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旅游分析論文
時間:2022-01-11 06:03:00
導語:農家樂旅游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渝北區農家樂的現狀
渝北區位于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是重慶近郊農業大區,具有發展都市農業的先天優勢和條件,也是我市較好和較早發展農家樂的地區之一。渝北區農家樂始于1997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現在已經發展到420余家的規模,形成了以兩路鹿山村、玉峰山鎮以及統景、張關風景區為代表的許許多多各具特色的農家樂。渝北區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都市生態觀光型農家樂。這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閑農家樂,兼具農業公園的作用。游客不僅可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樂。如沙坪生態園、玉峰山森林公園內各種主題的生態園區,鹿山村、長河村的農家樂等,是渝北區政府著力建設的四大都市旅游品牌中的都市農業生態游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今后渝北農家樂的主要發展方向。
2.產業基地型。這種類型的農業主要是依托科技,發展科研農業、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加工農業、市場農業,發展現代農業觀光走廊,為城市居民特別是青少年現代化農業的教育基地。渝北區百里花卉長廊、農業園區的農家樂就是這種類型。
3.賓館型。依托景區景點,發揮區位優勢,以價廉為主要經營策略,以提供吃、住服務為主要經營手段,統景溫泉景區、張關白巖景區、玉峰山森林公園屬于這種類型
4.餐飲型。是以解決游客就餐難為發展契機,以滿足游客價廉、味美、舒適、隨意的消費需求為經營策略,以原汁原味的農家菜為主要經營特色,這種類型是全區面廣量大的“農家樂”的主要發展形態(如渝北區機場路周邊的農家排擋)。由于缺乏經營特色,此類型的農家樂將漸漸淡出農家樂市場。
二、對渝北區農家樂發展的SWOT分析
SWOT(態勢)分析是國際上廣泛采用的一種戰略分析方法,是對企業內部的優勢(Strengths)和劣勢(Weaknesses),以及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所進行的綜合分析。其中,優劣勢分析主要著眼于自身的實力及其于競爭對手的比較,而機遇和威脅將注意力放在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對地區的可能影響上。
渝中區旅游方式主要以人文景觀為主,由于受到區位的限制,發展農家樂的條件不好,基本沒有發展潛力。沙坪壩作為都市旅游文化大區,自然旅游資源較少。主要集中在歌樂山和西部九鎮。但其農家樂發展較早,較成規模。南岸區農家樂,起步于1997年,幾年來發展迅猛,目前已發展到300余家,是我市規模最大、最具特色、效益最好的農家樂片區。以農家樂為主的旅游農產業也被南岸區列為支柱產業。
1.旅游資源優勢
渝北區是主城旅游資源大區,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
(1)景區旅游資源。主要包括統景溫泉片區、張關溶洞片區、華鎣山鎮旅游片區;(2)本身就以農家樂或更高級形式發展的鄉村旅游資源。包括AAAA級的鹿山村、市級規劃重點玉峰山農家樂片區、規劃中的王家、沙平生態旅游片區;(3)人文景點。龍興古鎮、花卉園、民俗文化村、碧津公園。眾多的風景名勝和文化景區為開展以景區依托為的農家樂和都市生態觀光型農家樂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2.區位優勢
渝北區是主城北大門,屬于重慶市主城九區之一,交通便捷,國際空港江北機場坐落于此,國道210線與319線在此交匯,即將修建的渝懷鐵路橫貫全區。區政府所在地距重慶港朝天門碼頭和重慶火車站僅20公里,有公交快車608、610、619等直達往返,市區到渝北旅游景點均開通旅游專線車已形成。主城任何一個區乘車到達渝北都不會超過一個半小時,發達的城區公交系統可以吸引以部分在雙休日選擇以近郊農家旅游的城區消費者。座擁空港的便利條件更是能搶先吸引來渝旅游度假甚至商務活動的外地游客甚至外國朋友,通過發展高檔的鄉村旅游休閑度假村,滿足這部分人的需要。解決了農家樂的客源大部分都是來自本區和周邊區縣。消費能力不足、消費水平和層次不高的和“自己人攢自己人的錢”的而對旅游經濟貢獻不大的弊端。3.政策優勢
2004年重慶市政府出臺了《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經濟發展的決定》強化了對包括都市生態游在內的政策支持,明確提出把旅游業發展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新興支柱產業。同時,市旅游農業發展總體規劃已經由市政府審批出臺,規劃提出,將在未來5年內,采取五種模式打造“一城三翼”的旅游農業體系,使其成為我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載體。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省級旅游農業發展規劃。在對農家樂的支持方面,市商委編制的《關于促進農家樂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重慶市將在5年內,新增200家星級農家樂。5年內,重慶市將新增加10個農家樂成片區域,新增星級農家樂200家,新增的農家樂將統一外觀、統一風格進行建設。2006年,重慶將集中打造南岸區南山鎮的石牛片區、九龍坡區白市驛鎮的高峰寺村和清和村、渝北區玉峰山村三個示范片區的農家樂,去農家樂住宿旅游將更舒適。根據《意見》,“十一五”期間,除渝中區外,主城區和區域性中心城市,都要規劃發展2—3個農家樂成片區域。
三、問題分析
1.對區農家樂資源缺乏宣傳和包裝,農家樂旅游同質化嚴重,沒有形成差別優勢
長期以來,渝北區對轄區內的農家樂旅游資源缺乏系統性的宣傳和包裝,在主城區甚至渝北的交通要道和商貿中心圈,很少見到宣傳渝北區農家樂旅游的廣告牌。在對本區旅游產業的宣傳上,區財政投入也著重的是對統景、張關的傾斜,而對農家樂旅游的總體宣傳還做得不夠。其次,渝北區大部分農家樂的發展水平還是停留在吃飯、喝茶、打牌為主的低層次發展水平階段。而在農家樂發展得較好的南岸、九龍坡甚至是沙坪壩區,都分別提出了發展農家樂的一系列方案。南岸區更是在90年代就投巨資建成了南山旅游公路,為農家樂的發展提供便利。同時又大力支持都市生態農業的發展,積極選擇了具有“短、平、快”性質的花木、優質水果、觀賞魚和休閑度假四大產業為重點扶持的都市現代農業支柱產業。而九龍坡區在早1997年分析了自己的區位、區情后,在全市率先提出發展都市農業,并將經濟效益高、污染小的花卉、水果、蔬菜、農產品加工及市場流通、生態旅游業定為都市農業發展的五大支柱.其中南岸區農家樂的發展使之很快成為主城甚至是大重慶農家樂的名片,其知名度遠遠高于其他地區的農家樂。
2.農家樂自身管理混亂
渝北區農家樂發展總體比較初級,除了經營模式比較低級外,經營管理水平也比較低。主要表現為:(1)家族式管理,分工不明確。渝北農家樂大部分都是以戶為單位的家族式管理,由于個體經營的分散性,使農家樂管理缺乏合理和明確的分工。農家樂的經營過程中往往是一個老板集經營者、管理者多個職務,其他的工作人員更是一人多崗、身兼數職。這就造成農家樂管理混亂,在財務、采購及預算方面缺乏科學的統計和規劃;(2)從業人員素質偏低.農家樂的從業人員大多由當地的農民組成,缺乏的必要的培訓,服務程序不規范,由于農家樂是一種寄托在小農經濟環境中的第三產業,服務質量在農家樂的經營過程中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因為來農家樂休閑觀光的大部分都是城里的人,他們服務質量有較高的要求,所以農家樂經營戶在發展過程中不應該忽視這方面的問題;(3)農家規劃和配套設施有待改進.許多地方農家樂發展缺少規劃,在建設過程中忽視了對排污,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的考慮,在農家樂發展擴大過程中造成了諸多不便。甚至嚴重污染了當地的環境,破壞了當地的生態。【摘要】渝北區農家樂經濟的發展,對增加人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渝北區農家樂的SWOT分析,對渝北區農家樂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渝北區農家樂旅游SWOT分析
- 上一篇:環境監測站解放思想大討論工作總結
- 下一篇:信息中心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