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發展的制度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4 05:15:00

導語:旅游業發展的制度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業發展的制度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制度環境是旅游業面臨的重要外部環境因素,它影響到旅游業及旅游業內部各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管理工作的質量及效益水平。良好的制度環境是保證旅游業的快速、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本文以天津市為例,探討了制度環境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旅游業制度環境發展

旅游業是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其發展速度和持續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目的地制度環境的影響和制約。本文以天津市為例,從國際商業規則與國內運作模式、旅游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旅游法律法規等三個方面研究了旅游業發展的制度環境,探討了制度環境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國際商業規則與國內運作模式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2001年11月,我國政府正式加入包括服務貿易總協定在內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達成了包括旅游業在內的入世承諾。今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商業規則和慣例將對我國旅游業的制度環境產生影響。加入WTO后進一步的對外開放對天津市旅游業產生的沖擊相對較小,主要集中在兩個層次:一是對旅行社業等開放度不足部分的沖擊。外商投資旅行社的進入使得行業競爭加劇,利潤率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客源和支付渠道,進而影響行業發展。二是對飯店業等開放較充分部分的沖擊。外資飯店的總量進一步擴張,增加了飯店業的對外依存度。另外,外資飯店還通過高薪等利益誘導機制廣攬人才,形成人才優勢。

除了加入WTO后對天津市旅游業帶來的沖擊和影響之外,成文法律、司法途徑和包括仲裁制內在的法律與司法方面的制度創新也將影響天津市旅游業制度環境的走向。首先,我國作為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簽署國,必將根據GATS的基本原則,履行相關的條約義務。這一基本國策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中國現行法律和政府行業性文件所確認。按照中國入世的承諾,必將對中國旅游業現有的法律規范進行必要的修訂、補充,使之達到GATS要求的水平。其次,隨著天津市旅游業的發展,旅游者與旅游企業之間的糾紛時有發生。近年來旅游者尋求民事司法途徑解決與旅游企業之間的服務質量、人身財產安全、精神賠償等方面的案例不斷增多。2005年天津市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接受旅游投訴數量較2004年增長幅度為10.90%。特別是出境游投訴案件大幅增加,2005年出境游投訴數量較2004年增長幅度為100%。當旅游者的正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法律規定有五種維權方式可供選擇:旅游者與旅游經營者協商和解;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或申訴;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根據與旅游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目前大多數旅游維權案例都是采用前三種方式解決,尤其是第二種方式,無論在機制上還是在實際中都已成為最主要的一種維權形式。另外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天津市旅游業的發展,出現了旅游制、旅游特約監督制、旅游先行賠付制等新的維權方式,對旅游業的制度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

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對天津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一)宏觀環境

天津市旅游業的發展必須以中國旅游業的發展為依托,在大的宏觀環境背景下,開創自身發展的新局面。目前我國旅游業發展迅速,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鼓勵旅游業發展,如制定中國旅游發展2020年遠景綱要,實行共三周的全國假日制度,開展海外旅游促銷活動開拓國際市場等。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WTTC)2005年《旅游及旅行業對就業和國民經濟的影響—中國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報告中指出,2002年,中國被世界旅游組織(WTO/OMT)評為世界第五大旅游目的地;同時,中國大陸還被WTO/OMT選入世界十大國際出境旅游消費國和地區(不包括交通支出)之列。據WTTC估計,中國旅游業這種強勁增長勢頭還將繼續保持下去。當然旅游業的短期發展也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美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世界各地頻發的恐怖襲擊都會給中國旅游業帶來消極影響;另外,中國旅游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是限制其發展的因素之一,如旅游市場信息不透明、定價機制混亂等。WTTC的報告指出,未來十年內中國旅游及旅行業將快速發展,各種發展初期的問題將在短期而非中期之內得到解決。

(二)微觀環境

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快速、平穩、健康發展為天津市旅游業提供了良好的微觀環境。2005年,天津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66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4.5%,連續10個季度增長14%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9元,增長10.2%;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制定出臺了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決定”和“實施綱要”,啟動了一批旅游重點項目,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4%;投資結構優化,港口、公路、地鐵等交通投資增長60%;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整修風貌建筑60座;對外交流進一步加強,成功舉辦了亞歐財長會議、意大利天津周、新加坡天津周等活動,擴大了天津的影響。這些都使得天津市旅游業得以在健康、穩定的微觀環境中迅速發展。

就近期的情況來看,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將會給天津市旅游業的制度環境帶來一些可以預期的影響。

首先,天津市旅游行政復議工作辦法的出臺以及旅游行政復議機構的設立。2005年5月25日天津市了《天津市旅游行政復議工作辦法》以及《關于設立旅游行政復議機構的決定》,規定了申請復議的期限、條件、方式、內容等,并規定天津市旅游行政復議機構是天津市旅游行政復議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行政復議是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有效解決行政爭議、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它與訴訟、仲裁共同構成我國的救濟法律制度體系。天津市旅游行政復議委員會的成員由天津市旅游局的領導直接擔任,避免了在我國其他一些省區旅游行政復議機構規格低、人員少、素質差等問題,使得天津市旅游業能夠在日臻完善的制度環境中健康、穩定發展。

其次,各種優惠政策的實施。2005年3月1日天津市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為加快旅游業發展應實施各種優惠政策。例如在旅游規劃主題板塊內新開辦的旅游開發項目企業,可比照享受海河綜合開發改造的有關財稅優惠政策;對星級酒店實行與一般工商企業同等的用電、用氣、用水價格等。天津市為旅游業提供的各種優惠措施對于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同時將為天津市旅游業創造一個更為有利的制度環境。

再次,天津市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旅游業的領導加強。實行政府主導型戰略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經驗之一,也是有中國特色的旅游業發展模式。天津市《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成立由市長親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和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有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市文化旅游資源開發和風貌建筑保護領導小組,研究決策全市旅游資源整合開發的重大事項;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統籌指導、協調解決旅游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市旅游局強化對旅游業規劃、管理和促進全市旅游業發展的職能;各區縣建立健全旅游行政管理機構;進一步完善市區(縣)“兩級政府、兩級管理”的旅游管理體制。通過分工及細化管理,天津市各級政府在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的同時,積極采取措施,解決旅游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旅游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

旅游法律法規對天津旅游業發展影響

天津市旅游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數量和類型相對較少,并且以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主,缺乏由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并頒布的正式的天津市地方旅游法律法規。天津市出臺的旅游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如表1所示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市旅游業制度環境總體健康良好,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證。當然,旅游法律法規方面是目前天津市旅游業發展的薄弱環節,有待于進一步加強。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中國旅游業的進一步開放,制度環境對天津市旅游業的運作模式將會起到越來越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參考文獻:

1.T·W·舒爾茨.制度與人的經濟價值的不斷提高.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2.L·E·戴維斯,D·C·諾斯.制度變遷與美國經濟增長.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3.R·H·科斯.社會成本問題.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