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薪酬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18 10:05:49
導語:酒店薪酬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薪酬作為最根本性的初次分配,在合法的前提下應當遵循公平、激勵、競爭、經濟的原則,并結合酒店的類型、所處區域的經濟發展、酒店的競爭策略等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酒店的薪酬組合方式,設計出切實可行的薪酬體系。
1.1公平性原則
亞當斯的公平理論認為,人能否受到激勵,不但受到他們得到了什么而定,還要受到他們所得與別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公平理論的基本觀點就是:當一個人做出了成績并取得了報酬以后,他不僅關心自己的所得報酬的絕對量,而且關心自己所得報酬的相對量。因此,他要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來確定自己所獲報酬是否合理,比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今后工作的積極性。當有人感到不公平待遇時,在心里會產生苦惱和焦慮,呈現緊張不安,導致行為動機及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現逆反行為。所以,筆者認為公平性原則是薪酬設計中的首要原則。因為初次分配的不公平,較難在更高層次的分配中加以扭轉,而酒店的特點———主要商品就是服務,決定了酒店的服務工作是其生命線,分配的公平性是激發員工在酒店服務工作中的積極性和動力。
1.2激勵性原則
激勵性即差異性,就是要求酒店在薪酬設計中,在體現多勞多得分配原則的同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崗位之間工作要求(服務質量)差異、責任大小、技術高低,以及各崗位在酒店運行中為提高質量、增進效益所發揮的作用,適當拉開薪酬水平的差距,從而實現酒店決策層的薪酬策略,真正體現按照貢獻大小分配的原則,引導員工在酒店內部關鍵崗位競爭上崗的氛圍,最大程度上發揮薪酬的激勵作用。
1.3競爭性原則
酒店要吸引人才,除了酒店整體實力、硬件環境、區位優勢等因素外,薪酬體系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所以,酒店在薪酬設計時,應根據自己的支付能力、所需要人才的可獲得性等具體條件,將酒店的薪酬水平確定在本地區酒店行業中等偏上的水平(一般情況下,可設定為比本地區酒店行業平均薪酬水平高15%為宜),使酒店的薪酬體系在不導致酒店負擔過重的前提下,在同行中保持一定的競爭力,達到吸引人才、激勵和留住優秀員工的目的。1.4經濟性原則酒店的企業屬性決定了其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薪酬標準的提高,雖然增強了酒店的競爭性及對員工的激勵性,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導致酒店人工成本的增加。再則,由于酒店屬勞動密集型企業,星級越高服務質量要求越高,機構與人員配置也就因分工細化而更加完備,勢必推動了人工成本的上升。所以說,酒店薪酬設計必然會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經濟性原則的要求,確保酒店的應得利益,并在實施中不斷修正和完善,保持薪酬體系的經濟性及其動態的平衡。
2薪酬管理基本框架的確立
在明確了酒店薪酬設計的原則后,酒店決策層就應考慮如何將酒店的發展戰略融入到酒店的薪酬體系中,體現激勵與競爭并存、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作用;人力資源部門就應該著手薪酬市場調查、崗位評價等大量全面細致的工作,確定酒店各崗位的薪酬水平,初步確立酒店薪酬體系的基本框架,為薪酬設計奠定最根本的基礎。
2.1確定薪酬策略
薪酬策略實際上就是酒店決策層依據酒店中、長期發展戰略,選擇適合酒店實際發展的薪酬體系及其結構。薪酬體系的組成結構,從其性質上一般分為三類,即高彈性類、高穩定性類,以及二者的結合———折中類。筆者認為,現代酒店業具有管理層次多、崗位性質差異大等特點,所以宜采用折中類的薪酬體系與結構,既有高彈性成份,以激勵員工提高績效,又有高穩定性的成份,以促使員工注重酒店的長遠目標。并針對酒店中各部門或崗位不同的經營工作性質,高彈性與高穩定性在薪酬組成中所占的比例拉開差距。如:在經營部門中,高彈性薪酬比例應占多數,可達60%~70%(最高不要超過80%),與經營業績掛鉤;而在后勤職能部門中,其工作量與酒店的經營業績并非成正比,故薪酬比例中應該是高穩定性成份占主要部分。2.2薪酬市場調查薪酬市場調查是指酒店采用科學的方法,通過各種途徑,采集本行業與酒店薪酬設計所對應崗位人員的工資福利以及支付狀況的信息,并進行必要處理分析的過程。科學的調查分析,能使酒店掌握當前薪酬與管理的新變化和新趨勢,有利于控制人工成本,增強酒店競爭力,為酒店調整員工薪酬水平提供依據,最終為薪酬設計奠定基礎。對此,在薪酬市場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要求和調查結果的用途,把握調查方向;其次要確定調查范圍,應選擇與自己酒店在星級、檔次、規模等相似的酒店,且相同或相近的崗位,其重點是把握可比性;再則,調查所收集的薪酬數據的啟止時間應當一致,便于數據的統計與對比、分析,提高薪酬市場調查的可信度。
2.3崗位評價與分類分級
崗位評價其目的在于通過崗位分析,量度酒店內部各個崗位的價值并建立起崗位之間的相對價值關系,也就是評價各崗位在酒店經營與管理中的價值,以此為基礎最大程度上保證薪酬設計時酒店內部的公平性。而崗位分類分級,是在崗位調查分析及評價的基礎上,采用科學的方法,根據崗位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對酒店各崗位從橫向與縱向兩個維度上進行劃分。其中,職系和職組是按照崗位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對崗位所進行的橫向分類;崗級和崗等,是按照崗位的責任大小、技能要求、勞動強度、工作環境等要素指標對崗位所進行的縱向分級。所以,在酒店薪酬設計前,應通過對酒店全部崗位的評價與分類分級,區別出不同崗位的類別和等級,作為酒店薪酬設計的重要依據和基礎。
2.4確定薪酬水平
薪酬水平就是酒店依據薪酬策略、薪酬市場調查獲得的信息、崗位評價及分類分級,所確定的酒店各崗位的薪酬水平線。一般來說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薪酬水平完全建立在薪酬市場調查數據的基礎上。即:將酒店的崗位評價數據與薪酬調查數據進行結合,以崗位評價數據為橫軸,以市場調查數據為縱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在坐標系中標出各崗位的崗位評價和市場調查數據,用最簡潔的直線將這些散點連起來,得到一條薪酬線;另一是完全由薪酬曲線來確定各崗位的薪酬水平線。即:先將市場調查的各崗位薪酬得出薪酬曲線,然后將各崗位的崗位評價得分代入薪酬曲線,最終得出各崗位的薪酬水平,其特點就是將市場調查的外部信息與崗位評價的內部信息結合起來,充分考慮了薪酬體系的內部公平性。
3薪酬管理的設計
酒店薪酬體系的設計,應以酒店發展戰略為導向,既要考慮到薪酬體系的外部影響,還應考慮到酒店行業特征等內部影響,圍繞薪酬設計原則,在市場調查與崗位評價及分類分級的基礎上,確定適合自己酒店的切實可行的薪酬結構與等級,確保酒店薪酬體系的適用性,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1確定薪酬結構
酒店業經常采用的薪酬結構主要由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浮動工資、技能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保險、福利等項目組成。酒店薪酬結構的確定,就是確定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員工的薪酬構成項目及其所占的比例。首先是薪酬構成項目的確定,需把握的是:不同工作性質及不同薪酬水平的員工薪酬結構,其構成項目可以有所不同。如:經營部門主要負責人和銷售人員,可設計為績效工資為主的高彈性的薪酬結構;后勤職能部門員工,應設計崗位工資為主的高穩定性的薪酬結構;客房整房員工可設計為以計件工資為主的薪酬結構;酒店高級管理人員及骨干人員,在薪酬設計時除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或浮動工資、獎金等工資項目外可增加職務津貼、股票期權等長期激勵項目。其次是各薪酬構成項目的比例確定,需把握的是:針對不同工作性質及不同薪酬水平的員工,其薪酬構成項目的比例應有所不同。如;銷售人員應側重激勵,則績效工資或獎金應占較大比重;后勤職能部門員工由于其工作相對來說不直接影響酒店的經濟效益,所以應側重保障,崗位工資或技能工資所占的比重就大一點,而績效工資或獎金所占的比例就會較小;而酒店高級管理人員由于其工作的成果可以自己控制,且對酒店影響較大,所以其薪酬結構中績效工資或浮動工資所占的比重較大;而位于酒店執行層面的一般員工(不包括計件制和銷售員工),由于其工作的成果有時并非能由自己掌控的,且對酒店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在其薪酬結構中績效工資或浮動工資所占的比重不應太大。
3.2確定薪酬等級和檔次
在當前酒店業中,由于經營模式、酒店規模、市場定位、發展戰略等不盡相同,薪酬等級也各不相同,但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分層式薪酬等級類型,其特點是薪酬體系中設置的薪酬等級較多,呈金字塔形排列,員工薪酬水平的提高是隨著個人崗位級別向上發展而提高的,目前大部分酒店采用此類型;另一種是寬泛式(也稱寬帶式)薪酬等級類型,其特點是設置的薪酬等級較少,呈扁平狀,員工的薪酬水平的提高既可以是因為個人崗位級別向上發展而提高,也可以是因橫向工作調整而提高的,目前少數經營業務靈活性強或內部人員調整相對較多的酒店有采用此類型的。所以,應采用何種類型的薪酬等級,則是各酒店視自己酒店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人從酒店業的發展來看,由于酒店的管理層次、崗位類別較多,且相對穩定,內部人員橫向調整也不算頻繁,故傾向于在目前酒店中還是采用分層式薪酬等級類型為宜。在確定了酒店薪酬等級的類型后,為彌補各薪酬等級中的人員向上一等級晉升發展的機會(等級越高職位越少),每個薪酬等級中視個人能力水平高低、歷次考核結果等情況,還應劃分多個薪酬檔次,特別是在服務員的崗位更應劃分比其他等級更多的檔次,以此鼓勵每個等級人員注重個人發展,在日常服務工作中爭先進創優質,并在考核中獲得較好的成績,從而激發各層次員工的積極性,真正發揮酒店薪酬體系的激勵作用。薪酬檔次的調整,應結合每年度績效考核進行調整,但員工或管理人員的薪酬檔次調整范圍,一般不超過該薪酬等級的上、下限。
3.3保險和福利項目設計
完善的保險和福利系統對吸引和保留員工非常重要,也是酒店完整的薪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酒店應適當提高保險和福利項目在薪酬結構中的比重,這可以使員工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增加對企業的忠誠度。員工個人的保險和福利項目可以按照政策規定分為兩類:一是酒店必須按政府規定的標準強制執行的,比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另一類是企業自行設計的保險與福利項目,常見的有人身意外保險、家庭財產保險、旅游、交通和誤餐補助、健康檢查、提供住房或購房補助、教育培訓等。員工常常會將這些保險和福利項目折算成收入,用以比較酒店的薪酬水平是否對其具有吸引力。對于酒店來說,保險和福利是一筆龐大的支出,但對員工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員工會習以為常,其激勵效果也越來越小,有的員工甚至對其中的某些項目還頗有意見。最好的方法是采用菜單式保險和福利項目選擇,即根據政府規定及員工的特點和具體要求,推出酒店自行設計的保險與福利項目,并規定一定的項目總額,讓員工自由選擇,各取所需,以滿足各個員工的特殊需要。綜上所述,酒店的薪酬體系設計,是酒店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課題,是酒店發展戰略的體現,其最終立足點就是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發員工努力工作、勇于創新、奮發向上的積極性,增強酒店的競爭力,實現酒店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酒店薪酬體系的設計,應符合酒店自身的經營管理特點,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有一套健全科學的考核辦法保證其有效實施,在實施過程中還應定期(至少每年度一次)進行薪酬市場調查,不斷完善酒店薪酬體系,始終保持其保障與激勵的基本功能,發揮薪酬的杠桿作用,實現員工自我發展與酒店兩個效益增長的共贏目標。
作者:陳稚康 單位:浙江平湖君悅酒店有限公司
- 上一篇:企業薪酬管理公平性研究
- 下一篇:農村基層衛生人員薪酬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