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對策
時間:2022-12-07 08:39:37
導語: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是鐵路貨運安全檢測監控與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車站各類貨運安全檢測設備及相關信息的全面整合,在提升貨檢作業質量和效率,保障貨物(車)途中安全、實現貨運安全信息共享和提升貨運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3年,在整合優化有關技術條件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原鐵道部頒布《鐵路貨運安全檢測監控與管理系統總體技術規范》(鐵運[2013]56號),為建設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標準。2014年,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發《中國鐵路總公司關于印發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鐵總運函[2014]325號),要求全路各主要貨檢站全力推進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部署工作。2017年,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下發了《關于公布貨運計量安全檢測監控系統和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運用考核指標的通知》(運營貨管電[2017]489號),對全路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應用管理工作進行評價考核,標志著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取得階段性成功,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正式投入運用。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在優化貨檢作業流程、改善貨檢作業條件、轉變作業方式、實現作業可追溯、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但是,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還存在以下問題。(1)建設工作不達標。由于投資限制等原因,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存在不按標準建設或降低建設標準等問題,制約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硬件建設不達標。超偏載檢測裝置、軌道衡、超限檢測裝置、高清視頻監控裝置等未實現全覆蓋或不達標,以及手持機和無線網絡建設滯后等,都造成貨檢站在組織貨檢作業時無法實現機檢代替人工檢查,無法有效提升貨檢作業質量和效率。二是系統間信息整合不達標。由于各系統存在信息孤島現象,信息共享不充分,導致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作為貨檢站各類貨運信息的匯聚處理中心的定位形同虛設。例如,存在列車到達預告不及時,超偏載檢測、超限檢測、視頻圖像信息等整合不到位,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無法編輯鐵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信息等問題,這些問題造成貨檢人員需要重復操作各類系統,導致作業人員存在抵觸情緒,不利于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進一步推廣運用[2-3]。(2)評價考核體系亟待完善。目前,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的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綜合運用排名辦法,評價過程為:①明確考核指標,即系統聯網率、數據上傳率、系統運用率、貨檢問題車發現率、問題車照片反饋率、問題車類別反饋率等;②對參與考核單位的各項指標進行排序;③根據重要程度對各項指標賦以相應的權重;④將各指標加權匯總、比較處理,確定各單位最終排名。通過綜合評價實現了對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運用質量的提高。然而,由于數據上傳率、系統運用率等指標計算標準低,造成其對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的評價能力不足。例如,數據上傳率的計算,每站24h內只要有一列作業信息即視為上傳率為100%,而無法反映24h內未上傳了多少趟列車;問題車類別信息完整不明確,如果由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對作業環節進行提醒、卡控,則無需設置專門指標加以評價。這些問題的存在,需要通過改進優化評價辦法加以改進。(3)保障管理機制不適應。在日常養護維修機制方面,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構成復雜,各子系統及其配套安全檢測監控設備種類繁多,專業性強,不同廠家設備無法通用,各子系統管理分界不夠清晰,給日常檢修維護、故障定責帶來很大麻煩,加上落實維護資金困難、缺少專業檢修維護隊伍等因素,難以形成運轉流暢的維修保障機制,造成檢修響應不及時,無法保證系統始終處于良好運用狀態。在運用管理保障機制方面,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認識上存在差異、系統故障多等各種因素交織,各站系統運用管理質量不均衡。例如,負責貨檢指揮協調工作的貨檢值班員在職業技能鑒定、崗位設置、工資待遇等方面的工作還不到位,影響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的勞動組織變革地有效推進。部分貨檢站尚未按照要求配齊配強監控人員,更有車站在系統應用后仍采用原有作業流程,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4-6]。(4)系統功能有待優化升級。目前,由于各站設備設施、管理方式、勞動組織等情況不同,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僅僅能夠滿足基本的貨檢現場作業要求,在個性化、友好度、管控手段方面存在值得優化改進的地方。突出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隨著勞動組織改革,普遍實行車號員與貨檢員并崗作業,而系統僅考慮貨檢作業需要,未能滿足車號作業要求,造成作業方式無法實現徹底變革,制約了系統發揮更大作用;二是貨檢站與站間安全信息仍然無法實時共享,人工拍發電報方式還無法取消;三是押運人管理系統尚未建立,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系統信息無法共享等,造成重復勞動,制約了貨檢作業質量和效率。
2提升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優化對策
2.1做好建設達標工作。針對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不達標的現狀,應進一步深化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工作。認真排查因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不達標導致的安全風險,從人防技防物防等多角度實現風險管控,對照標準加大投入,實現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達標工作。一是補強安全檢測監控設備。按照各類安全檢測監控設備設置標準,在貨檢站實現設備全覆蓋,消除盲點,可以對到達、出發車流進行檢測監控。二是升級改造相關安全檢測監控設備。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前期投入的設備,無論從建設標準還是實際狀態,都不能滿足目前的實際需要,應加快升級改造工作。例如,前些年建成的標清視頻系統,由于清晰度、視角、用戶體驗等已不能滿足現場貨檢的實際需要,應該逐漸替換為線陣掃描型的高清視頻系統。要推進超限檢測裝置的改造升級工作,前期投產的超限監測裝置標準低,不能滿足現場的實際要求,應當對此類設備進行更新改造,補強系統存在的不足。三是配置貨檢手持機。運用手持機可以解決系統“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實現原始信息的自動采集,更可以通過手持機的應用,改善貨檢作業手段,強化對貨檢作業人員的現場作業控制,提高貨檢管理水平。四是強化系統間信息共享。實現各系統間信息互聯互通,消除信息孤島現象,避免重復勞動,真正實現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作為貨檢作業唯一平臺或入口的定位。2.2完善評價考核體系。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評價考核體系是保障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應用管理質量的重要手段。針對當前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評價考核體系的不足,應設計全面、合理的考核指標,完善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評價考核體系,能夠真實的反映各單位在運用管理上的投入與工作成果。建議以各類貨運檢查信息100%通過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上傳為目標建立評價考核體系,以責任貨運檢查列車(指包括并不僅限于貨檢站到達列車、出發列車以及通過列車中在站停留時間在35min及其以上等需要貨檢作業的列車)數作為衡量尺度,增加數據上傳率,手持機使用率,重點車檢查率,機檢檢查率等指標,使評價考核體系更加全面。其中,數據上傳率是指系統上傳列數與責任貨運檢查列數之比,用以評價車站通過系統上傳檢查信息的比例;手持機使用率則是以手持機檢查的列數與扣除機檢的責任貨運檢查列數之比,用于反應手持機的使用比例;機檢率則以系統上傳的機檢列數與責任貨運檢查列數,該指標的高低可反映車站勞動作業制度變革的程度。其他指標的計算方法類似。2.3健全保障管理機制。管理職責明確清晰是保證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正常運營的前提條件。一是建立職責明確的日常維修機制。以專業化、集中修和狀態修為目標,建立健全隱患超前預防、專題攻關和應急處置機制,明晰設備產權、歸口管理單位和日常維護維修主體,明確分工,落實權責。二是建立保障有力的更新改造機制。安排專用維修保養資金,每年下達給設備維修維護主體,專款專用,確保設備(系統)故障得到及時、有效、專業地處置,保證設備正常運用。三是建立有效的系統故障定責機制。建立以貨運部門牽頭,信息部門等參與的故障分析定責小組,嚴格故障分析定責,以此督促各相關單位履行職責,提高設備養護維修質量。四是嚴格落實責任制。對管理混亂、設備故障長期得不到根治的車站應按照相關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五是建立有力的激勵保障機制。應積極推動貨檢值班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形成適應現場需要的定員標準,以優厚的工資待遇吸引具備一定組織指揮能力的人員到貨檢值班員的隊伍中來,同時,要根據設備設施配置情況,積極推進勞動組織改革,完善適應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的作業流程,以機檢或人機分工檢查代替人工檢查,充分實現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提質增效的作用[7]。2.4強化系統優化升級。結合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的需求,進一步完善與拓展功能,為各級貨運管理人員提供信息技術支持。一是解決站與站間信息互通問題。通過貨檢作業信息站間聯網應用,規范貨運管理工作,減少各層領導協調工作量,提高自主管理能力[8]。二是實現系統間信息互通。推動鐵路貨運安全檢測監控與管理系統建設工作,通過建設押運人管理系統,完善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與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系統信息共享,為貨檢作業減輕負擔[9]。三是推動實現貨檢現場作業控制信息化工作。應用類似于全球定位系統(GPS)查詢、電子圍欄等技術,改變目前需要人工干預的作業狀態更新模式,實現難以造假的行為管控模式,提升現場管控質量,有效保障人身作業安全[10]。四是建立各類設備、子系統自檢管理界面。實現各類安全檢測設備運營狀態的實時監控,便于及時發現問題,落實責任[11-12]。
3結束語
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作為貨檢站各類貨運安全信息的匯聚點,對提升鐵路貨運安全管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鐵路部門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安全穩定有序的內外部環境。提升鐵路貨檢安全監控與管理系統的應用管理,能有效增強貨運安全管理控制能力,夯實貨運管理基礎,提高貨運信息化水平,保障貨運持續安全穩定有序發展,確保鐵路貨運安全持續穩定。
作者:王飛 單位: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鐵路貨運服務質量管理研究
- 下一篇:加工企業食品安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