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酒店頂崗實習心理差異分析
時間:2022-08-21 09:04:29
導語:學生酒店頂崗實習心理差異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不同招生模式下的實習生會因為各種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在實習過程中出現不同的心理,如果能夠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會大大提升實習的效果,也會使學生對于酒店行業的認可度提升。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研究普通高校招生和對口招生旅游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實習心理差異,并從酒店、學校、實習生三個方面提出解決實習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背景
酒店頂崗實習是旅游院校旅游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過程,也是學生走出校門、踏入社會的重要階段。然而由于各種問題的出現導致實習效果不佳,進而很多學生在酒店頂崗實習之后將未來的職業規劃鎖定在酒店以外的行業。目前進入酒店頂崗實習的旅游管理類專業學生為普通高校招生與對口招生兩種不同生源。對口招生學生是指通過對口高考進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對口高考的規范說法是普通高校單獨招生考試,最早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為順應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也為扶持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滿足職專學生升學深造的愿望,國家教育部出臺了“對口升學”的高考政策。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同時也為了培養出更加適應社會需求的酒店人才,很多院校在招收普通本科生的同時也進行了對口招生。兩種生源的學生綜合素質存在差異,酒店頂崗實習應針對兩種生源的實習心理的差異,采取有效的心理幫扶和實習管理。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為池州學院、淮北師范大學、濟南大學、藍山酒店管理學院、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這五所高校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已完成酒店頂崗實習的普通高校招生和對口招生學生。問卷共發放207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占全部發放問卷的96.6%,其中對口招生學生問卷回收102份,占有效問卷的51%。(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設計自編問卷對樣本隨機抽樣調查。(3)數據處理。采用SPSS18.0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考慮到酒店星級因素會影響酒店的管理水平,進而影響實習生的實習效果,所以對回收的200份有效問卷中的實習酒店進行了初步的統計,有186人所實習的酒店星級為五星,占有效問卷的93%,且實習地多位于蘇州、上海、南京、深圳等較發達城市。(1)酒店頂崗實習前學生心理狀態差異分析。在進入酒店頂崗實習前的準備情況將對實習過程心理狀況產生影響。普通高招學生在進行專業頂崗實習之前,只有20.41%的人有過酒店工作經歷,而對口招生學生有酒店工作經歷的人將近50%,實習之前的工作經歷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自己實習時崗位的了解,可讓實習生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去面對即將到來的實習。在實習前表示對酒店頂崗實習呈期待狀態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68.5%,有酒店工作經歷的學生對于酒店頂崗實習期待明顯高于無酒店工作經歷學生,普通高校招生與對口招生學生在實習前對于酒店頂崗實習期待狀況無顯著差異。(2)實習期間主要心理問題的差異分析。55.5%的學生認為心理問題和負性情緒主要出現在進入酒店頂崗實習初期。本次調查顯示,旅游管理類專業學生酒店頂崗實習期間主要心理問題按照選擇比例有厭倦、焦慮、壓抑、恐懼和麻木等。數據還顯示普通高校招生學生出現焦慮、壓抑和恐懼等心理問題者顯著高于對口招生學生。由于中職教育的特殊性,對口招生學生較早開始接觸酒店行業,多有一定的酒店領域知識儲備與工作經歷,相對普通高校招生學生,他們在酒店頂崗實習初期表現出更強的適應能力。(3)對學生認為心理問題和負性情緒的來源進行差異分析。調查對象認為實習期間心理問題和負性情緒主要來自于工作時間和強度、顧客態度、酒店管理問題、薪酬待遇低、飲食不適、同事和上下級關系、酒店對實習表現的認可程度、自身狀態等方面。在心理問題和負性情緒的來源的選擇上,普通高校招生和對口招生學生沒有顯著差異。可見,在實習過程中,普通高校招生和對口招生學生面對的是相同的工作環境,由于酒店作為服務行業的特殊性質,不同程度上會給實習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4)面對心理問題和負性情緒時采取的調節策略差異分析。在面對心理問題和負性情緒時采用的應對方法上,按照調查對象的選擇比重主要有自我調節、找同學同事或好友傾訴、壓抑不予處理、向學校指導老師或輔導員反映和向酒店管理人員反映等方法。在面對心理問題和負性情緒時采取的調節策略上,選擇“向學校指導老師或輔導員反映”和“向酒店管理人員反映”兩種途徑的對口招生學生人數顯著高于普通高校招生學生。
四、改善酒店頂崗實習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酒店方面。(1)改進實習生的薪酬和福利待遇。酒店往往為了節約成本,提供給實習生的工資比較低,問卷統計表明,酒店的福利待遇也是實習生比較看重的因素。實習生在酒店崗位上所發揮的作用基本和正式員工是一樣的,并且因為實習生對工作保持著一份期待,所以對待工作的態度會更加端正。酒店可以建立考核機制,改進實習學生薪酬待遇結構,激發實習生工作動力。(2)為實習生營造一個相對良好的實習環境。酒店內部人員關系復雜,人際管理理論認為人是社會人,是復雜的社會系統的成員,人們的行為并不單純地是追求金錢,還有社會、心理方面的需要。所以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實習環境,有助于改善實習生的心理狀態,增強他們對酒店頂崗實習生活的認可。(二)學校方面。(1)因材施教。由于兩種招生模式的不同,所以學生的知識結構也是不同的。學校應制訂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應著重提升普通高招的學生的專業知識以及對口招生學生的基本技能的掌握。因為實習生所在的酒店大多是五星級酒店,對于英語的書面和口語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學校應將英語的學習放在重要的位置,提升學生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在學校的理論課程學習過程中,應多開設一些實踐性的課程,為實習打下基礎。(2)加強對實習生的心理教育和疏導。對學生的動員不應僅在實習之前,實習過程中的動員也是很重要的。根據調查,普通高招和對口招生學生普遍都在實習初期出現負性情緒,基本都出現了厭倦、焦慮、壓抑、恐懼和麻木等不良情緒。學校應該重點關注這些情況,安排指導老師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舒緩學生的負面情緒,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三)實習生自身。(1)盡快轉變職業角色,培養職業意識。作為學生,多年的學習讓他們習慣在舒適的環境中生活,依賴性較強,心理素質不高。實習生應充分認識到自己在酒店頂崗實習時不僅僅是一名學校的學生,同時也是酒店的一名員工,承擔崗位職責。要充分適應環境的轉變,對于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要積極面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普通高招學生出現負面情緒的情況多于對口招生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學生對于酒店工作的不了解,在工作中應虛心學習,多向酒店人員和學校老師求教,處理好工作中的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2)加強對實習的認識,增強實踐能力。學校既然安排了頂崗實習,在實習前,學生就應該對酒店崗位充分了解,明確自己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應該在實習中學到些什么,如何利用實習的機會提升自己,不該僅憑一時的好奇心去應對工作。待對工作的熱情消退之后,工作出現倦怠的現象。在實習前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到酒店進行一些調研和兼職活動,有助于自己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參考文獻:
[1]戴成林,張洪華.中國高職對口招生政策新進展[J].高教探索,2011(5):122-126.
作者:陳麗雯 孫美凌 單位:池州學院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
- 上一篇:大數據在高校學生工作的運用
- 下一篇: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