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學生管理信息化探討
時間:2022-08-18 09:36:26
導語:高等學校學生管理信息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各高校逐年擴招,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等學校學生管理的難度。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提供了新途徑。但目前,高等學校信息化管理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信息化開發效率低下,缺乏科學的理念支持,管理手段不能滿足現實需求等。因此,學校要采取以下措施,以促進高校管理的信息化:公寓管理信息化;建立合適的管理系統;采用“一卡通”管理模式;建設數字化校園。
關鍵詞:高等學校;管理;信息化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實際需求。因此,若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提升高等院校管理工作效率,就應當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當前,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信息技術以其獨有的快捷性、便利性為人們的生活工作提供更多有利條件,高校如果能夠在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互聯性、高效性和精確性,就可以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使學生管理工作到達一個新高度。
一、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化開發效率低下
首先,當前部分高等學校的管理信息化各部門之間出現重復建設的現象。一些部門因為某項具體工作需求就獨立進行信息化建設,且在實施過程中缺少與其他部門的溝通交流,導致信息化資源利用率較低。尤其在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過程中,如果缺少統籌協調和整體布局,就會導致各個環節分散混亂,許多信息數據不兼容,各部門之間無法共享信息數據資源。這就造成了財力、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費。例如,高等院校的圖書館借閱管理系統和學生處的信息管理系統,通常屬于不同的管理部門。大部分高校的這兩個部門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往往只考慮各自的工作需求,忽視了學生信息的共享和互換,這無疑會導致信息化資源的重復建設。其次,部分高等學校對信息系統軟件開發缺少統籌安排,信息化建設周期較長。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一些高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忽視了一些現象,未能及時升級管理系統,導致一些產品版本和原有數據不融合,無法適應新系統。同時,一些高校硬件設備折損嚴重,導致現有設備價值得不到利用,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二)缺乏科學的理念支持
調查顯示,當前大部分高等學校的信息系統都是相關部門根據自身需求自行建設的,這些系統在技術實現方案、技術架構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關鍵性數據無法通用,數據代碼無統一標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學的理念支持。此外,目前仍有部分高校管理人員受傳統管理思想束縛,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識,未能充分認識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高校管理人員很少主動了解和學習信息技術,一些管理人員甚至對信息化管理存在抵觸情緒。部分高校的教學管理者無法熟練操作信息系統,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進而對信息化管理失去信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愿再使用信息管理系統。
(三)管理手段不能滿足現實需求
管理信息化建設調控不足是當前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重要難題。近年來,我國各個高校逐年擴招,大學生人數急劇增加。這導致學生管理機構的職能部門越來越多,其工作劃分也越來越細致。當前,大部分高等學校在管理工作中都逐步引入信息化技術,但許多高校缺乏專門負責信息化建設的部門和人員,導致信息化建設缺乏整體性。高校管理信息化水平跟不上信息技術的發展,管理部門和人員也無法適應信息技術的要求,出現了拖、亂、散等不良現象。目前,我國各高等學校的學生管理隊伍逐年壯大,部分高校的輔導員比例已經達到1∶200,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教學管理的實效性。但隨著大學生人數的逐年增加,教學管理難度也逐步增大,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需求,若要提升高等學校管理效率,就必須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但目前,許多學生管理者并未發揮信息技術操作便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優勢,對學生缺乏個性化管理,無法運用信息技術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管理手段和方法未能突破時間、空間限制,這無疑將嚴重制約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高等學校學生管理信息化策略
(一)公寓管理信息化
學生公寓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因此,如果僅僅依靠全天候值班和人工核對,不僅無法實現資源共享,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所以,必須在公寓管理中引進信息化理念和技術。公寓信息化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巡更管理系統、出入管理系統、監控管理系統、報警系統等。這些分支系統最后以集成化形式完成公寓管理。比如,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的院系、專業、班級進行宿舍分配,并建立完整的住宿檔案,為公寓管理職能部門提供有效數據,以便及時掌握學生的床位和住宿情況。公寓管理信息系統還可以讓管理員及時了解學生的用品發放情況、衛生工具領取情況、作息情況等。
(二)建立合適的管理系統
相較于西方高等學校的管理,我國高校的管理具有更加鮮明的地方性,學校在管理過程中不僅要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專業學習任務,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提高學生為社會服務的能力和意識。因此,我國高校管理人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根據自身實際特征,加強管理的針對性,增強管理系統的適用性。一方面,要積極借鑒西方高等學校管理系統的建設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根據自身情況改進管理系統的物理結構和邏輯模式,建立更加合理的數據庫,對學生信息數據進行存儲、管理。
(三)采用“一卡通”管理模式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等學校都采用了“一卡通”管理模式,這主要得益于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它將銀行卡、校園消費卡、手機卡有機結合,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提供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務?!耙豢ㄍā惫芾砟J叫枰獦嫿ńy一的認證平臺,根據序號分發卡,并建立學生公共數據平臺、信息門戶平臺,為不同年級、專業、院系的學生提供個性化服務,改善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采用“一卡通”管理模式不僅可以完成通告發放、圖書借閱、食堂消費、會議簽到、成績查詢等活動,還能夠提升校園網的系統性,加強數字化校園建設,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準,促進智能化校園管理模式的發展。
(四)建設數字化校園
數字化校園合理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是一種先進的校園管理模式,可以將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權限控制有機結合在一起,優化信息資源的配置,提高高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推動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數字校園包含系統軟件、管理者和計算機等,它不僅可以有效管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還能夠構建高校管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已有資源提升校園管理效率。數字校園為教師、學生提供了系統的應用平臺、數據平臺和身份平臺,對高等學校的教學資源、師資隊伍布局、規劃都具有積極意義。此外,在數字校園模式下,教師信息也可以實現信息化管理,通過教師信息管理系統,可以進行身份認證、數據交換和數據庫管理,這對高校的教育教學也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可以為高等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不僅可以降低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還能夠提升管理效率,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營造良好的氛圍。因此,高校應當構建管理信息化系統,并引導各部門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提升他們的信息化操作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管理的高效性、信息化和科學化水平,滿足當前高校發展新形勢的需求,推動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作者:馬輝 單位:寧夏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燕,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J].農業網絡信息,2013(10).
[2]吳健強.淺談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幾點認識[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S1).
[3]楊興林.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
[4]吳延水.基于基礎數據平臺的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探討[J].懷化學院學報,2001(5).
[5]李麗,王靜宜,歐陽榮彬.高校信息化建設中主題數據庫的規劃設計[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S1).
[6]王偉國.探析高校學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以新疆師范大學為例[J].延邊黨校學報,2012(5).
[7]喬彪,趙云虎,趙映明.高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41
- 上一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體系創新及實踐
- 下一篇:學生管理影響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