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服務中的人性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18 06:22:00
導語:物業服務中的人性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關于物業服務中的人性化管理,想信更多的物業同仁們都有著自己較深刻的認知,這里我想通過一個真實的案例對這一點淺顯的剖析,以試圖從中探尋出這一管理理念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性意義。唯愿各位能從中悟出一些有關這一論題的現實道理,透過其現象看本質,總結一點經驗并提煉一些教訓。
眾所周知,在一個物業小區內,業主與管理處之間的關系是何其的奧妙又是何其的重要,可以說,只要是處理好了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個小區的釋重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可實際情況往往并非如此,在很多物業小區,業主與管理處之間的關系難能融洽,甚至是充滿敵意,可想而知,在這種狀況下又談何構建和諧社區促進企業發展?物業管理不過是一個保本微利的行業,企業的生存之本說到底還是來源于業主們所繳納的各項費用,一旦雙方關系僵硬,相互對峙,則必然導致雙方的不理解乃至不合作,就業主這一方而言,可能就會拒絕繳納各項費用,這無疑就將物業企業推向了生死攸關的邊緣!典型示范資金鏈條的斷裂,物管企業的正常工作可能由此陷入停滯甚至癱瘓。下面所要說的這個實例就基本上印證了這一點。
這是一個位于粵北某市的大型物業小區,負責其物業管理的是其公司麾下的一家物管企業。該小區規模龐大,設計合理,環境優美,配套功能設施完整、全面,可以說是開發商的得意之作。物管公司進駐小區后,的確也是躊躇滿志,對前景充滿了信心。然而企業運作近一年之后,問題就開始出現了,并越來越復雜。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絕大多數業主拒絕繳納或惡意拖欠物業管理費、水電費、車位費等各項費用;二,大多數業主拒絕同管理處合作,對管理處的要求和工作計劃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三、業主們頻頻同管理處發生爭執,吵鬧,甚至張貼小字報,公開向管理處叫板,發難;四,車輛強行沖卡,不刷卡,不登記。管理處方面由于該收取的資金不到位,整個管理工作的開展受到嚴重制約,計劃打亂了,人心也渙散了,工作停滯不前。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上述情況呢?
原來該管理處自接管樓盤后,一開始就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高,儼然成了小區里真正的主人和“領導者”,動輒對業主發號施令,頤指氣使,完全不顧及業主們的情緒,讓業主們一開始就有些不滿甚至反感,這同時也為以后的危機埋下了禍根。業主們紛紛入伙收樓后,大面積的裝修開始了,正是這樓盤的全面裝修,一時間將管理處和業主之間的矛盾演變到了難以調和的地步!該管理處自從成立以后,便制定了較為嚴密、細化的裝修管理公約,對業主的裝修進行了約束,如:不破壞房屋承重結構、不占用公共部位、不影響他人生活起居、不準搭建陽光雨篷,不準改造陽臺,不準修改外觀設計,不準改變房屋使用功能等等,制訂這些嚴格的裝修規定的出發點是好的,嚴格執行有利于遏制違章裝修的行為。但由于業主們對亂建亂修的后果并不了解,他們認為這些規定侵害了他們的個性化利益,對管理處的行為產生不滿。一時間,糾紛和爭執此起彼伏,互不相讓。管理處的態度是:原則立場不容改變,所以堅決制止,而業主的觀點則是他們應有高度的自主權,雙方僵持不下,紛爭突起。這當口,管理處并沒有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解決爭端,而是加大力度,態度強硬,派遣安防人員對違章裝修進行粗暴制止,強制性地停水停電,或采取罰款等方式。種種強硬的作風加速了矛盾的進一步惡化,大多數采取的態度是堅決抵抗,拒不合作,甚至威脅恐嚇管理處工作人員,被停電的采取自發電的方式繼續裝修,雙方嚴陣對抗,整個小區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態勢。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盡管管理處關于裝修的約束是合理合法合情的,但由于其粗暴的缺乏人情味的管理服務模式,使得其與業主之間缺少一種良性的溝通,導致雙方在情感上產生嚴重的隔閡。隔閡無法化解,相互抵觸和敵對的情緒就不斷隨之加深,矛盾愈演愈烈,越發不可收拾。那么物管企業到底應如何同業主接觸、溝通特別是在出現分歧,產生矛盾的時候?是強權壓制,唯我獨尊,還是心平氣和地禮恭謙讓,以德服人?很顯然,該管理處并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采取壓制性的管理作風對待業主,這豈能讓業主們所能接受?要知道,業主們普遍都有著強烈的維權意識和主人情結,養尊處優的他們通常是吃軟不吃硬,想要以強硬手段壓制他們根本行不通!不同的交涉方式,可能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這就關乎溝通的力量。事實證明,只有以誠相對,以禮相待,以德服人,才是最具力量的溝通之本,也只有這樣充滿人情味的交流方式,才最具說服力,最易感化人心。相反,擺出一幅居高臨下的架勢,指手劃腳,吆五喝六,咄咄逼人,這起碼從一開始就給了人一種不愉快地感覺,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即使是想合作也因為咽不下這口氣而拒不表態,置之不理。還是以裝修作業為例,比如,業主想拓寬陽臺,按規定是不允許的,管理處究竟該如何處理?是強行制止?從上面分析的來看,極有可能行不通,甚至適得其反,擴大了矛盾加劇了沖突。那么,為什么不試一試軟制止的辦法,采取攻心的策略呢?如,管理處的領導或相關工程責任人親自約見或造訪業主,先不制止其違章行為,而是以極其親切、活躍的交談方式與之進行情感溝通,逐漸切入主題,申明大義,動之以情,明之以理,力求以誠摯感化苦惱。交流中,特別要誠懇的請求對方顧全大局,為整個小區之大家庭著想,為共同擁有的家園更加進步而著想,請放棄小家庭之得失……相信這樣的交流一定會取得效果。就算遇上個別難以通融的,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或改變交流方式,以更具人情味的途徑打動其心。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具體工作中我們可以設計更多更好的交流方式,因人而異,因地制宜,總會達到目的的吧。例如,在同一時間內違規改建的業主太多,可能無法一一跟進說服,我們可以將當事業主一一請到管理處,集中在一起,以茶話會的形式熱情洋溢地同他們進行氣氛融洽的對話,讓整個會議形成一個“我們大家的家園我們大家來出主意”的鮮明主題,這樣既把問題推向了業主自身,同時又賦予了業主足夠的權利,使之心悅誠服,而問題或許就會因此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這是談的有關裝修工作的一個方面,其實,該小區在其他幾個方面也存在著缺乏人性化管理概念的問題,比如,針對業主的有償服務工作。該小區為了搞創收,盤活經濟,一直鼓勵維修作業人員加大力度施行有償服務作業,這樣一來,作業人員針對業主的服務基本上是不留情面,事無巨細開口便是錢,這同樣讓業主感到心里發堵,他們不禁要問,管理處到底是在搞服務還是在搞創收?這不能不說是該管理處又一個決策上的錯誤。誠然,有償服力是必需的,但也要做到張弛有度,且要考慮到策略,不能一概而論一味收錢,我們應該分析業主的心態,理解他們的情緒,適時適度的做一些免費的上門服務,特別是一些不費成本和人力的技術性服務,以獲取一些感激和信譽,為以后的工作做好鋪墊,這樣的話業主可能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變質疑為信任。反之,做任何一點事情諸如搬一罐煤氣換一只燈泡都利字當頭開口要錢,業主們肯定會對管理處失去信心,可能以后的工作根本就不讓管理處插手,寧愿到外面去找維修工,在同管理處的合作方面也會大打折扣。如此一來,吃虧的最終還是管理處自己。公務員之家
還有,在業主車輛進出小區門崗這一塊,該管理處的服務方式也不盡人意。可能上平時缺乏對員工進行相關的“微笑服務”的素質思想教育吧,業主駕車進出小區時,門衛通常的做法都是,揮手示意停車,并要求驗卡,態度嚴歷,語氣冰冷,仿佛業主都是外來人似的,這樣多少讓業主感到有些厭惡,久而久之,拒不合作惡意沖卡的事件便會發生,并可能愈演愈烈。其實,像這樣細小的問題完全可以處理得更好,如,面對業主笑臉相迎,遞上一句“早上好”或“歡迎回家”等有人情味的問候語,這樣至少讓人的心情舒坦一些,不主動配合就有些說不過去,即使有個別比較蠻橫不肯合作的,一次兩次由著他又何妨,只要每一次的態度不變,到了第三、第四次的時候再誠懇告知“您已經好幾次都沒刷卡了,還是麻煩您合作一下吧。”這樣時間一久,業主自身都會覺得不好意思,進而轉向主動合作。
得人心者得天下。做好物業管理,毋庸置疑,最重要的當屬與業主同心同力搞好小區建設。只有在情感上給予更多關懷,更多體貼,才會得到業主的理解、支持,而所有的工作就都會有條不紊秩序井然。要相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物業管理企業說到底還是由業主們支撐起來的,物業管理服務工作的開展歸根到底離不開業主的支持、理解。細細想來,這也應算是一個顛撲不破的行業真諦吧。
- 上一篇:我國物業管理的服務創新論文
- 下一篇: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培養措施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