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運用國際化戰略打算

時間:2022-11-21 10:45:00

導語:建筑企業運用國際化戰略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企業運用國際化戰略打算

當前,我國建筑企業較多地都陷入一種缺乏明確戰略、行業門檻過低、管理水準不夠、財務管理尤其是風險管理欠佳等一系列困境中,為了能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拓展更廣闊的市場、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我國建筑企業應在積極創新企業管理模式的基礎上,致力于國際市場的開拓和鞏固。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企業國際化,這成為我國建筑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要思考和解決的重要課題。在本文中,筆者擬初步探討建筑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一些必備條件和有效策略。

一、我國建筑企業發展國際業務現狀分析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企業在發展對外工程承包業務方面,始終堅持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及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并立足于不斷提升的國家產業競爭實力,加快步伐,推動世界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國建筑企業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又大大提高了我國建筑企業的戰略實力,以中國土木、中國建筑、葛洲壩等諸多品牌為例,其知名度早已實現國際化。最近幾年,中鐵工、中鐵建等建筑企業更成為世界500強的品牌企業。但即使如此,我國建筑企業仍然與國外一流建筑企業存在差距,甚至仍不足以與之抗衡和競爭。

具體來講,我國建筑企業極其缺少復合型的國際工程總承包管理類型人才。在我國企業整體國際化經驗不足的客觀情況下,建筑企業內部人員不了解國際規則的現象便十分容易理解,特別是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走出國門的建筑企業缺少相應的法律保護,這無疑增加了國際化發展的風險,如果建立相關人才隊伍,建筑企業也就解決了這一問題。但是,如何構建一支善于與國外合作伙伴暢通溝通、具備技術才能和管理才能、熟知國外市場環境及其規則的復合型人才,這極大地考驗著我國建筑企業。世界宏觀經濟形勢對我國建筑企業的國際化產生不良影響,在參與國際項目承包過程中,項目合同多以美元計價,若人民幣升值,則建筑企業利潤隨之降低,進而我國建筑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地位被明顯削弱,加之國內經濟陷入高通脹的態勢,國內緊縮的貨幣政策又進一步考驗著我國建筑企業。

二、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的必備條件

在實現國際化的道路上,我國建筑企業必須具備以核心技術為重心和中心的專業整合能力。針對目前國際工程承包專業化與一體化發展的宏觀趨勢,我國建筑企業應掌握精、專、深的專業技術水平,具備提供項目咨詢、設計、施工、采購以及項目運營等各個環節服務的能力,即以核心技術為中心并對不同專業實行有效整合的能力。以美國Bechtel公司為例,該公司始終立足于核心技術的競爭優勢戰略,比如其在核電、核動力、海底隧道、近海鉆井石油平臺、石油化工等領域奠定了其核心技術競爭優勢地位,并成功實施了英吉利海峽隧道工程,還成為我國福建梅洲灣火電廠的項目總承包商。我國建筑企業也只有具備核心技術以及專業整合能力乃至豐富的承包經驗,才能夠真正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大型現代化的國際工程承包企業。

在實現國際化的道路上,我國建筑企業必須具備以核心業務為主體的多元化業務整合能力。從內容上看,核心業務為主體是要求建筑企業應掌握建筑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以此為主,有效整合項目投資、材料供應、設備生產以及項目運營等與建筑產業鏈相關的很有前景的上下游產業,從而打造一個戰略經營企業,發揮業務協同效應的綜合能力,全面提升建筑企業戰略層面的業務整合能力。

在實現國際化的道路上,我國建筑企業必須具備過硬的融資及資本擴張能力。國際工程承包發展的新趨勢表明,融資能力越來越成為國際工程承包商獲取項目的關鍵因素。強大而又穩定的融資能力已經成為國際工程承包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實現國際化的道路上,我國建筑企業必須具備大型、復雜性國際工程的跨國經營和管理能力。

三、加快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的有效策略

在加強企業管理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過程中,我國建筑企業必須努力實踐幾大策略,以打造和完善建筑企業國際化的基本能力和必備條件。具體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規章制度標準建設,提高與世貿組織成員國的國際通融性

我國建筑企業應加強法制體系建設,研讀國際工程各種標準和程序,強化《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建筑行業法律法規的實施,認真規范建筑工程作業,積極服務于建立公開、公正、平等競爭的市場機制,推動我國企業在國際建筑市場上有序競爭、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強化管理機制,構筑我國建筑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

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有利于建筑企業的發展。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為建筑企業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了有力的保證。我國建筑企業應把提高競爭力的重心放在管理體系的建立方面,進一步轉換企業的內部機制,強化企業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機制,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建立適應WTO和國際競爭要求的管理體系。

.強化科技創新,大力提高我國建筑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科技創新在企業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建筑企業應建立自己的科研開發中心。建筑企業應大力推廣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在收集市場信息、投標報價、施工設計、企業管理、經營決策等方面應普及應用計算機,提高經營決策質量,降低管理成本。目前,國內少數特大集團已開始嘗試建立“博士后流動站”,以期更好地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增強企業的國內國際競爭力。

.實施靈活策略,不斷加速我國建筑企業國際化進程

我國建筑企業要想在國際建筑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準確定位,合理制定和實施發展戰略、技術創新戰略和市場開發戰略,并根據國際建筑市場的不斷變化適時進行調整。應立足發展大局,接受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和有關協定與協議,改變被動狀態,主動出擊,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活動,在參與多邊貿易基礎上,積極與世貿組織成員國的建筑企業進行合作,提高企業競爭力,加速國際化進程。

.加大結構調整,加快實施集約化發展戰略

目前,國際建筑業宏觀環境呈現出新特點。我國建筑企業應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既要面向國內外市場需求,又要充分發揮本地優勢,堅持市場導向和發揮區域優勢緊密結合的原則。以市場為中心,充分發揮市場的引導作用,不斷調整結構模式,不斷優化資源配置。

此外,還要建立信息網絡,及時了解國際建筑市場的發展動態。21世紀是信息時代,將會有更多的建筑工程信息,通過各種渠道廣為傳播。我國建筑業應當及時捕捉和掌握國際承包市場的信息,制定相應的對策,有效地得到第一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