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設備安全管理研究

時間:2022-10-08 10:47:08

導語:食品生產設備安全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品生產設備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特種設備在社會各行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首先闡述了設備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對特種設備在食品安全管理和監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設備安全管理的措施和要點進行討論,旨在提高設備安全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關鍵詞:生產設備;特種設備;監察模式

一、設備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業的生產加工以及管理中,設備管理是不可或缺且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安全生產是生產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主要任務,而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則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步,所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夠在生產進程中有效避免事故發生,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奠定堅實基礎。從改革開放到現在,設備管理在我國的制造業中已然從傳統“經驗管理”逐漸轉變為現代化“科學管理”,而隨著食品安全法頒布并實施、各項食品條例以及食品準入制度的推行等,食品安全在食品加工行業逐漸被重視起來,其中對設備管理方面的要求尤為突出,那么新的內涵也就體現在了食品加工業的設備安全管理當中。因此,需切實樹立“生產經營服務的基礎是設備安全管理”的理念,促進企業員工重新認識食品安全防范工作以及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防范意識并積極采用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有效避免設備隱患的出現以及各類生產事故的發生。

二、特種設備在食品安全管理和監察中存在的問題

(一)監管系統老化。據不完全統計和調查,我國基層目前使用的特種設備綜合業務監管系統依舊是2002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推薦使用的系統,此套系統只能滿足當時的檢驗和安全監察工作需要。但社會是不斷發展和變化的,就現階段來說,該系統在實際使用上并不能實現實時和動態監督整個系統,其只能作為一種數據存儲庫以及登記證的發證審批系統來使用。1.安全監察基層的特種設備、綜合業務監管系統并不能在機構“三合一”時,同步將質檢、食品監察、藥品監察、工商等多部門的業務軟件進行完全的融合和整合,各部門的業務有自己獨立的體系,這樣很容易造成基層分局在軟件使用上的復雜,并分散從業人員的精力。2.就目前而言,監管系統的數據上傳口徑相對仍比較單一,而且特種設備的業務監管系統并沒有和檢疫檢驗機構的內部系統進行聯網互通,這就很容易造成信息流轉的不及時和滯后性[1]。3.因為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內容和側重點不同,在進行基礎數據的上傳時,對于特種設備相關參數的關注點和關注程度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這就有可能導致某些數據、參數錄入不全面,從而降低監察工作的效率,影響監察工作的有序開展。4.此平臺的軟件維護與開發公司均在外地,基層修改數據的權限因協調或是資金等問題而較為有限,因此一旦發生故障,便無法及時糾正錯誤數據、不能按照時間節點完成行政審批,從而讓此系統處于一個不信任的狀態。(二)人員權責不等。21世紀以來,因為特種設備故障或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起監察人員被無辜牽連追責的事例。就算監察人員對企業進行了例行的安全檢查且按照要求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進行了安全整改,事故發生后還是會被牽連,難逃被追責的命運。(三)企業安全意識淡薄。在《特種設備安全法》第13條中,對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和使用設備需要擔負的安全責任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的安全檢查中,仍能看到有些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使用人員、責任人員對于本單位的設施設備擔負較少的責任、不明確自己的責任、安全意識薄弱等現象,且某些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并未按照要求對管理人員、設備責任人進行相關的知識培訓和安全教育,個別單位還存在為減少檢驗費用和維保部門進行串通,減少巡檢和保養次數等。

三、設備安全管理的措施和要點

(一)細化特種設備安全管理。1.對各崗位人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并規定設備維護鑒定的規范和崗位的操作標準及規程,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整體工作的程序化和流暢性。工作的內容要對影響安全的因素進行全面覆蓋,將所有問題和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2.各部門和管理層要加強配合,確保工作接口暢通,及時進行信息流轉。3.在最大程度上明確企業所涉及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必要時可以采用紙質版的書面材料進行說明,盡量避免人為失誤、主觀臆斷、行為被動以及情緒、注意力變化而出現問題及差錯。(二)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1.分析匯總本企業對所有生產設備的使用情況和設備的現狀,按照對生產影響較大、沒有備用設備、處于生產關鍵工序以及有明顯的生物、化學、物理危害等性質對設備進行分類,并對企業安全的關鍵設備進行特殊管理和監察。2.對于企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到的關鍵特種設備,在進行安全管理時,需要安排專門人員進行重點的巡檢、保養和維修,進行常態化的評價和監測,確保重點設備備件的優先,對重點設備的操作進行有效的規范[2]。3.對企業內部的特種設備尤其是關鍵設備,要建立相應的管理臺賬,詳細記錄巡檢日期、人員、維護保養方法、易損壞部件、關鍵部位、備品備件、安全措施等。4.作為企業日常運作和生產的一部分,特種設備需要被列入關鍵設備中,并納入到企業安全監控的范圍之內,而且要在國家法律法規、相關技術規定要求的范圍之內,對特種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并按照要求和周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對設備進行技術鑒定和維護保養。(三)促進監察隊伍建設。要想順利開展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最基礎的保證就是要建設一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執法隊伍。社會的發展及目前安全形勢的變化,讓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必須要有所整治和提升。1.要加強人員的思想建設,對機構人員進行思想、思路和人員三個方面的融合。同時,加強一線員工的業務和技能培訓,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力度。2.要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安全監察隊伍的穩定性。一般來說,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特殊性,所以需要具有一定基礎和專業素養的隊伍執行安全監察,而且還需要考慮隊伍中人員的年齡、能力等,盡量建立一個梯形的隊伍,從而保證監察隊伍的水平和執法能力。3.以目前的監察形式為基礎進行安全監察隊伍的建設、激勵。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制度,促進安全監察隊伍的建設,并努力兌現相應的優惠政策,為安全監察隊伍爭取更多的合法權益,以各種手段在最大程度上促進監察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四)樹立企業主體責任意識。一般情況下,使用特種設備的單位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更加關注經營而不重視安全管理,而且基本都會把安全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寫在紙上,但并不會按照相關的要求切實落到實處,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會相對較少。針對這種情況,作為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部門,必須要盡可能確保監察執法的高強度和壓力,盡量提升違法的成本,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安全責任的落實。為此,應做到:(1)加強隱患排查和整治的力度;(2)在節假日、會議期間,加強對特種設備的巡檢、檢查力度和頻次;(3)和政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交流;(4)在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安全獎懲制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設備是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基礎,當然,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企業的發展。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有效促進了生產設備對食品行業產生的影響,同時也增強了設備安全管理在整個設備管理中的作用。因此,不僅需要保證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還需要從業人員從思想、行動等多方面高度重視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對于設備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規定認真嚴格執行,對設備的安全運行管理進行有效強化,盡量避免發生設備安全事故,同時還需要企業對設備的管理方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及時引入新技術,促進設備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如此才能確保企業安全高效地開展生產經營,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祖祥.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管理的預警方法研究[D].福州:福州大學,2011.

[2]金玉花.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中存在問題及對策[D].長春:吉林大學,2008.

作者:曾紅衛 單位: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