作的重要內容,針對目前會計法規中出現的問題和存在的遺漏應該抓緊修補,力求財會制度劃分明確,內容具體,可操作性強,使財會人員有法可依,目標明確。獎懲力度既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在實踐中不斷修整其中的不足,加強控制,根據企業的需要,最終找到合適的方法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二)加強國家監督力度

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對會計制度中所出現的問題予以重視,明確責任,抓緊時間修補改正,在制度法規上條款明確,建立完善的核算、記賬等基礎性管理制度。使會計制度實際操作性強,界限清晰,內容具體。還要強化會計監督工作。建立反饋機制,把握監督的主動權,還應對相關刑法、公司法等進行修整,避免漏洞。各個監督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嚴格管理,嚴查編造、篡改等弄虛作假行為。使不法分子受到應有的懲處。此外,各個部門要合理分工,各負其責。監管部門提前做好預防。把責任明確分給個人,杜絕責任的推諉,以防工作中出現問題時沒有人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局面。稅務監督作為政府對會計工作監督的重要手段。監督納稅人依法納稅情況,把財務會計資料作為監督的最基本內容。因此,只要稅務監督的工作做到位,違法違紀等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

(三)加強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制度

單位內部的審計機構和人員要加強對審計工作的力度,糾錯防弊,使經濟管理得到提高,從而增加經濟效益。企業為了確保經濟信息的正確性,有效地協調經營活動,在財產的安全方面做好工作,內部環境的質量尤為重要,擁有一個優越的內部環境可使會計監督職能更加充分的發揮。在提高會計監督職方面,必須明確會計職責,目標明確,內部控制制度嚴謹,從而更好地加強會計管理水平。同時也使會計信息質量有了保證。

(四)提高會計人員整體素質

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是會計監督工作的必要工作。要從根本上加強會計監督工作的弱化問題,可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提升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和業務水平,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會計人員,首先要對會計職業的道德觀念方面進行建設,加強監督管理,使會計隊伍成為高素質的從業人才。因為企業中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與企業的誠信度密切相關,也關系到了企業的直接利益,所以作為企業中的領導要把此項工作作為改善會計人員的重要內容。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法制觀念的強化,使會計人員在會計法律法規體系下真正做到履行其職責。講誠信、說真話。也使會計這一職業受到社會的信任,有了基本的保障從而繼續生存和發展下去。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有了提高,保證了信息的質量,沒有了徇私舞弊,企業的經濟利益才得到保障。

(五)加強社會輿論的監督

不僅需要國家政府部門和企業內部的監督,一個良好的社會輿論監督氣氛也是重要的監督策略。是民主監督的重要形式,對會計從業領域的違紀行為,貪污腐敗等現象公開揭露,使違法違紀分子逃不過廣大群眾的眼睛,調動人民的積極性,與新聞媒體等相關單位建立聯系,設置通報制度,采用網絡、廣播、新聞報道等方式反映違法亂紀行為,在態度上注意語言和情感的藝術,使被批評的人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心悅誠服地接受,達到了心理教育的效果。

三、總結

隨著企業的經濟活動不斷拓展和多元化,新的問題會不斷產生,會計工作的監督弱化問題迫在眉睫。本文對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及改善措施進行了闡述和剖析。為了加強企業會計監督,國家政府部門監督與社會監督也必不可少,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逐步調整,從各個監督層面改善措施,提高監督工作的效率。

作者:呂繼紅 單位:連云港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劉麗梅.論會計監督弱化的原因及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周利娟.企業會計監督弱化原因及相應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4,(5).

[3]郝宗濤.淺議新會計準則對外貿企業會計核算的幾點影響[J].現代商業,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