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試論公司股東會與監事會的異同

時間:2022-08-27 09:46:00

導語:獨家原創:試論公司股東會與監事會的異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試論公司股東會與監事會的異同

摘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勢必要求國有企業也要像其他企業一樣成為市場經營主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形成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新的企業經營機制.然而從近十年的實踐來看,我國"二元制"下的監事會監督功能及其股東會決策功能的初衷相距甚遠.受各種原因制約,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監事會,幾乎僅僅成了上市公司的一種擺設,起不了多大的監督作用.而在上市公司的股東會變為公司"一股獨大"現狀,本文就這樣情況對公司股東會和監事會的異同作出比較分析。

1公司股東會與監事會的不同點

1.1內容上

1.1.1監事會

《公司法》規定,監事會成員不得少于3人,可不設監事會的有限公司應設1-2名監事.監事會應當在其組成人員中推選1名召集人.監事會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職工代表組成,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股東代表代表股東行使檢查監督權,因此應由股東會選舉產生.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是代表職工行使監督權的,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為了保證公司正常有序有規則地進行經營,保證公司決策正確和領導層正確執行公務,防止濫用職權,危及公司、股東及第三人的利益,各國都規定在公司中設立監察人或監事會。監事會是股東大會領導下的公司的常設監察機構,執行監督職能。監事會與董事會并立,獨立地行使對董事會、總經理、高級職員及整個公司管理的監督權。為保證監事會和監事的獨立性,監事不得兼任董事和經理。監事會對股東大會負責,對公司的經營管理進行全面的監督,包括調查和審查公司的業務狀況,檢查各種財務情況,并向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提供報告,對公司各級干部的行為實行監督,并對領導干部的任免提出建議,對公司的計劃、決策及其實施進行監督等。

監事會是由全體監事組成的、對公司業務活動及會計事務等進行監督的機構.

監事會,也稱公司監察委員會,是股份公司法定的必備監督機關,是在股東大會領導下,與董事會并列設置,對董事會和總經理行政管理系統行使監督的內部組織。

(1)監事會的設立目的。由于公司股東分散,專業知識和能力差別很大,為了防止董事會、經理濫用職權,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就需要在股東大會上選出這種專門監督機關,代表股東大會行使監督職能。

(2)監事會的組成。監事會由全體監事組成。監事的資格基本上與董事資格相同,并必須經股東大會選出。監事可以是股東、公司職工,也可以是非公司專業人員。其專業組成類別應由公司法規定和公司章程具體規定。但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總經理、經理不得兼任監事會成員。監事會設主任、副主任、委員等職。

(3)監事會的職權范圍如下:第一,可隨時調查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審閱帳簿、報表和文件,并請求董事會提出報告;第二,必要時,可根據法規和公司章程,召集股東大會;第三,列席董事會會議,能對董事會的決議提出異議,可要求復議;第四,對公司的各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和處分的建議。

1.1.2股東會

股東會是由全體股東組成的公司權力機構,是公司的權力機構和法定必設機關。由于股東會僅以會議的形式存在,它又是一種非常設機關。根據《公司法》第38條和103條的規定,股東會行使的職權,可以概括為三類:(1)重大事項的決定權。包括: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對注冊資本的增減、債券發行、股東出資的外部轉讓和公司組織的的變更等作出決議,修改公司章程。(2)重要人事的任免權,包括選舉和更換董事、監事(股東代表),及決定其報酬事項;(3)審批權,包括審議批準董事會、監事會的報告,公司的年度財務預(決)算方案、利潤分配方案和虧損彌補方案。

股東大會決議實行一股一表決權,股東大會決議須出席會議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但是,股東大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2/3以上通過。

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利機關,它由全體股東組成,對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決策,有權選任和解除董事,并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有廣泛的決定權。股東大會既是一種定期或臨時舉行的由全體股東出席的會議,又是一種非常設的由全體股東所組成的公司制企業的最高權力機關。同時股東會議決定公司重大事項,制定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選舉和更換董事和由股東代表出任的監事,董事會貫徹實施股東會的決議,聘免公司經理和由經理提名的副經理及財務負責人,對股東會負責,監事會檢查公司財務,對董事和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的行為進行監督,對董事和經理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要求糾正。它是股東作為企業財產的所有者,對企業行使財產管理權的組織。企業一切重大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經營決策一般都得股東會認可和批準方才有效。

1.2特征上

1.2.1監事會的特征

1)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

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公司的執行權與監督權是分立的,執行權由董事會及經理行使,監督權則由董事會行使.現代公司為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普遍強化了董事會的權力,同時也加強了對董事會的監督.如不對董事會實行監督,就難以避免董事,經理濫用職權而損害了公司利益,有的將其原因歸結為黨委沒有發揮作用,但從公司的權力結構上說,實際上是監事會沒有很好地履行職責.

2)監事會為公司必要的常設機構

《公司法》規定,監事為公司的必設機關,常設機關.盡管較小的有限公司可不設監事會,但其也必須設立監事,同樣的,這種公司也可不設董事會,但須設執行董事.因此,監事會并不是可由公司自己決定是否設立的任意機關.

3)監事會向股東負責

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關,監事會由股東會決定,并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4)監事會的職權

由于各國公司法對監事會的地位規定不一,監事會的職權也不一致.總的說來,監事會的職權主要包括監督權,檢查和調查權,糾正或停止董事或經理的違法,違章行為,代表公司與董事交涉或者對董事起訴或應訴等.

我國《公司法》規定,監事會的職權有以下幾項:1,檢查公司的財務.2,對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3,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和經理予以糾正.4,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或股東大會.5,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為保障監事會行使上述職權,監事有權列席董事會會議.但列席會議時不享有表決權.

5)監事的資格

關于監事的資格,我國公司法對其消極資格作了如同董事的消極資格一樣的嚴格限制,不適于擔任董事,經理的,也不能擔任公司的監事.監事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經理,財務負責人.除國有獨資公司外,國家公務員不得兼任公司監事.

1.2.2股東會特征

1)表決權單位化、股份化。即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所持的每一股份,有一表決權。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是按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相比而言,前者更為精致和科學。

2)計票方法不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是按到會股東所持的表決權計算,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會是全體股東所持的表決權計算。

3)明確規定了股東大會中的委托投票制,即股東可以委托人出席股東大會,代表自己行使表決權。

2公司股東會與監事會的相同點

2.1都是公司的治理機構

《公司法》規定,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東會會議職責的,由監事會履行。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公司的經營決策層出現問題,難以正常發揮作用時。為了使公司能夠順利運轉,維護公司及公司股東和相關人的利益,法律規定了補救程序,即由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或者監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1/10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這實際涉及一種公司治理僵局的救濟辦法,采用了一種遞進、替補式的安排,規定了公司各機關和符合法定條件的股東在特定情形下的股東會召集權,在程序上保證了股東會的正常召開,以防止公司重要的權力機構陷入癱瘓,避免公司僵局。

2.2在公司資本風險監督下可以相互調節

由于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資合特性,在于匯集巨額資本產生規模經濟效應的同時,分散股東投資風險。因此,企業所有者的股東也許并不具備經營企業的時間和精力,他們僅是希望投入一定的資本然后獲得相應的收益,至于公司具體如何運營可能其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去關心。而大量資本匯合性特點又會進一步導致股東的進一步分散化。由股東直接管理公司或者是直接去監督經營者的想法因為不具有可操作性,便只能是成為一種烏托邦式的空想。專門機構監督機構的設立,可以使得股東從對經營者的監督工作中解放出來,同時專人監督會使得監督效率更高。雖然單獨設立一個機構來履行監督職責又有其造成不可避免的制度成本,但是,只要由此成本帶來的收益大于成本,即可說明該制度的合理性。

3結論

綜上所述,公司監事會制度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司職權部門分權制衡、降低成本的必然選擇。而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利機關,對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決策,有權選任和解除董事,并對公司的經營管理有廣泛的決定權。公司想要在內部整理公司結構,就必須清楚兩者之間的異同點,才能做出最理想藍圖展望。

4參考文獻

【1】《公司法》38條-102條-103條

【2】劉芳-完善我國公司監事會制度的法律思考-中國監事工作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