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途徑
時間:2022-04-18 10:58:56
導語: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中指出了中原地區建筑業科技創新現狀以及制約因素,闡明了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模型及主要內容,探討了構建中原地區建筑企業科技創體系的基本途徑,并給出建立新型人才管理機制、創建科技創新信息系統等相關建議。
關鍵詞: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激勵機制
1科技創新的相關理論
1.1科技創新與科技創新體系的內涵
“創新”是由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先提出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創新理論的價值,并迅速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研究科技創新的熱潮。科技創新是提出新觀點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的統稱,包含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站在新的角度對已知事物進行再認識等。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已經成為建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越來越依賴于科技創新[1]。科技創新體系是由創新主體、創新資源、創新環境等互相聯系和制約的各種要素組成的統一體[2],包括知識創新體系、技術創新體系和管理創新體系三大體系。科技創新體系可以通過不斷的自我調整與完善,挖掘整合不同要素的潛能,使體系充分發揮整體效能。
1.2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的特征
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的特征與其產品生產的特性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表現在:由于建筑產品生產具有單次性、固定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因此使生產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風險增大,從而使科技創新的組織與實施存在較大的困難。缺乏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建筑產品生產的特性造成了企業與用戶的交流比較困難,增加了經營效益的不確定性,而很多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又面臨著資金匱乏的壓力,嚴重阻礙了企業引進新技術和改造新工藝的積極性。缺乏科技自主創新的市場環境。受行業分割和管理體制的影響,建筑企業多限于某一具體工程項目的生產活動,導致其科技創新活動只不過是針對某一工程項目的工藝改造或管理改進,而缺少一些原創性的科技發明。
2中原地區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的現狀與制約因素
2.1中原地區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現狀
近年來,中原地區建筑業的科技創新發展勢頭迅猛,但與周邊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缺少自主性的科技創新和先進技術的應用,缺少科技成果的進一步開發,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科技創新趨同現象嚴重,科技貢獻率比重較低,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多數企業的高層決策者缺乏創新意識。
2.2制約建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發展的因素
制約建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發展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1)受到建筑產品特定生產方式的制約。建筑業作為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其建筑產品生產產地的絕對唯一性和作業區域的相對擴散性,對企業之間的科技信息溝通產生了較大影響,建筑業產業鏈上的各個參與單位需要負擔各自的創新費用并承擔一定的風險,工程項目的外部環境往往復雜多變,從而制約了建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與發展。2)受到支撐條件匱乏的制約。資金、人才與信息是建筑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所必須具備的三大基本資源。目前建筑企業利潤普遍較低,缺乏轉化資金,沒有可靠的投融資渠道,大量有價值的科研成果被閑置,傳統的教育方式使復合型的創新人才嚴重匱乏,信息市場的建設比較落后,從而制約了科技成果的轉化與實施。3)受到建筑市場競爭不規范的制約。建筑產品交易與其他商品交易的區別在于:建筑市場是先有商品交易而后才進行商品的生產,在建筑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單個工程項目往往被肢解成幾個工程,由多家建筑企業同時承擔施工作業,擾亂了市場秩序,打破了科學的工藝流程,影響了工程質量,限制了新技術在工程項目上的應用。4)受社會和政治背景的影響。由于建筑物和構筑物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建筑業一直以來都受到嚴密的行業管制和具體的操作規程限制,在建筑產品的整個生產和使用過程都會受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嚴格約束。這些限制和約束同樣制約了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的發展。
3中原地區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
3.1科技創新體系的基本模型
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的目標是通過持續不斷創新,將企業轉化成創新型企業,使研發制度化,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得以健康可持續的發展[3]。因此,建筑企業的科技創新體系應該是觀念與知識、制度與管理、研發與技術等各種創新活動緊密聯系和相互促進而構成的有機整體[4](見圖1)。
3.2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主要內容
1)觀念創新是一種思維和理念的綜合性創新。建筑企業的觀念創新就是要打破企業多年以來形成的陳規陋習,克服舊的思維模式,樹立全新的科技創新觀念,使企業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復雜多變的環境。在建筑企業觀念創新的過程中,管理層需要進行觀念創新,要善于處理遇到的各種問題,并應圍繞如何更好地開拓市場,引進新的管理理念,借鑒好的管理實踐,研制開發新技術應用和新工藝流程,合理使用新材料,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理念、服務理念和管理理念,從而不斷促進企業的觀念創新。2)制度創新是在建筑企業現有的環境條件下,通過建立新的、更能有效激勵員工行為的制度和規范,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5]。建筑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依賴于制度創新的積淀和激勵,使其固化。建筑企業的制度環境包括宏觀層面上的由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規以及微觀層面上的由企業制定的各種行為規范和制度。從調研中發現,在中原地區的許多建筑企業中仍存在產權結構混亂、組織機構不合理、缺乏激勵機制等現象,這些已經嚴重阻礙了其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與應用。3)激勵機制、競爭機制和發展機制共同構成了建筑企業的機制。其中,激勵機制是科技創新取之不竭的動力源泉。對企業員工的激勵方式多種多樣,這些緊密聯系和相互促進的激勵方式共同對科技創新人員起到作用(見圖2)。4)知識創新是新技術和新發明的源泉,是促進建筑企業科技進步的不竭動力。創建建筑企業的知識創新體系,應該讓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等積極地參與企業的科技創新,從基礎研究開始,將工程項目做為媒介,持續不斷地提升科學研究、技術協作、科技培訓等過程[6]。5)技術創新主要是企業在生產技術方面的創新,主要包括科技創新活動的參與者及其相互聯系構成的整個系統(見圖3)。6)在建筑企業的管理創新中,應該以企業的管理者為核心,形成合理的決策,建立周密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與職工緊密協作開展創新活動。建筑企業應建立明晰的權力層級,明確的決策主體,妥善處理好責任、權利、利益三者之間的關系,調整決策的形成過程,利用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持和適度分權,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決策的及時有效性。作為企業管理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建筑企業結構越來越趨向于扁平化的發展方向,有利于企業獲取較高的生產經營效益。因此,建筑企業需要盡早地整合優化企業的核心文化,改善組織結構和建設科技戰略,強化管理創新體系的指揮和協調,不斷提高企業的生產運營效益。
4建立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有效途徑
4.1發揮企業品牌與科技創新的整合效應
建筑企業在打造企業品牌的同時,要將其與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相結合,發揮二者的整合效應。無論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還是基層員工,都要樹立起質量就是生命的觀念,為此要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售后服務質量,愛護企業信譽,打造企業品牌。可以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增強建筑企業社會影響力,做好形象宣傳,提高企業知名度。此外,還可以通過多樣化經營,使企業品牌打入多個相關領域,贏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4.2建立新型的人才管理機制
1)建立開放式的用人機制。目前建筑企業的員工普遍面臨著工作環境苦、作業流動性強、工資待遇低等問題,企業很難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的科研人才,因此需要企業將人才引進與攻關課題研究相結合。2)建立優勝劣汰的人才使用機制。建立以崗位管理為主的人才使用機制,對每類人才進行跟蹤管理,讓員工時時處于一種良性競爭的動態環境中,使每個創新人才的潛力得到持續不斷地自我挖掘和開發。3)建立以貢獻大小和能力強弱為考評標準的評價機制。對企業的各類創新人才,應該根據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規定,建立以工程業績為考核依據,以品德、知識、能力等為主要考核指標的評價系統,制定客觀公正的人才考評制度,獎懲嚴明,發揮創新人才評價的真正作用。4)建立真正能夠適應市場需求的激勵機制。要采取各種各樣的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激勵措施,積極尋求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基礎知識、專利技術與科研成果之間的轉化方式,構建以價值為導向的創新激勵模式。5)建立能夠培養有創新精神的的人才培訓機制。把培訓作為人才資源開發的基本途徑,強化崗前培訓,建立完善的繼續工程教育體系,打造學習型建筑企業。要健全創新人才交流制度,可以采取輪崗互換的形式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優秀的創新人才。
4.3創建快捷有效的科技創新信息系統
科技創新信息系統是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企業的科技資源能夠充分地匯集和共享而建立的快捷有效的科技創新信息系統,該系統可以為建筑企業提供信息溝通的平臺,使科技信息資源能夠充分高效地進行共享與交流,為建筑企業的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服務,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全方位積極推進企業科技創新[7]。同時,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改善中原地區建筑企業科技創新的方式及手段,加速工程項目的科技信息集成系統的建設與發展,提高科技開發與管理效率,為企業開展異地項目研發、擴大經營范圍提供強大的科技信息支持。綜上所述,該項目的研究通過對建筑經濟學、科技創新學以及企業管理學等相關學科基礎知識的吸收與運用,探討了在中原地區應該如何構建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問題,并提出了構建中原地區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的有關措施與建議。
作者:王 頌 劉漢州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 河南大學
參考文獻:
[1]金維興,陸散弘,尚梅,等.21世紀中國建筑業管理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范維,王新紅.科技創新理論綜述[J].生產力研究,2009(4):164-166.
[3]申立銀,鄧小鵬.建筑業企業競爭力[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4]葉建峰.建筑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及戰略途徑[D].長沙:中南大學,2008:26-28.
[5]熊巍.大中型建筑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12:31-36.
[6]王頌,余萍.基于復雜性科學的建筑企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4(2):82-86.
[7]王希然,郭漢.對培育建筑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思考[J].科學管理研究,2003,21(6):45-48.
- 上一篇:會計核算方法選擇的影響因素
- 下一篇: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財務會計改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