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在學校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10-23 10:59:31

導語:執行力在學校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執行力在學校管理的運用

摘要:當今執行力風靡企業界,筆者從學校圖書館管理實踐中看到了學校執行力的具體化:唯才任人,上行下效,創建執行文化。只有執行力具體化后才能在學校管理平臺生根發芽,凸顯作用。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執行力;有效執行

當今社會執行力風靡企業界,詞典這樣定義它,執行力是指有效利用資源,保質保量達成目標的能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可見,執行力管理思路也適用于教育管理工作,筆者反觀執行力在本校“圖書館管理”中的運用,有了一些粗淺的思考。為了破解農村學校圖書資源匱乏的現狀,引導城市學校更好地閱讀,真正實現老師和學生閱讀無處不在,在“互聯網+”時代,溫州市首創了中小學云圖書館,云圖書館職責明確、管理規范、平臺統一、特色凸顯、資源共享、高效便捷,在技術上做到了身份認證、資源配置、數據管理、管理標準、平臺使用、技術支持等六大統一。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965所學校,即95%的學校加入平臺,館藏書達2088萬冊,讀者數達80.4萬人,全年紙質圖書借閱量507.7為萬冊,電子借閱量116.6為萬冊。但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后臺的大數據實時了解,發現各個縣市區的閱讀狀況,各個學校的執行情況參差不齊。相對而言,城市學校比農村學校做得好,大學校比小學校做得好,差異明顯。為什么呢?關鍵在于把上級的要求執行起來,執行力不同,結果也不同。為什么短短一年,我校圖書館管理就能走出困境,躍居市前列?這也與我們工作中的執行力有直接的關聯。

一、有效執行要做到唯才任人

圖書館管理散漫,年紙質圖書閱讀量、電子閱讀量一直偏低,是我們學校圖書館管理多年的噩夢。2016年,我校選了一位工作責任感極強、極愛書、愛讀書的,我們昵稱其為“小書迷”的小A老師擔任圖書管理員。小A老師一上任,就改變了原先圖書管理員的一些傳統做法———僅僅是借書、還書。小A老師利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對館藏的圖書進行了一番具有自己特色的疏理,除了圖書原有的按學科類分類外,她還把圖書按年齡、性別等特征,別出心裁地歸類標簽,“適合高年孩子閱讀的”、“適合低年孩子閱讀的”、“適合男孩閱讀的”、“適合女孩閱讀的”等書目按序列了“新家”,每戶“新家”旁做上二次彩紙標簽,走進小小的圖書館,就像走進一個彩色的圖書公園。小A老師還按年級段讓學生給最喜歡的書投票,做成不同級段最受歡迎圖書排行榜。今天如果你找小A老師借書,她能快速把你喜歡的書拿到你的手上,保證你開心地來,心滿意足地離開。因為“唯才任人”,原先冷宮待遇的圖書館華麗變身,成了孩子們的寵兒。聯想集團的創始人柳傳志說:所謂執行力,就是選拔合適的人,讓他在合適的崗位上工作。我敢說,目前全市大多數學校的圖書管理員是將近退休的老師,或者是要照顧的領導家屬,或者是因身體等特殊原因被安排的工作人員,這樣的一支隊伍照章辦事不難,想要辦得精彩顯然有點天方夜譚了。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在管理落實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們假設,讓語文老師去教數學,他會教嗎?會,但教不好。讓數學老師去教美術,就顯得不專業了。讓美術老師去教音樂呢?可能會教出一批五音不全的學生。今天學科分化更精細、更專業化,拓展課程涌入學校,唯才任人就更為重要。假如讓一個性格活潑、有沖勁的人去做大隊輔導員,會讓學校隊活動充滿活力;假如讓一個有教學思想的人擔任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或教導主任,會使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迅速,教學特色凸顯;假如讓一個細致、有愛、有耐心的人做工會主席,人人感覺自己受到最妥帖的關照,學校就會像一個溫暖的家。唯才任人是執行力的關鍵。

二、有效執行要堅持上行下效

很多小學校圖書室場地有限,圖書管理員需要兼課,做不到讓每個學生進圖書室自由選擇圖書,我們學校也是這樣。目前,在紙質圖書管理方面,我們采取的是流動書箱制度,書箱每半月要流動一次,在溫州市云圖書管理平臺里設置的圖書借閱期限是15天,超過期限的圖書必須做相應的賠償處理才能再次進入云管理平臺,再次借書、還書。對這項制度我們是嚴格執行的。剛開始,一部分丟三落四的學生與老師不以為然,后來真正落實了賠償,才開始認真對待這個借閱期限,及時借書、還書。幾次執行以后,圖書的歸還率大大改善,圖書丟失率幾近為零,在執行制度的同時,“無心插柳柳成蔭”,孩子養成了愛護圖書、保管圖書的好習慣。在電子閱讀管理方面,剛開始,電子閱讀量一直上不去,是我們圖書館管理攻堅的老難題,每次布置閱讀任務,幾乎都不能有效執行。正在焦頭爛額想辦法之際,看見街頭巷尾幾乎是人手一機,大媽、大爺都會玩微信,觸發我們把微信接龍引入管理的想法,讓家長參與到電子閱讀管理里。我們規定每個孩子、每個老師每周必須完成2次(含)以上連續30分鐘的電子閱讀任務,每到周末由老師帶頭進行微信接龍統計,反饋孩子電子閱讀情況,每周一對電子閱讀任務完成出色的孩子進行晨會表揚,對完成任務不理想的孩子由班級出面了解原因,進行個別輔導。這時候,我們發現運用信息形式“微信接龍”督促孩子積極閱讀,就像一只會逮老鼠的好貓。只要你用心,工作中還應該能發現許多這樣的“好貓”。在國家課程設置里,三至六年級每周有一節信息技術課,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之一,因為“玩電腦”每個孩子都喜歡。我們將電子閱讀與“玩電腦”結合,把教會孩子登錄云管理平臺、搜索、翻閱、視聽電子書、查看閱讀記錄、分享閱讀體會等納入信息課程的教學內容,讓每個孩子學會電子閱讀。另外,我們規定每周一節的信息技術課要挪出10分鐘讓孩子進行“電子閱讀”。孩子們既克服了任務式閱讀的厭煩情緒,又愛上了可以和大家一起玩的閱讀。

三、有效執行要形成執行文化

走好了第一步,更要走好后面更長的路,為給孩子們的閱讀打開了一扇窗,我們舉辦了一系列有創意的活動。1.新書推介。每學期,我們組織年級段老師列出學期閱讀推薦書目,做成展板,在學校文化長廊展出。并從中選擇幾本圖書做成圖書介紹展板,包含目錄、主要內容、關鍵插圖、關鍵問題等欄目。開學第一天,孩子們背上新書包高高興興走進校園,第一眼看到的是“書的海洋”,聞到的是書的氣息,滋養的是書的氣質。2.讀書活動區。我們在校園的一角辟出一塊讀書角,以周為單位,由班級承接,孩子們利用午間時間、課間時間,將讀書角做成有班級特色的讀書故事會。在讀書角,孩子們就是主角,他們可以是“小導游”“小故事大王”“小畫家”“小演員”,他們把自己的讀書故事用繪畫、手抄報、知識問答、講故事、表演等不同形式,向來到讀書角的每個孩子展示。3.讀書征文。學校每個樓層的流動書柜都設有投稿箱,每個投稿箱都有大字溫馨提示“請留下您的閱讀感言”,校報編輯部每月整理審核稿件,匯編成校報刊出,讓孩子們體驗發表“豆腐塊”成功的喜悅。4.班級創新讀書會。班級是學校最基本的單位,任何活動都離不開班級的支持,我們鼓勵每個班級積極開創班級讀書會。比如我校二年級一個班的創新讀書金點子就很讓人眼前一亮,他們在教室的腰部拉一圈長繩,掛上活動夾子,同學們可以隨時將自己的讀書摘錄、心得體會、讀書軼事等以文章、卡片、照片等形式掛出來,做成了“書香滿教室”讀書會。他們還將這活動與大隊部的星卡制度掛鉤,根據孩子們“上掛”的內容、數量等獎勵“讀書章”、“讀書卡”,并從中產生班級“讀書小明星”拍照留念。班級里掀起了一鼓讀書熱潮,“腹有詩書氣自華”成了這個班的班級氣質。每年的藝術節、科技節來臨之際,有的學校熱鬧紛呈,學生們在這方天地里快樂飛翔,有的學校死氣沉沉,學生們僅僅知道要報個項目參加。為什么?執行文化是關鍵。很多人認為釘在墻上的標語就是文化,這是不全面的,文化應該是一種行動力,用氛圍慢慢影響著人,浸潤和滋養人,是可以創新和傳承的,當有效的、有創意的活動形成體系,它會凝聚成一種力量,沉淀成執行文化,讓掛在墻上的標語走進人心,鮮活成各種行動,幻化出七彩的光芒。長效執行,是容易產生執行疲憊的,因此我們常常有“倦怠”一說。學校各項管理工作要想長效地執行,就要有自己的執行文化,更要讓這些執行文化根植進行動的人的心里去。

作者:陳小微 單位:浙江省瑞安市上望第一小學