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金融論文:小議金融創新對商行的啟迪
時間:2022-01-30 09:55:26
導語:銀行金融論文:小議金融創新對商行的啟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王繼工作單位:四川財經職業學院
商業銀行財務會計
(一)商業銀行的概論商業銀行是以獲取利潤為經營目的,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為主的多功能、綜合化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相對于一般企業而言是負債經營,它能夠創造存款貨幣,業務范圍廣泛、綜合性強。商業銀行的職能分別是信用中介職能、支付中介職能、信用創造職能、金融服務職能。商業銀行的組織形式主要是有四種形式,分別是單一銀行制、總分行制、持股公司制、連鎖銀行制。(二)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的創新商業銀行的財務會計的創新,本文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的業務來分析表述。在傳統上商業銀行主要有三大業務,分別是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和中間業務。金融創新以其新工具、新技術、新市場等為銀行業構造了新的融資模式和提供了新的金融服務方式。1.負債業務創新。商業銀行的資金來金融創新對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的影響源是由自有資本和對外負債所構成的,而自有資本相對于對外負債比例低,所以對外負債成為了商業銀行的依靠,決定了銀行資產業務的規模以及獲利的大小。自有資本是商業銀行得以成立、發展的基礎前提。可以說自有資本顯示了銀行的實力,增強了客戶對銀行的信心,也是銀行抵御風險的保障。對外負債,可以分為借入類和存款類負債。借入類負債是通過借入的方式來融集資金,主要途徑有同業拆借、向中央銀行貼現或借款、在公開市場上發行金融債券。傳統上存款大致可以分為活期、定期和儲蓄存款。活期存款可以由客戶隨時存取;定期存款必須是在約定的存款期限時間內辦理;儲蓄存款是個人為積蓄貨幣、取得利息收入而開立的,一般情況下不能簽發支票,它也包括了活期和定期等不同種類。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銀行負債業務現在有了新的存款工具,有可轉讓定期存單、自動轉賬服務、可轉讓支付命令賬戶、協定賬戶、貨幣市場存款賬戶等。2.資產業務創新。銀行的資產業務在傳統上都是以貸款為主,有短期、中長期信貸和抵押貸款等,其貸款利率和還款期限是固定的。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資產業務也出現了新的發展特點,表現在證券投資業務的大大增多,資產負債表中貸款與證券之間界限模糊;貸款的規模既有龐大的銀團貸款,也有為居民提供的小額信貸信用卡。現在經濟的發展拉動了消費的發展,消費信用成為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的主要項目,它可分為一次償還或分期償還的貸款及信用卡業務。住宅貸款是近年來銀行發展起來的最重要的資產項目。我國近年來也通過銀行房貸利率來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進行調節。3.表外業務創新。隨著銀行內競爭的加劇以及銀行業與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加劇,為了增強競爭力銀行業推出了多樣化的服務和產品。雖然表外業務沒有較多的利息收入,但是客觀的手續費也成了銀行收益的保證。銀行表外業務的創新有信托業務的創新、私人銀行的興起及支付和清算業務的創新。4.銀行債權的證券化。為了增強資產流動性、轉移信用風險而創造了新的貸款工具:銀行債權證券化。
金融創新對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是十分重要的。金融創新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存在兩面性,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可以從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兩個方面來說明。(一)金融創新對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的正面影響1.金融創新對銀行業務助推作用。銀行業的業務發展能力可以從它新的業務的資本增長能力、效益能力、拓展范圍大小等方面的指標予以衡量。金融創新使得銀行業務在原有的資產、負債、中間業務的基礎上進行延伸,金融工具的可交易性、收益、流動性等重新拆分、組合。新的金融工具被創造,擴展了金融市場的交易品種,擴大了銀行的業務范圍,方便客戶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業務,提高了銀行的經濟效益以及銀行的競爭力。同時,銀行業務的金融創新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政府的金融管制即利率管制,金融資源可利用程度得到了擴大而且優化了配置效果,也使得銀行的金融總量快速增加。促進了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使人們對資金安排不在是傾向于單一的儲蓄,加速了人們對投資的認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2.金融創新對銀行運營效率的提升。運營效率的提升體現在金融工具的創新、金融交易方式的創新,這使得金融機構對經濟體系的滲透力在不斷地增強。金融市場存在著系統性風險、浮動利率和在浮動匯率下跨國融資的利率和匯率風險、全球范圍的資金轉移和調撥等風險,通過銀行的支付清算系統、互換交易等,解決了過去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銀行業金融服務范圍擴大的同時,它的個性化和厚度也在顯著地增強,不同層次和不同需求的消費者都突破了時間、空間、地域的限制在創新中得到了滿足;隨著銀行金融創新,金融機構的盈利水平和資產都在擴張,為金融機構運營提供了動力。3.金融創新對銀行國際化的促進作用。由于生產的國際化和資本流動的國際化迅速發展,出現了大量的跨國公司,這些公司對銀行業的金融服務需求也是在增加,從而推動了銀行實行跨國經營以及全球性經營的戰略擴張的步伐。(二)金融創新對商業銀行財務會計的負面影響1.銀行體系內存在的不穩定性加劇。隨著金融創新的深入,金融自由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加速了金融創新的深度、廣度,銀行業受其影響競爭也在日益激烈,銀行破產、兼并的事件也在發生,這對于銀行體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造成了巨大的沖擊。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不僅是重創了美國的經濟,也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2.銀行體系面臨的風險加劇。由于金融工具、金融服務、金融交易等品種和方式的日益增多,使得原本一些風險被隱性化了,我們知道有些風險是能夠被消除的,但是有的風險只能被轉移卻不能被消除。金融創新不能減少整個金融體系的系統風險,還使得金融體系需要面臨新型風險涌現的難題。現在的新型風險主要出現在電子風險、表外風險、國際風險等。隨著計算機的普及使用導致了計算機犯罪風險,電子詐騙、網上銀行透支行為層出不窮;銀行業務的多元化也使得銀行間、金融機構間形成密不可分的關系,單一環節上的風險就可能形成連鎖的效應;銀行表外業務也造成了一些業務杠桿率過高、透明度較差,使得風險被放大;銀行的國際化使得風險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國界,會影響到一個地區甚至世界范圍。
對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建議
(一)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內的會計制度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中必須堅持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內的會計制度,健全商業銀行的財務會計制度,真實反映商業銀行的業務和財務活動,按照規定編制和銀行財務報告。(二)堅持依照和遵循《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規定商業銀行應該堅持依照和遵循《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規定,遵循銀行業金融創新的基本原則:合法合規原則、成本可算原則、風險可控原則、公平競爭原則等。(三)堅持履行和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2007年2月28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了針對銀行資本的指導意見,啟動了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工程。必須要履行好分類實施、分層推進、分步達標的三大原則以促進銀行更好更安全發展。從資產規模、風險管理水平、業務范圍及復雜度等方面落實,確保商業銀行的發展。(四)堅持做好金融監管的職責金融監管是防范和抵御金融創新中風險的主要手段。商業銀行可以說是一個經營風險的機構,內部控制是銀行管理風險的重中之重。一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是銀行經營的前提,是銀行持續發展的基石,是銀行實現其目標的重要保證。只有將內部控制落實好、完善內部機制、提升內部控制的技術手段等,才能使商業銀行自身更穩健發展,才能有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危機。(五)加強商業銀行資本管理和經營成本的控制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中國的經濟面對著國內經濟和國外經濟雙重變化的影響,金融市場多變使得商業銀行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商業銀行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性,其目的決定了它的經營目標,一個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也使得資產負債發生變化。加強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和經營成本的控制,健全銀行資產負債結構,通過補充核心資本和發行債券為銀行通過保障。(六)加強商業銀行財務報表的清晰度、透明度提供財務報表的目的是提供經濟實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變動信息。商業銀行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可以通過提供的信息來幫助他們了解銀行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以幫助他們進行經濟經營決策。最為重要的是通過財務報表可以對資產進行更符合實際的估量和測價,對未來事件、不利發展以及對收入和支出的敏感變化的估計。
隨著經濟開放程度地加深,金融創新的深入,商業銀行也在發生著變化。一段時間里商業銀行從數量、規模、業務范圍等方面都快速的增長,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動力。然而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為金融創新敲了一個警鐘,讓我們清楚認識到金融創新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而隨著次貸危機在規模和影響上的擴散,商業銀行也需要在金融創新的同時加強金融監督,必須遵守和履行好法律法規,加強對商業銀行信用、市場、操作等風險的管理控制,及時了解商業銀行的敏感變化,以促進商業銀行在金融創新中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