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課程改革論文

時間:2022-03-05 10:13:09

導語:生產管理課程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產管理課程改革論文

“現代生產管理”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專業技術課程,具有較高的綜合性特點,其對人才的要求不僅是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基于此,項目化改革刻不容緩,它是以實施一個完整的工程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建立在綜合素質的前提上,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以工作技能為目標,以實踐活動為導向,將學生設為主體,培養生產、管理、技術、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根據多年的生產管理教學經驗以及近兩年項目化教學的實施情況,針對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中廠———連桿生產車間建造的項目化改革,從項目課程分析、項目課程設計、項目課程實施、項目課程評價4個方面介紹生產管理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具體做法。

1課程分析

通過本課程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現代生產管理的概念、內容及主要理論;掌握企業一線生產運作管理的相關知識和生產運作過程的組織、生產計劃的制定、生產過程控制等技能;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培養學生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畢業后能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及進一步適應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運用所學理論和方法解決企業生產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2課程設計

設置課程項目工作任務時應以裝備制造行業需求為導向,結合課程項目工作任務合理確定課程技能模塊,并依據課程技能模塊確定課程知識內容。在各項目及其各項目之下的各個模塊中將現代生產管理的基本技能、基本規則及基本知識融入在內,并通過工作任務的分析與完成,全面而合理的覆蓋生產運作管理領域所涉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即先獲得技能,然后再體驗知識。在學習技能的過程中獲取所需的知識。其編排依據是該職業所特有的工作任務邏輯關系,而不是知識關系。

3實施步驟

具體實施步驟編制成表,如表2所示。

4考核評價

將整個學習過程作為本門課程成績的考核過程,構建以能力為核心,兼顧理論知識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從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際操作技能、社會能力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考核。如表3所示。

5結語

通過項目化改革的實施,促進了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任務責任明確,打破了強調知識完整性的傳統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該模式培養下,學生初步具備了項目化教學的綜合能力,能更好地適應從理論教學向項目化教學的轉變,通過該模式培養的學生深受企業歡迎。

參考文獻:

[1]于敬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模式教學改革的實踐[J].船海工程,2014(2):73-74.

[2]劉靜.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項目式教學探討[J].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8(3):17-18.

[3]趙雋.加強實踐能力培養適應人才市場需求———現代企業生產管理課程教改總結[J].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04)

作者:趙艷妮 何亮 單位: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