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學籍管理工作研究

時間:2022-06-26 10:43:13

導語:大數據時代學籍管理工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時代學籍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大數據時代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大數據在應用過程中有著統計方便、準確的優勢,得到了社會大多數單位的應用與發展。對于高校發展來說,人數眾多使得學生學籍管理工作量龐大,信息數量、種類都比較多,在開展統計工作時的難度較大。因此,在進行高校學籍檔案管理工作的時候,應用大數據能夠有效降低檔案管理工作難度,提升工作效率。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籍管理工作;研究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變革與發展,高校每年招收學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學生的入學信息、學籍檔案、成績數據等相關資料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給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當前,我國社會處于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期,對于數據處理與分析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在當前大時展環境之下,高校只有做好數據處理分析工作,才能夠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基于此,在全新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籍管理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創新,提升工作效率。

一、大數據時代及高校學籍管理特點

1.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大數據時代就是對大量的、動態化的、能夠持續的數據通過新型的工具進行分析,從而得出全新的、更具價值的信息。大數據擁有四個“V”,即Volume(容量),Variety(種類),Velocity(速度)和最重要的Value(價值)。Volume(容量):Volume是指大數據巨大的數據量與數據完整性。Variety(種類):Variety則意味著要在海量、種類繁多的數據間發現其內在關聯。Velocity(速度):Velocity可以理解為更快地滿足實時性需求。Value(價值):它是大數據的最終意義,即獲得洞察力和價值。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順應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及數據挖掘的綜合性應用發展,能夠將相關的信號轉變為數據信息,通過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轉化為相關知識,進而自動化的形成切實、具體的行動方案,極大提升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速度。2.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籍管理特點(1)學籍管理工作量增加。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高校教學規模在不斷的擴展,高校招生人數一年比一年多,相關的學生學籍數量也不斷增加,這就造成了學籍管理工作的任務量。大數據時代對于數據處理的要求及標準也在不斷增加,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數據處理工作,因此傳統的學籍信息記錄、分析、管理工作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需要加強改革與創新。(2)學籍管理種類增加,難度增大。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由于高校學籍管理數量的激增,管理工作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加。高校學籍管理工作不僅需要對剛入學的學生進行入學資格審核,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檔案的建立、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審查學業資格情況以及為畢業的學生進行畢業、就業服務等等。不斷增加的學生人數及管理種類提升了高校學籍管理的難度,過量的壓力極易造成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失誤,影響到學生們的切身利益。

二、當前高校學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學籍管理人員素質較低。大數據時代下對于數據型人才的要求有所提升,在進行數據分析是要能夠快速地在眾多雜亂無章的數據進行分析,找出最有價值的數據信息。但是就目前多數高校學籍管理人員的工作來看,由于這些人員幾乎都是從教師轉崗到管理層面的,缺乏專業性的學籍管理知識,對計算機的操作使用欠佳,相關數據分析知識素質較低,造成高校學籍管理工作開展效果較低,工作進程緩慢。同時,在高校學籍管理方面,缺少國家統一的政策、制度,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對學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沒有建設專業的學籍管理團隊,致使管理工作漏洞百出,數據信息跟不上時展。2.學籍管理工作不規范。我國教育一直處于一種不平衡的狀態,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無論從學校規模、師生資源、教學設備等方面來說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會造成高校學生學籍管理工作的不統一。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原有的學籍管理模式也已經無法適應當前學校的發展現狀。同時,高校內部進行學籍管理的各部門職能不明確,部門間的聯系較少,導致學籍管理工作中出現檔案遺漏、歸類錯誤等情況,加大了學籍管理工作量,帶來了許多的麻煩,大大降低了高校學籍檔案管理工作。3.師生對于學籍管理工作的不配合。在高校中,大部分學生與老師認識學籍管理工作是教務處的工作,與自己沒有關系,因此在學籍管理中很少參與,缺少配合相關部門完成學習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很多的高校學生對于學籍管理制度及相關的學籍等級流程完全不了解,對于學籍管理人員也不認識,就會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很多的錯誤。例如,有些學生會隨意地修改自己的學籍資料,學籍資料不齊全也沒有人告知等,耽誤了學籍登記。

三、大數據時代下高校學籍管理工作創新

1.創新學籍管理思維。在當前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高校的學籍管理工作在思維模式方面進行創新。通過對原先的管理思維模式進行創新,使其能夠順應大數據時展思維,提升高校學籍管理效率。同時,在進行思維創新的時候還需要結合當前高校學籍管理現狀,以在校生的數據信息為主,結合大數據特點,提升高校學籍管理數字化與現代化應用效果,更好的進行學籍整理、歸類,為學校更好的發展。例如,可以以學信網中的在校高校學生數據信息為依托,通過集結社會資源,進行現代數字化的學籍管理,提升校園智能服務水平,簡化高校學籍管理、數據信息整理流程,促使高校更好的為學生服務。2.增強學籍管理規范化。大數據時代下,高校進行學籍管理時,需要依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對整個工作流程進行規范化處理,完善學校學籍信息管理體系,加強學籍保密措施的提升等等。高校應用大數據的特點,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基礎之上規范學籍管理工作,使得管理工作高校、有序的開展。此外,高校學籍管理人員還需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增強自身的自律性,確保正常教學秩序的開展,提升高校教學質量,促進高校更好更快的發展。3.提升學籍管理智能化。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之下,高校學籍管理工作需要順應時代、科技的發展進行創新。當前高校學籍管理工作量大,種類繁多且復雜,在開展過程中難度大、效率低下。高校通過不斷的創新管理思維、加強操作規范化之外,還需要運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管理,提升學籍管理的工作效率。例如,在學籍管理過程中應用計算機建立學生們的電子信息檔案系統,設置查看權限與密碼,增強安全性。學籍管理人員只需要將學生的信息準確的錄入,就能夠在以后工作中進行及時的調取與查閱,可大大提升學籍管理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增加工作的準確性,較少工作錯誤的出現,實現智能化工作。4.增強學籍管理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大數據時代下的學籍管理不僅僅是簡單的錄入、管理,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籍信息依據不同項目進行分類,從中發掘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這就對學籍管理者的基本工作能力及素質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高校學籍管理首先需要對自身工作的特點進行全面的了解,正確認識自己的工作,在工作過程中端正自己的態度。同時還需要能夠熟練的操作現代化管理工作,對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這就要求高校學籍管理需要具備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思想,能夠及時的去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獲取最新的數據信息,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除此之外,在學籍管理工作過程中,管理者還需要加強自身的事業心與責任感,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總結問題與經驗,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確保高校學籍管理得以有序的開展。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高校學籍管理工作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學籍信息數量的增加,管理工作種類的增多、難度的提升,對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學籍管理人員更要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干好自己的工作為學校服務,在大數據時代下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確保高校學籍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劉焱.檔案計算機管理的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21)9.

[2]張瑩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檔案管理探討[J].知音勵志,2016(23).

[3]劉虹.大數據條件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的對策[J].時代教育,2016(23).

[4]侯英杰.“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思路探析[J].城建檔案,2015(06).

作者:魏然 單位:淮陰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