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在生產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08-20 10:32:36
導語:項目管理在生產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統的生產管理適合標準化大批量的生產時代,在當今鐵路管理機制根本性變革、以多樣化為特征的市場需求條件下,項目管理是一種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管理模式,本文對項目管理模式在鐵路貨車制造企業生產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生產管理;貨車制造;項目管理
1生產管理應用項目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隨著鐵路總公司的成立以及“一帶一路”的提出,鐵路貨車采購主體變為企業,企業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鐵路市場采購的個性化、專業化日益突出,面對小批量多品種與大批量車并行的新局面,生產管理再也不能局限于傳統的管理方式,識別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滿足頻繁更新的產品要求和提高生產系統的應變能力對當前傳統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因此采取生產組織項目管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傳統生產管理體系適合標準化大批量生產時代,以職能化和標準化的作業內容為管理對象,以計劃職能部門作為管理中心,而項目管理是優化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建立以項目為對象,具有科學的計劃、組織、協調、控制能力的責任系統,生產數量變化,材料價格波動和產品要求更新是當前制造業經營環境的特點,項目管理模式以項目需要的作業內容為管理對象,以針對作業內容的綜合項目計劃作為控制基準,以隨機的狀態差異和靈活的變更控制作為控制方法,科學系統的項目管理模式能夠實現對生產全過程的有效管控。
2生產管理應用項目管理模式的啟動
2.1組建生產管理團隊。組建以調度長為核心,調度員、作業計劃員為成員的生產管理團隊,并進行具體責任分工。調度長負責行使對車間的生產指揮權,對車間的生產管理工作統籌安排、組織落實;與各相關方面協調、溝通,確保生產順暢有序;負責半成品、在制品的管理,按“5S”管理標準規范車間生產現場;保障SAPERP系統正常運行,分析找出生產中的薄弱環節,均衡生產能力,全面完成各項生產任務。調度員負責執行公司、車間下達的各項生產訂單、調度指令;負責生產訂單指導、檢查各加工中心訂單完成情況;主產品、修車備品、小批量零部件配套;協助調度長抓好生產系統的各項管理工作及各區域生產現場“5S”管理、在制品管理、庫房管理、工位器具管理,通過SAPERP系統查閱各加工中心的訂單完成情況,有效指導夜班的生產及突發事件的協調工作。保證生產順利進行。作業計劃員負責編制車間產品的期量標準,在產資金的使用及在制品的管理;負責生產部創建SAPERP系統的獨立需求產生的計劃訂單、公司下達的書面計劃創建獨立需求、運行MRP,進行分析評估,轉換生產訂單并對其進行下達、管控,及對車間SAPERP系統的日常維護。2.2召開生產調度會。由調度長及生產管理團隊發起,組織技術、設備、材料及各區域參加,傳達生產計劃,明確布置生產任務,形成標準,落實到崗,協調各方,加強橫向管理工作,提高辦事效率,確保生產任務保質保量、按時按期完成。
3生產管理應用項目管理模式的計劃與執行
3.1生產管理應用項目管理模式的計劃。計劃員根據組裝單位需求,從生產計劃的編制和執行的嚴肅性入手,根據公司生產排產,確定每種車型生產的最小投料期量及投料頻次,結合各加工中心能力和零部件生產周期確定訂單數量,避免一次性投料過大導致料件積壓,擠占現場空間,同時為物料流動的暢通創造條件,準時下達標準生產訂單,訂單是指導生產的唯一指令,生產班組依據訂單組織生產、報工。3.2生產管理應用項目管理模式的執行。3.2.1現場管理。隨著產品種類的增多,產量的不斷攀升,現場物料品種和數量也逐漸增多,針對如何控制現場物料數量,理順現場物流秩序,從深層次提升現場管理狀態等問題,采取深化定置、控制物流的方式來實施現場管理。依據“5s”管理的標準,對現場物料進行識別,為現場打開了空間規范責任區域,避免不同班組料件混放造成積壓。按照“四標”生產組織思路,控制單個生產訂單的投料批量,實現標準數量、標準碼放,避免出現零星物料占用現場。加強物料運輸的管理,保證物料在12小時之內流動,保持現場物流暢通有序,均衡平穩,物料定置規范,標準整齊,環境舒適整潔,實現安全文明生產。3.2.2成本管理。根據物料清單統籌安排生產,依據訂單生產,報工報產,維護訂單運行,明確車型負責人,專人負責監督,控制成本消耗,有效節約費用開支。將各個崗位、各個環節上的單個、零散的成功做法予以組織集成,減少無效管理,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類似的工作標準化,持續改進,直接解決人員多頭指揮,信息不對稱,作業不規范,數量不準確造成的成本安全問題。3.2.3信息化管理。鐵路貨車零件轉序頻繁,同一工件需要多道工序加工后才能運到組裝車間進行組裝,所以在生產過程中物流運行過程中要加強管控力度,確保實物流與信息流數據的準確對應。采用SAP訂單方式,將事后記錄的方式轉變為時間記錄的方式,要求各級人員要掌握即將發生的生產數量,材料,人工等事宜,由負責人負責,有效完成了信息的準確傳遞及隨時查詢,整合分散于各組的彼此獨立的業務信息,建立起車間決策數據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規范了生產業務流程,明確各級崗位的職責權限,優化了資源計劃,實現價值鏈管理。
4生產管理應用項目管理模式的監控與收尾
建立以調度長為中心、班組長為單元、車型調度穿線、區域調度管面的生產控制網絡,實現生產指揮嚴密、快捷、高效。以電話會、生產會、碰頭會為溝通平臺、ERP系統為工具,通過現場跟蹤、訂單查看、節點分析等方法,實現日檢查、逢會通報、月匯總的動態信息反應機制,對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協調解決。通過項目管理,轉變了生產管理模式,實現高質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目標,消除生產瓶頸,提高流程能力,提高產品一次合格率,完善了生產管理系統,提升了生產過程管控力度。
參考文獻
[1]張斌,王勇.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J].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2]羅斯曼(美),鄭柯(譯).項目管理修煉之道[J].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作者:王東濤 單位: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
- 上一篇:醫院信息化建設項目管理分析
- 下一篇:高職院校財務管理認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