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雙語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3-04 12:01:00

導語:旅游管理雙語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旅游管理雙語教學模式研究

當前,許多高校應教育部“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的要求,紛紛開展雙語教學,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旅游業涉外性強,要求學習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具備較高的外語實際運用能力。盡管工商管理、企業管理等管理學科課程以及金融專業課程較早引進國外原版教材,采取雙語教學模式,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然而,由于各學科、專業有自身的特點,對于起步不久的雙語教學該如何在旅游管理這一專業中實施,這是一個新課題。

一、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條件

在開展雙語教學之初,應該考慮旅游管理專業的哪些課程適合采用這一教學模式。基本前提是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確定的各課程教學標準,教學大綱和考核大綱。一些研究者認為,旅游管理專業涉及管理學、經濟、金融和營銷理論的課程適合采用雙語教學,這是因為雙語教學能促進學生閱讀更多國外的相關的理論書籍,有助于正確理解理論中的觀點;還有那些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也可采用雙語教學,比如涉外酒店的服務用語與管理術語,國際旅行社的景點講解以及其他服務用語。

二、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辦學特點

由于雙語教學不僅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相當高。但事實是,地方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英語水平普遍較低,這造成了不少學生對實行雙語教學的抵觸情緒。因此,應首先打好學生的英語功底,在一到兩年的大學英語學習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開展專業英語教育,由易到難,先開設酒店英語等實踐性強的雙語課程,使學生適應旅游管理專業英語的聽力、口語、專業詞匯的要求,再逐步開設適合雙語教學的專業理論課程。

由于我國旅游業處在急速發展的階段,旅游高等教育需要的本土教材內容明顯滯后于行業的發展。而采用原版教材,由于教材創作的社會大背景差異,往往在語言障礙上面再造成學生的理解困難,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并且教材費用較貴。因此,許多雙語教學專家、學者建議,不應全盤引進國外原版教材,而要多吸收國外原版教材的精華,結合學科研究的進展和我國社會發展實際,與國內教材共同使用。旅游管理本科專業也應如此,先積累教學經驗,再積極借鑒國際旅游教育發展經驗,結合本校學生特點來開發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雙語教材。

三、雙語課課堂教學實踐

筆者結合所在高校旅游系兩門雙語課程——人力資源管理和酒店英語的教學工作,認為普通地方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開展雙語教學應在課堂教學實踐上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課件制作

課件制作對于雙語課程的教學效果有關鍵作用。這是由于雙語課對學生英語語言、專業知識有一定的要求,且信息量大,在課堂中適當地運用教學軟件能節約教師板書信息的時間,更能通過多媒體資源的有效利用,營造英語聽說氛圍,這將促進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寫作乃至用英語進行思維。

(1)語言選擇:中英文結合。在章節主題、術語和關鍵詞部分以英文演示,要求學生能用英文說出這些部分,而對術語進行解釋、案例說明以及具體的知識點內容,則以中文演示,這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一些學生因自己英語水平有限而有不敢碰原版英文教材的心理,還由于將英文表述的教材知識轉化成學生的母語,減輕了學生實際學習負擔。同時,用英語集中演示某些知識點的做法也有助于學生提高記憶效率,更好地完成雙語課初步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掌握一些地道的英文術語。

(2)圖片運用。在課件制作中引入相關的圖片,可以起到形象化記憶。以英語演示的知識點的作用,在進行酒店英語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尤為明顯。在涉外性旅游知識點的教學方面,單純用語言介紹、描述術語、現象往往十分抽象,并且使本來英語水平一般的學生使用英語來理解,甚至復述與之相關的文化內涵、背景,顯得教學任務更加繁重。如在學習酒店商場部用語這一章時,在課件中插入一些具有中國文化特色商品的實物圖片,比如中國畫《游春圖》(SpringOuting)、《奔馬圖》(GallopingHorse)等幫助學生理解中國傳統繪畫、書法以及篆刻藝術的介紹用語。而在課件的背景圖片中使用與章節內容有關的酒店設施圖片,有利于借助投影的放大效果,整個課堂營造了真實的酒店氛圍,幫助學生更快的進入課文內容的發生背景里。比如為激發學生用英語進行歡迎或送別客人致辭,可以在課件演示中導入酒店大堂或餐廳的背景圖片,并以相應的英文單詞示之,這可以同時強化學生記住酒店各設施的英文名稱。總之,圖片是一座橋梁,溝通了學生對兩種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3)多媒體資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對雙語課的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由雙語課兼具專業課和語言課的特點決定的。作為專業課,觀看導游現場講解、酒店服務以及管理學、市場營銷講座的錄影對加深專業知識的理解十分有益。而作為語言課,聽、說能力的訓練自然依賴于一定量的視頻、音頻信息的輸入。然而,對于自主開發的雙語課件來說,如何選擇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多媒體資源,還有待進一步探討。筆者認為,對于學術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如人力資源管理,應該多插入國外專家的訪談、講座,為了掃除語言帶來的理解障礙,教師應該在播放視頻資料前介紹訪談的背景,講解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詞匯,并掌握播放節奏,及時解釋關鍵話語,若時間充裕,還應組織課堂討論,鼓勵學生用復述、轉述和概括等語言學習方法來表達自己對該部分專業知識的理解;對于注重實用性的專業課程如酒店英語,多媒體資料的作用就更重要,基本的音頻資料一般來源于教材配套的課文錄音,比起音頻資料,視頻更形象、更立體,幫助學生即學即用,同時由于酒店服務方面的視頻如果不是在真實狀態下拍攝,十分難找,筆者通過剪輯電視電影,在課堂上播放與課文主題一致或相近的視頻資料,學生反映較好。比如在學習酒店面試一節,大綱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面試應對語,還要學會運用面試規則,筆者通過剪輯《尋找幸福(thePursuitofHappyness)》里的面試經紀人實習生片斷,讓學生對使用英語進行面試交流的潛規則,尤其是著裝規則有了更形象、生動的認識。我們應大力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和網絡技術,增大雙語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充分利用視聽教學手段來營造情景性、功能性的語言場景和實踐環境,幫助學生排除語言障礙,理解學科知識。

2、課堂教學的組織

教師堅持用全英語的方式授課,這是營造一個良好課堂語言氛圍的最好辦法。然而,考慮到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學生英語水平有限,采取兩種語言逐步過渡的方法開展雙語教學效果會更好。同時,教師應該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過課前“warmup(熱身)”提問課文內容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問題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英語詞匯和簡單易懂的句型。在講解中,采用雙語結合的方法,要求學生能說出和聽懂內容中以英語出現的旅游專業詞匯、術語和行話,師生可以就這些關鍵詞匯再進行母語探討,這有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專業知識。

加強課堂互動,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或者表演有助增進雙語課的教學效果。對教師來說就是通過英語講授專業知識,對學生來說就是通過英語學習旅游專業知識,用英語進行思維,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這將提升整個雙語教學的檔次和水平。如上所言,由于一堂雙語課具有多重教學目標,而適合旅游管理專業開設的雙語課程不是專業性、學術性特別強,就是與日常英語會話聯系密切、有突出的實用性,因此課堂活動也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筆者在人力資源的雙語課程教學實踐中,在課堂討論、演示的前一節課就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然后在下一次課進行主題發言或課堂演示,并以此推動全體同學進行課堂討論。在發言和討論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促進學生使用英語進行專業思考。對于實用性強、對口語要求較高的雙語課程,如酒店英語,則應該每次課留足時間,在多媒體資料播放完畢后,學生及時進行模擬表演,為語言輸出創造良好的環境。總之,輔助的教學活動,如課堂討論,案例分析,實踐調研等,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旅游學科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和語言能力。

普通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是大勢所趨。作為融涉外性、實踐性和多學科性的旅游管理專業應當充分認識自身學科和本專業學生的特點,尋找一條行之有效的雙語教學模式,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加強課堂師生互動,重視教材選取與開發,大力運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努力與國際旅游高等教育的發展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