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縣級電力市場營銷的管理方針

時間:2022-03-05 02:59:00

導語:小議縣級電力市場營銷的管理方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縣級電力市場營銷的管理方針

縣級供電企業作為配電零售企業,市場營銷是其經營管理的核心。

隨著電力企業公司制改組、法制化管理的不斷推進和電力行政管理職能移交地方政府,政企分開、網配分開、配售分開等改革舉措的逐步實施,電力市場化進程日益加快。縣級供電企業逐步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企業法人和經濟實體。縣級供電企業必須積極改革,建立新的營銷管理機制和體系,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效益。

一、影響縣級電力市場營銷的主要因素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縣級供電企業的市場意識不斷增強,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與其他行業相比,目前許多縣級供電企業在電力市場營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一)思想觀念落后,市場競爭意識淡薄,跟不上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

在計劃經濟模式下運行多年的電力工業,供電基本上以行政區劃為界,一個行政區劃范圍內只有一個供應商(供電局),客戶不能自由選擇供應商,供應商也不能跨越自己的供電范圍供電。這一特殊現象造成電力職工服務水平低,思想觀念落后于市場的變化,對市場經濟中的競爭觀念和供求規律一片空白,由此造成勞動生產率低下,企業經濟效益在低水平徘徊。大多數企業不能實現由生產管理為主向市場經營為主的轉變。

(二)管理體制比較僵化,沒有形成與市場發展相適應的營銷體系

目前的縣級供電企業不具備“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條件,主要表現在政企不分,行政干預多,責權利不明確。長期以來實行的“統收統支,收支兩條線”的經濟管理模式,致使供電企業缺乏應有的經營自主權,嚴重妨礙了供電企業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開展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供電企業機構改革遲緩,績效不明顯。農電體制改革也沒完全到位,許多部門還延續著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營業機構的設置基本上按行政區劃設置,造成營業站所數量過多,管理不到位,勞動效率低下。欠費數字虛假,結零現象不實,呆賬死賬大量存在。沒有面向電力市場完整的營銷體系,難以應付迅速變化的電力市場的發展。

(三)管理的手段不能及時的更新

目前的供電技術手段、管理水平遠不能滿足商業化運營要求。無論是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術手段以及經濟手段的運用,都難以適應電力市場的需要。在當前社會竊電成風,違章用電猖獗,拖欠電費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因為行政干預太多,法律顯得無能。在技術手段方面,一是電力市場的監測手段落后,沒有建立起負荷管理系統,電力銷售的抄、核、收全過程未能實現自動化;二是業擴報裝手段落后,從客戶申請到報裝接電、用戶檔案和合同管理主要靠人工來完成,同時由于機制不健全,未能形成業擴報裝一口對外;三是用電管理手段落后,報表分析、計量管理、抄表收費主要靠人工完成,在銷售環節人工干預過多,造成分析失真、錯抄、漏抄等現象時有發生。

二、開拓電力市場的方法策略

電力市場營銷是電力生產全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是縣級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主渠道。因此,必須確立電力營銷工作在企業運營中的中心地位,以取得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為最終目的的指導思想,建立起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全方位電力市場營銷服務體系。

(一)更新服務觀念,積極培養市場競爭意識和營銷觀念

縣級供電企業作為電力企業的最基層,應該從發展靠國家、效益靠政策、管理靠行政手段的舊觀念中擺脫出來,確立全新的服務觀念,贏得客戶信賴,最大限度地增加企業效益。

樹立商品和效益觀念。面對巨額電費欠款,如何維護好自身利益,如何更快、更多地推銷自己的商品—電力,應成為供電企業職工思考的熱點。要調整營銷戰略,把解決用電“卡脖子”作為擴大電力市場的重中之重來抓,生產調度部門應采取調度經濟運行,縮短檢修作業時間和故障搶修時間,采用帶電作業等多種方式來增加電能。

(二)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管理體制和機制

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管理體制和機制,目的是為客戶提供安全、經濟的電力服務,建立和完善現代化的營銷管理系統。縣級供電企業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電力市場營銷管理系統的技術進步,盡快建立以信息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為支撐的營銷管理體系,形成管理、查詢、監督為一體的用電管理信息系統,抓緊電力營銷信息管理系統和負荷管理系統建設;全力推廣“一戶一表”工程,大力推進自動遠程抄表建設,完善自動化抄表系統,實現用電計量現代化;改革收費方式,逐步完善銀行自動劃撥,建立負荷監控系統、配電管理系統和用電查詢系統,全面提高營銷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營銷機制。應把現在的用電部門改為“營銷中心”,將“用戶”改為“客戶”,將管制用電改為推廣用電,將“用電管理”改為“客戶服務”,把“電力供應”轉變為“電力營銷”,把“坐等客戶上門申請用電”轉變為"上門推銷開拓電力市場"。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負荷管理機制。要建立用戶負荷預測信息網,及時分析用電負荷結構,最大限度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電力。全面推廣高效、低耗用電裝置及技術,并提供咨詢服務。做好售后服務工作,定期進行用電咨詢與安全用電的宣傳工作。

(三)加強培訓,提高人員素質,為開拓電力市場培養人力資源

針對人員素質現狀,企業必須制定有效的措施,加大對職工的培訓力度,鼓勵職工參加自修、函授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職工的整體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同時,要著重加強對營銷服務人員的培訓、激勵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質營銷隊伍,把市場營銷工作不斷提高到新的水平。建立高素質的營銷隊伍,一方面在選拔營銷人員時要高標準嚴要求,要注重將文化、業務等素質好的人員優先選擇到主要的營銷崗位,并提高營銷崗位的待遇;另一方面還應加強對營銷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既要進行營銷理論的系統培訓,又要在營銷實踐中加大考核力度,不斷選拔優秀的營銷服務人員走上領導崗位。

(四)加快電網改造,強化電價的管理制度縣級電網薄弱是影響電力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家投入巨額資金對農網進行改造,實施“兩改一同價”工程,對于開拓電力市場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縣級供電企業要抓住機遇,在農網改造中不但要保證質量,還要提高科技含量,加快進度。同時,要改革農村用電管理體制和農村電價機制,全面推行“五統一”(統一電價、統一發票、統一抄表、統一核算、統一考核)和“三公開”(電量公開、電價公開、電費公開)。堅決杜絕“人情電、權力電、關系電”,取消中間管理環節,實現縣鄉一體化管理,建立統一有序的城鄉市場營銷管理秩序,積極開拓潛力巨大的廣闊農村用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