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金融模式研究

時間:2022-03-02 10:25:24

導語:物流企業金融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企業金融模式研究

摘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中,新時期市場經濟持續增長,各個行業領域呈現良好的發展前景。中小物流企業作為市場經濟增長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經營和發展中面臨著嚴峻的市場挑戰,成為制約中小物流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之一。而供應鏈金融模式作為一種創新型的融資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強調企業和銀行之間的相互促進和持續發展,構建良性互動關系的金融模式,對于中小物流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意義較為深遠。文章就中小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模式進行分析,客觀闡述物流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對策予以實踐,以期推動中小物流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

關鍵詞: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市場競爭力;有效途徑

在市場經濟增長環境下,中小物流企業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競爭和挑戰,傳統的金融模式局限性較大,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實際發展需求,迫切地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是一種新式的融資模式,將其應用到企業供應、生產和銷售等各個環節,供應鏈企業之間的緊密聯系,為弱勢的環境提供貸款融資服務,進而整合資本,促使供應鏈可以更加順暢、高效地運行。供應鏈金融模式是企業、銀行之間互利共存的衍生品,對于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意義較為深遠,具有較為突出的價值和潛力。在供應鏈融資中,對信貸風險的有效控制,實現對金融要素的整合,可以大大提升結算效率,提升客戶群體的信賴度和忠誠度,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由此,加強供應鏈金融模式在中小物流企業中的應用,有助于改善其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優勢,為后續相關工作開展提供參考。

一、我國物流企業發展現狀

(一)企業數量多,規范性不強。縱觀當前我國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市場上的企業數量較多,但是整體規范性缺失。由于物流企業的準入門檻較低,只需要擁有幾輛車和幾個司機,就可以成立一家物流企業。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導致我國的物流行業空前繁榮,物流企業數量不斷增長,逐漸成為一個物流大國,但并非是物流強國。究其根本,在于絕大多數的中小物流企業停留在初級的配送領域,整體規模較小,配套社會不完善,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偏低,加之缺乏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導致企業運營不夠規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脫穎而出,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二)服務手段單一,附加值偏低。中小物流企業的業務收入主要依靠運輸、配送和倉儲等業務實現,這些業務較為落后,難以滿足新時期中小物流企業業務收入增長步伐。故此,需要中小物流企業尋找新的利潤市場,提供更多增值物流服務來拓寬業務量和業務范圍,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是新時期物流企業發展的主要趨勢。而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出現,恰巧為中小物流企業增值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需要物流企業能夠對現有的供應鏈金融優化和完善,積極參與其中,準確把握自身定位,從而發揮企業的優勢,提升增值服務質量,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利益,推動物流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三)運營成本高,市場競爭力不足。中小物流企業想要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降低運營成本是一項主要措施。盡管當前我國物流行業發展前景較為可觀,但是中小物流企業運營成本卻始終居高不下,導致利潤率較低。尤其是一些單純靠運輸業務為主的物流企業,難以維持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業務量較大,為了創造效益,不惜一切代價的壓低貨運價格,或是超載運輸,在一定程度上為運輸埋下風險和隱患。究其根本,在于新時期燃料、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上升,貸款利率上調,企業資金利用效率偏低,導致企業的運行受到嚴重阻礙。由于物流成本的增加,所以物流市場價格隨之升高,物流成本上升。也正是這樣的問題,導致中小物流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迫切地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二、供應鏈金融模式發展情況

(一)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模式,在物流企業中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業原本的融資困難問題,為企業提供充足資金支持企業運行和發展。同時,也為新時期的中小物流企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和道路,借助供應鏈金融可以實現對物流企業運輸、倉儲和運輸監管的目的,拓寬業務空間,為企業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從供應鏈金融的特點來看,主要是將以往授信條件進一步調整和改變,打破了以往只有固定資產和有形資產才能抵押的規定。將處于貿易流轉狀態和其他要求的物流產品作為授信條件,可以實現信息活動的有效控制,推動中小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物流企業在發展中,物流金融是在現代物流供應鏈中,借助金融工具組織價值增值的融資活動。物流金融服務中,以材料和商品進行貸款,以此來解決企業融資問題,提升資金流轉率,降低結算風險,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物流運行中的融資服務,銀行介入其中,提供倉單質押貸款、存貨質押和融通倉,可以提升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能力,解決融資問題,推動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其中倉單質押貸款融資方式,主要是指企業將商品存入具有認可資質的第三方監管機構中,第三方倉單進行抵押,達成融資的目的;存貨質押,是由具備出質資格的信貸結構做擔保,將抵押物對銀行出質,與銀行進行業務往來,將資產由第三方監管機構保管;融通倉融資是一種集成式創新服務,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物流運行中,發貨人將貨權移交給銀行,銀行對物品進行評估,將貸款交給發貨人。通過對上述融資模式的分析來看,應收賬款融資期間并不需要物流企業參與,難以在其中找到作用點。在倉單質押、動產質押和保兌倉融資模式,將其作為質押貨物,實現對物流的運輸監管,為后續的貸款企業出具倉單。與此同時,還可以實時了企業的銷售情況和產品質量,盡可能降低銀行授信風險,構建和諧的業務關系。(二)中小物流企業應用供應鏈金融的作用。中小物流企業在經營發展中,應用供應鏈金融可以有效改善傳統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提升企業專業優勢,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溝通和聯系,為企業提供倉儲監管和貨物運輸服務。對監控企業經營活動的實時監控,了解產品銷售情況,對于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一旦出現信貸風險可以及時向銀行預警,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當前我國很多的物流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通過供應鏈金融可以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當前市場上的物流企業以大型物流企業為代表,資金實力雄厚,市場競爭優勢較高,物流運輸、倉儲經驗較為豐富。同時,企業具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可以通過現代化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全方位管理和控制,是新時期供應鏈金融的代表。但是,市場上的中小物流市場競爭優勢不高,難以在商業銀行中獲取充足的資金支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三、中小物流企業運用供應鏈金融的有效途徑

中小物流企業在經營發展中,一個首要的任務就是運用供應鏈金融模式,改善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為企業長遠生存和發展提供充足資金支持。而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商業銀行占據優勢地位,主導著話語權。中小企業由于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所以在供應鏈金融方面處于劣勢地位。物流企業主要是負責對貨物的監管、運輸和倉儲,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需要在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基礎上開展工作,獲得銀行同意。故此,物流企業需要獲得商業銀行的認可,充分發揮供應鏈金融優勢,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打造一支高素質銷售隊伍。中小物流企業在市場經營和發展中,為了能夠提升市場競爭優勢,應該整合資源優勢,打造一支高素質銷售隊伍,需要成立專門的部門負責供應鏈金融工作開展。主要內容,主要是向銀行推銷企業自身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提升產品質量,提升人員的專業素質,以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大的優勢。在一次次的自我推銷和自我展現過程中,可以提升企業信譽,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企業的經營規模較小,資金實力不強,但是企業形象和信譽良好,自然可以獲得商業銀行的青睞和信任,從而獲取充足的資金支持,享受銀行的信貸服務。(二)推行金融和物流的整合運營模式。推行金融和物流的整合運營模式,有助于為物流企業提供充分的資金支持,具備更高的市場競爭優勢。同時,物流企業需要具備足夠實力和規模,運用現代化技術輔助工作開展,而UPS在這方面最為典型,在收購美國一家國際銀行后,將其改為UPS的一個部門,組件UPSC,開始為企業提供金融物流服務,企業的運營資金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三)延展供應鏈。物流企業應該進一步延展供應鏈,在物流供應鏈內部,無論是經銷商還是供應商,都是物流企業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物流企業擁有大量客戶,在提供供應鏈金融期間,中小企業均需要貸款支持,而這樣必然會有部分重疊企業,為銀行與企業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與此同時,企業積極發展客戶關系,積累更多客戶資源,提升市場占有率。(四)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通過與銀行部門的深入溝通和交流,即便一次次被拒絕,但是總有一天銀行會被誠意打動,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對于企業生存和發展意義深遠。中小物流企業市場競爭優勢較弱,所以需要加強與銀行的溝通和交流,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更為關鍵的是,物流企業之間同樣需要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可以選擇與物流園合作,選擇參與供應鏈金融方式,明確企業的功能定位,切實提升企業的服務能力。(五)加強企業信息化建設。物流企業應該注重信息化建設,運用現代化技術建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改善傳統技術的缺陷和不足,降低人工勞動強度,促使物流企業逐漸朝著機械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同時,通過建立自動化系統,除了提升物流作業效率以外,還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操作風險系數。(六)塑造良好企業品牌形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物流企業通過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應用,首要一點應該加強企業品牌形象的塑造,將企業信譽放在首要位置。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銀行和客戶的信任和支持,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謀求長遠生存和發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中小物流應用在供應鏈融資,可以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實現對金融要素的整合與信貸風險的有效控制,大大提升結算效率,提升客戶群體的信賴度和忠誠度,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謝世清,何彬.國際供應鏈金融三種典型模式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3,27(4)

[2]馬倩云.物流企業主導供應鏈金融模式的案例研究[J].現代企業文化,2016,11(27)

[3]王玉波.基于供應鏈金融的物流企業發展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3,35(6)

作者:吳樹通 單位:廣西中外運久凌儲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